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麵食世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三重院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六章:三重院落

這龍城地區,建築特徵,區隔也很是明顯,從上山明顯感到有坡度開始,兩邊開始出現錯落有致的房子,先是一幢幢的獨立別墅,行駛三分鐘左右,路兩旁,開始出現磚瓦房加砌了衛牆的小院子,這磚瓦房有一層的,也有兩層的,但不像前邊的小別墅,基本上都是三層。

磚瓦房大概也有三分鐘的路程,再往前開,就是北方常見的一座座的四合院了,有一進門的,也有兩進門的,再往前開,路在這兒向右轉了一個彎,但寬度沒變,眼前一座突兀的高達四米以上的大青磚砌,頂部大青色圓瓦扣上的院牆,立在車的前邊。

董嘯一指,“惠琳,那就是我家。”其實董嘯沒有告訴孟惠琳,他的祖爺爺就是整個潞城董氏家族的現任族長。

惠琳猛的一愣,這個院落使用的磚瓦,這明顯是祖爺爺那輩兒用的材料啊。但她心裡一尋思,“這大院落,怎麼就擋在了路中間,把路都逼得轉彎了呢?”

其實,這是誤解,因為,是先有了這座院落,才有了後來這條路,這座院落目前的建築,也至少有兩百年以上的歷史了,董嘯聽祖爺爺董玉則說,這個院落,在祖爺爺記事的時候,就聽祖爺爺的祖爺爺說,他小的時候,這座院落,已經落成了。

可見,這絕對是活著的(仍在使用)的文物啊。

穿過龍城的這條省級公路,原來是聯通西邊同裕省省城大同,穿過潞城到達平原省省會慕西市,再到首都丹陽的交通要道,往來不絕。但也不可能因為這種情況,就把董記宅院這座已經有幾百年歷史、其後人仍然在繼續居住的院落給拆了啊,於是,交通要道到了這兒,就輕輕轉了一個彎。

其實,客觀的講,這條繁忙的省道,穿越了大半個浩大的太行山脈和幾乎整個嶽西山脈,所以,本身就是穿山越嶺,彎道極多,所以,多一個彎,也實在不算什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最近二十年來,隨著龍城機場的擴建,新潞城機場的建成,再加上,龍城左邊高速鐵路和右邊高速公路的相繼修通。這條原來的丹慕潞同四省省道,交道功能也就逐漸散失了。但得益於這條丹慕潞同四省省道幾乎穿越整個嶽西山脈和太行山脈,之後到達黃河水流著名的龍口瀑布和華夏大陸歷史上幾次重大戰役的古戰場風陵渡,所以,自架遊和團隊遊的車輛倒是絡繹不絕。但顯然,這種絡繹不絕,比起交通要道的車水馬龍來,那是差了很多,只是能夠保證這條道路的活力罷了。

董記宅院是董氏家族的祖宅,周圍環繞的各個一進或兩進的四合院,都是董氏家族的直系、旁系和支系的住宅,它們共同組成了龍城地理位置最高的三分之一區域。所以說,董嘯說這裡三分之一的院子,都是他們董家的,也確實沒錯。

而在所有董家宅院當中,這座董嘯家的董記宅院的主宅,是地理位置最高的,也是唯一一個三進的院子。整個院子,佔地很大,西東向有一百多米的樣子,南北向二十米多。整個院子外圍,全部砌了近四米以上高的圍牆,全部是青色大磚,一個磚頭寬有四分之一米,長有半米,厚也有近十公分,看上去年代久遠,但只有極少數磚有破損,可見當初燒製時的用心。大青瓦有點像琉璃瓦,大小也相仿,整好豎著扣在大青磚上,一來可以導走雨水,減少雨水對圍牆的沖刷,二來,這種瓦瓦面極滑,根本沒有落手的地方,加上高圍牆,非常有利於防賊防盜。

這要放在封建時代,就是典型的地主老財,或者達官貴人之家啊。

大院門很是寬闊,估計之前可以直接進馬車,所以就沒有改建,七座的轎車,可以輕鬆開進去。原先的佈局,這一進門,就是一個巨大的外院院落,整體約有二三百平米大小,大門左側,是廁所,分男女,男廁女廁都有兩個坑位,原先就是旱廁,上邊鋪兩條長石條,下邊就是髒物,水可照人,人上廁所,或蹲或站在石條上,總有害怕要掉廁所裡的感覺。如果是10歲以下的孩子,總是不放心,得大人陪同上。但如今,已經改為全封閉式的,一個蹲坑,一個坐便器,都配備了抽水馬桶,廁所也由原來的露天,改為了全封閉式。

右側的地方,要遠遠大於左側,這是由院落大門的開位決定的。原來這裡依次是柴煤區,用來堆放燒飯燒火用的柴禾煤炭;車馬區,原來栓驢馬騾放置車輛的地方;家禽養育區和豬牛羊豢養區,最後是雜物區。

現在,燃氣燒飯取暖,照明用電,轎車取代騾馬,雞鴨魚肉一個電話片刻就送來,所以,這偌大的一個外院,則僅剩下三個車位和雜物區了。其餘地方,空蕩著。

穿過一個門牌樓,門牌樓連線到完整的房屋建築裡,跟房屋建築融為一體。牌樓後就是一個門道,過道寬約一米七八,長約六米左右,過道抬頭,就是屋頂常見的框架式加人字形木質支撐,起高最低處約有三米二左右,最高處有五米以上;再往上看,就是北方常見的人字形屋頂了,屋頂上全是青色的瓦片覆蓋,屋簷約有一米左右,整個能容人在下邊避雨而不淋溼身體。

走出過道,就是第一重院落,院落中間有一個小小池塘,池塘圍欄環繞,中有荷花和幾尾將近一米長的錦鯉,錦鋰是青白紅相間,甚是肥大。以小小池塘為中心,以進門為位,左邊為東間房,右邊為西間房,過道左首為東廂方,右首為西廂方,廂房略小。

二進牌樓後的第二重院落,跟第一重院落相仿,只是池塘裡養的是四五只烏龜,看外表,最小的,也有幾十年以上了。據董嘯介紹,最大的一隻,可能有兩百多歲了,平時,就在池塘底部圍欄遮住的水底裡,不輕易出來,只有餵食時,才浮上水面。

三進牌樓後的第三重院落,除東西間房和東西廂房外,多了五間坐南朝北的堂屋,成中三左右各一樣式。因山形山勢原因,這一處的房屋,全部都是坐南朝北而建。第三重院落,豢養了幾隻或灰黑或孔雀綠鮮豔的鴨子,灰黑的是母,孔雀綠的是公;另外還有兩隻大鵝;這些都是家生豢養的,所以也根本不擔心飛走。

整個院落,但卻不見有貓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