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麵食世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九十七章:謠言又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九十七章:謠言又起

很明顯,揚江出版傳媒集團,想借董嘯和董記集團的話題和力度,提升自己在東陽行省之外的華夏大陸區域的影響力,但這種蹭熱度的方式,非常不光彩。

但顯然,董嘯和董記集團的律師團和法務經理,都低估了壞人的作惡底限,也高估了揚江出版傳媒集團,作為一個省管企業,應該有的省管企業的起碼不作惡的底限。

針對董記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董嘯本身的謠言,在董嘯從揚江中文網離職四年之後,又開始在揚江數字田新、孟鬱、柳燕和方世振的惡意操作和助推下,四處漫延。

雖然,此時的董記集團,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跨大陸巨頭企業,董嘯,也站在了世界商業的頂峰位置。

但,有一種舉例,就算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壯的獅子,面對一隻蒼蠅的聒噪,也想把這只蒼蠅給踏扁了。

而現在的揚江中文網、揚江數字和揚江出版傳媒,甚至田新、孟鬱、柳燕和方世振這些人,都就是一隻一隻的蒼蠅,讓人極其討厭。

……

董嘯和董記集團,是突飛猛進,浴火重生,成長為世界九大陸商界新貴和最具賺錢能力和價格的商業帝國。

可反觀,董嘯曾經準備為之至少奮鬥二十多年的網絡文學網站——揚江中文網,只能用每況下愈來形容。

但這人啊,出現問題後,找到解決辦法並堅定執行,是非常困難的,但找到藉口,就太簡單了。

董嘯014年上旬,就從揚江中文網離職了,可在014年到017年這四個工作總結當中,揚江中文網的總經理柳燕和人事副總方世振,都會提,今天做的不好,都怪董嘯,就是董嘯影響的。

這種奇裡古怪的言論,田新和孟鬱,竟然還非常贊同。

說句粗話,你家生不出兒子來,還怪人家隔壁老王了,是不是?

四年時間,別說不怪董嘯,退一萬步講,就算董嘯負責的那一年,幹得再差,你四年重新來過,都可以新生兩次了。

同樣是四年,董記麵館,將近二十億的現金投入,現在發展到一家年營業額能力,達到8500億元華夏幣的超巨頭企業。

揚江中文網呢,董嘯負責的那一年,在奠定好了作品引入、運作和銷售整個一套完美流轉的環節基礎上,營業額獲得了超過五倍的提升。

在這樣的基礎上,透過四年發展,揚江中文網的營業額,就算以01年的不到500萬為起點,那怎麼著,應該也能緩慢增長到1000萬元以上了吧?

但是,沒有,四年下來,卻快速的下跌到了100萬元以下,又重回了董嘯走馬上任之前的泥潭。

揚江中文網是揚江出版傳媒,於009年初創辦的企業,中途經過四次改名,甚至一次併購,最終確定還是叫揚江中文網了。

但009年起,一直到01年初董嘯入職,這四年時間,0人左右的團隊,每年八九百萬元華夏幣的投入,光景好的年份,有個二百萬出頭的營收,光景不好的年份,就徘徊在100萬左右。

董嘯負責的那一年,營業額差一點兒就突破500萬元。但董嘯離職後,014年到017年四年,營業額又重回原來的一百萬到二百萬的水準。

尤其是剛剛結束的017年,揚江中文網營業額,直接降到了100萬以下,創造了歷史極低;而018年開局,已經到了第五個月,這種狀況,依然沒有好轉,反而越演越烈。

正常邏輯的人,此刻,肯定是要想想,公司業務,還是管理,哪裡出了問題,找到之後,對症下藥解決,好擺脫這種困境。

可田新、孟鬱、柳燕、方世振和於亮,這些人,根本不是普通人,而是小人。公司出現任何經營問題,或者是管理層業務方向分歧的時候,他們從來不是想著怎麼解決,而首先想著,第一,怎麼搞掉跟自己有分歧的人;第二,怎麼樣,把出現問題的責任,推給其他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董嘯,四年前,就被他們請走離開揚江中文網了,剩下的人,都是言聽計從,沒有任何想法和創想,生存之道,領導說啥就是啥,領導讓幹啥就幹啥唄。

年年營業額和利潤下降,藉口太好找了,直接推到董嘯身上:對啊,如果不是01年,董嘯來負責了一年,怎麼可能有這過去四年的困境呢,董嘯太壞了,簡直該死。

人如果撒謊多了,自己都會相信。

董嘯在的一年,投入仍舊是八九百萬,但產出,卻將近500萬,董嘯沒在的八年,投入依舊是八九百萬,但產出卻只有一百多萬到二百多萬,尤其搞笑的是,017年營業額,竟然跌到了一百萬以下。

而且,可預見的是,018年,必將創下新低。

這時,再把責任推到已經離職四年的董嘯身上,恐怕這五個人,臉皮再厚,也覺得是無稽之談了。

但方世振,卻開闢了新思路,然後,按照他這個新思路,揚江中文網不僅開始發瘋的起訴簽約網路作者,而且,也開始四處造謠,謠言四起,以圖圍攻董嘯,一方面,借董嘯的熱度,提升揚江中文網知名度;二來,方世振信誓旦旦說了,這些作者,全是假的,肯定能打贏官司。

於是,那一段時間,早已經闊別網絡文學圈子四年的董嘯,又不斷的收到圈內舊朋老友發來的朋友圈截圖和對話,提醒,讓董嘯回應一下,注意一下。

“前揚江中文網總編輯,現董記集團董事長董嘯身陷捏造作者醜聞。”

“作者簽約合同的身份證,竟然是隨便買來的,前揚江中文網總編董嘯的黑歷史。”

“據消息來源,揚江中文網正在收集證據,準備起訴前總編輯董嘯捏造作者。”

“又一起需要我證明是我的鬧劇,揚江中文網要求旗下作者,證明自己是自己。”

“鬧劇!離職四年了,揚江中文網還將今年經營不善責任,甩鍋給前總編。”

“身份證、照片、姓名,能夠證明你是你嗎?在揚江中文網這裡不能,反正,你就是裝你自己唄。”

……

讓柳燕等五人大吃一驚的是,本來,他們預計,在“同情弱者”的規律下,輿論肯定一邊倒的,譴責董嘯,甚至董記集團,而同情揚江中文網。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媒體卻深挖出了很多真實的資訊,一時讓揚江中文網非常尷尬,有點兒自顧不暇。

與此同時,揚江出版傳媒的相關分管領導,也對田新表達了強烈不滿,讓他改善輿論環境。

這也太意外了,石頭還沒搬起來,就砸了自己的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