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退隱江湖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落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落寞

可是在見過官道上的車翻人馬浸血汙之後,以及對姜曉離去的誤解,導致徐七後來的獨往天水茶樓,更是純粹靠著隨機應變和運氣殺了五個名噪一方的高手。

——至此,徐七是徹底發洩了“老頭死後的抑鬱悲切、沿海小城惡人不能殺之而後快的憤懣、苦行僧人被世人無緣無故謾罵的同情……“這一類情緒的混雜。

除去了這些情緒,剩下的,又是迴歸本心的徐七,相比之前稚嫩更加成熟無畏的徐七。

在秦嶺大山之中,被追殺至死——若不是深居秦嶺大山之中的長髮男人的出現,徐七早已因為那柄穿透了胸腔將自己釘在樹根上的刀而死。

或許刀入體的那一刻,徐七是慶幸的,是認命的。

那一刻,心態已經發生改變,徐七這地回覆了當初那副沒心沒肺的嘴臉,這才有了之後與長髮對談絲毫不落下風的“嘴炮達人”徐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秦嶺一月,入盛夏。

一月之中,傷勢好了大半。

一月之中,心境早已大進。

一月之中,徐七對“本心”的體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除本我,入忘我。

因為心境的上升,無論是馭氣術或是其他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一個不算突兀的提升,水到渠成的順接。

徐七的成長——不是因為什麼奇遇。

真正讓他成長的,是這個江湖——是所有的江湖人和江湖事。

江湖實則如其名,若把江湖比作湖,那江湖水有多深,定是沒有幾個人探過底的,幾乎沒人做得到。

組成江湖的是人,江湖人。

由此觀之,一個江湖人的故事一定不是全部如同擺在明面上的簡單,更多的是埋藏在深處,無人可探尋的故事。

——*****——

有一種惡人,叫做可憐人——席豹席熊。

第二卷才剛結束,我也才剛寫完兩兄弟的“故事”,因為他們不是所謂“正派”,也不是我的故事線中的“正派”。

所以他們死了,死的如同尋常人一般,只是多了些描寫,多了些過往,為了證道——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想來,在那個江湖,若是將任何一人的少時經歷改寫成席豹席熊這種,算不上多妙,有多好,任誰在少時初懵懂時經歷人情冷暖,享受過一夜失去所有,心智再怎麼強大,也會悄然改變——相比之下,在成熟後所遇到的打擊,不過是打擊罷了,再怎樣,也不可能有少年成長時候的“改變”來得無聲無息和可怕。

寫完兩人的過往後,心頭一陣涼意——難道說,他們是該死的嗎?

是因為他們立於我筆下的主角徐七的對立面,所以就該死嗎?

可能是的。

我沒有交代更多有關席豹席熊的過去的故事,也沒有更多的筆墨其中,如果除去那一段有關他們少年時候的講述,他們的死,也將變得如圖另外三人一樣——簡單,冷漠。

像白紙一樣。

讓讀過的人回憶起來,不過是“路人”的角色,即使他們是導致徐七轉變的一個重要節點。

一本江湖,對於主角來說,特別是稚嫩雛兒的主角來說——善惡很重要。

江湖鋪設的暗線多得理不清我也說過,其中沒有“設定”“絕對的惡”,只有“不同的江湖人”,“不同的正惡之分”。

江湖不是一個人的江湖,每個人的江湖,都不同。

——*****——

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

……

我很想寫出這樣的意境,然而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文中有幾個人很明顯具有這樣的“潛力”。

一個是在第二卷五十一章(一刀)露過風頭的東瀛來者,風魔白帝——此時與書生相伴而行化名白玉京。

—天上白玉京,五樓十二城。—

—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這句話對於許多人來說,幾乎都是耳熟能詳。

——出自《莊子·內篇·大宗師》及《莊子·外篇·天運》(這段話出自百科的複製+貼上)

莊子的言論在當今總是被篡改的一塌糊塗,現如今這句話,總是被套用在各種分別的場景中,或是悲情的場景中。(後者包含前者中的部分)

似乎在江湖的結局,套上這麼一句,就能昇華結局?

最近在看一本叫做《故事》的編劇書(書中的編劇和作家兩個名詞分的不是很開,可以融會貫通),書中有寫到“結局”。

——何為結局?

兩種,開放式結局與封閉式結局。

封閉式結局即類似於:最終,波普先生和他的妻子阿曼達幸福的重新在一起了……

開放式結局卻是如此:《盜夢空間》最後的陀螺究竟有沒有停下來……

所謂開放式結局:(以下複製)即沒有真正的結局,而是由觀眾自己去想結局,觀眾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挑任何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設計一個結局。

迴歸正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與其說這是一個封閉式的意境,不如說是極為開放的。

因為你無法肯定:當兩人走向不同路途之後,是否會有人回心轉意轉身選擇重來?

這樣的結局,與伴隨著see you again的速8結局不同——兩輛車,兩條路,這才是無法轉折。

……

——白麵長袍倚天坐,紫錦琉璃落(墮)人間。

這兩句不是抄襲引用,是原創。

講的也只是兩個人的故事——白麵徐七,紫錦軒馨兒。

在後頭的五年中,至少兩人再未曾以“徐七”與“軒馨兒”的常人身份見過。

唯有白麵下的徐七,才能發覺兩人間的緣分竟然如此難以切斷。

而在軒馨兒的眼中,白麵和那傻傻笨笨又弱的少年徐七是扯不上丁點關係的。

直至全書的高潮終章部分,白麵摘下,才真正相認了的。

到現在,我作為江湖的講述者,還是不能想象江湖的結局是什麼,江湖的發展實際上早已脫離了掌控,朝著好壞參半的方向發展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