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麵食世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三章:巨蟒驚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三章:巨蟒驚人

這時,有年長的獵人,突然想起了一個傳說。

據說,這大夢山的山頂,是一處寬闊達五十畝的水塘,水塘神奇之處在於,雖然位居大夢山最高處,但塘底有湧泉出現。

塘底傳說有巨大洞穴,穴中住著兩條齡達幾千年的大蟒,話說蟒蛇千年化蛟,蛟萬年化龍,化龍則昇天。

這大蟒,有年紀相當大的老人說,“真有人曾獨自誤走入這五十畝水塘,遇到一青一紅,身有黑白色相雜花紋的大蟒,有兩三個人合抱那麼粗細,頭部極大瘮人,正低頭在塘內喝水,水形成了一個吸虹,可見這巨蟒的巨大,已經超出自然的法則。目測其身軀,至少拖出空地十幾米長,頭上有角,不知質地,角有一米多長,頂部分叉。”

看來,這大蟒壽早過千年,已經化蛟了。

除大蟒外,不知還有什麼兇險事物。

於是,這幾位老獵人,建議大家不要再往深處走了。

而且,這一天下來,這片森林樹木極高,地面極陰暗,又不同普通森林動物私語聲聲,簡直靜的可怕,人們走路的聲音,聽起來都驚天動地。

未知是最可怕的,再加上,狼已經被打死了一百多只,又幾乎兩天,沒有遇到狼,也不見有什麼野獸足跡。

於是,持續了整整七天的打狼工作,宣告勝利結束。

那之後,也是整整半年,村裡和大夢山山腳,再不見任何狼,甚至任何野生中型及以上動物的蹤跡。

這倒也平靜了,可平靜之外,卻潛藏著不安靜。人們沒了狼災裡的恐慌,但卻有一絲不自在生髮了出來。

多年以後,沒成想,那幾位老人的話,竟然是對的。可惜,那幾位老獵人,都沒有活著見到大蟒化成的蛟,而他的後人們,看到了。

狼沒有滅絕,確實有一部分狼,逃到了大夢山的中心深處。

這之後的三十年裡,狼的種群也恢復了一些,但這些恢復的狼,卻不敢再招惹人類,遠遠的避開,看到人類活動的痕跡,就轉身而逃。

而獵人們對狼的圍剿,一直也斷斷續續進行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狼的種群,也就一直維持在幾十只左右,大夢山足以養活它們了。

但就在七十年代末,巨蟒開始成為可怕的惡夢。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潞城從龍城地區開始,往東延伸,大興土木,於是,對建築材料,尤其是磚和瓦的需求,急速井噴,龍城四合院往下的磚瓦院落,別墅區,都是那時起蓋起來的,包括龍城再往東的潞城大半個市區,也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新建起來的。

水泥、鋼筋水泥板和梁、白灰、沙子、鋼筋等建築材料,那是去外市外省買。但這磚瓦,潞城緊守著大夢山,大夢山又是難得的紅粘土,那就自己燒唄。

於是,半年時間內,沿大夢山沿線,就迅速崛起了幾十家造磚廠,七八家造瓦廠,造磚瓦的土,從哪裡來呢?

簡單,直接以龍城最靠南的一所四合院地基高度為基準,從大夢山上挖土燒磚制瓦啊。

這大夢山,傳說是極佳的風水寶地,山腳下有三漳鎮凰落村。相傳,大約四千五百年前,堯帝的長子丹朱太子,因避都城長老院刺殺,被父親因故貶到太行山的東南地區,那時的太行山的東南地區,是一片荒涼,一片不毛之地。

跟著丹朱一起走的,是都城炎黃部落的九大嫡系部落,其中,還有鳳和凰這兩種神物。

當人們走到如今凰落村這一帶時,二十幾天來的艱難行走,眼前的一片山漠,讓丹朱一行人幾欲絕望。

而鳳和凰,本來是非寶地和梧桐不落,非竹實不吃,但凰為了丹朱,就落在了這凰落村南邊,形成了一座鳳凰形的大山,這座山,就是大夢山。

丹朱一行,再往太行山的東南行兩百公裡後,就到了如今的茱錦市,又叫丹朱。後來,丹朱和炎黃部落的九大嫡系部落,還有鳳一族,就定居在了丹朱市,發展成為強大的,橫跨堯舜禹三個王朝,並與其針鋒相對,連年發生戰爭的丹朱王朝,丹朱也成為華夏大陸歷史上著名的丹朱大帝。直到夏王朝第二代國君啟繼位,這丹朱王朝,才算真正被滅掉,丹朱王朝版圖,也正式併入到夏王朝的地圖中。

丹朱市有山,名為發鳩山,古又稱精衛山,不周山。

不周山較好理解,因此此山為堯帝之前上古大神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戰之地,此山原高聳入雲,上有仙人居住,為天的支撐山脈之一。共工與祝融大戰數日,眼看見敗象,心有不甘,怒向膽邊生,於是,怒觸不周山,把不周山攔腰撞斷了。天就塌了,天上仙人和地上萬靈,死傷無數,永不寧日。

之後,創造人類的創世大神女媧再度出手,在不周山,就地取材,燒煉七彩石,補住了天,並取東海巨鰲之四足,立在大地東南西北四方,才穩住了天,使仙人和地上萬物重新獲得生息繁衍機會。

共工怒觸不周山之後,到了炎帝和黃帝共治華夏大陸的時候,炎帝就住在這不周山上,黃帝則住在大夢山上。炎帝的小女兒,叫精衛,有一次漳河發大水的時候,到河邊去玩,那次大水,滔天覆地,漳河水勢從不周山流出後,聲勢浩大,幾乎漫過整個天地,與五百多公里外的黃河,連成了一片。

說漳河,都不足以形容這水勢,這明明是東海一樣的存在。後來,為了形容這次水勢,精衛填漳河的故事,就逐漸變成了“精衛填海”的傳說。

其實,理論上,也說不通,不周山離最近的東海,至少也有兩千公裡的距離,難不成,這精衛女娃會飛行,或者在六千多年前,就有了非常先進的交通工具?

這顯然是否定的,炎帝和黃帝,作為華夏文明的始祖,已經是普通人類的存在,而不是神一樣的存在了。

精衛到漳河邊玩水,被漳河水勢巨浪吞沒而死。死後,精衛精魂化作發鳩鳥,這鳥青色,頭部有白色花紋,嘴雪白,腳鮮紅,身形像海燕。在漳河上空飛行,口中常銜石子或小木棍,投入漳河中,口裡常發出“鳩鳩鳩”的聲響,也被稱為發鳩鳥。

時間長了,不周山也先後被稱為精衛山、發鳩山了。

而今,則一率是發鳩山了。

那是一個秋天的午後,再有十幾天,就開始秋收玉米了。

突然,一個不知道鬼使神差,跑到大夢山腹裡的人,張慌的跑回到凰落村村口,口裡說完一句,“龍,會飛的龍,像火車一樣大和長的龍。”

斷斷續續說完這句,這人,就昏死了過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