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中州紀最新章節列表 > 029 文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29 文比

“哦,什麼是文比?”當歸好奇問。

“君子動口不動手,大家談談修煉的體會,對道法的見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圓通回答。

賀亞男哈哈大笑:“原來是吹牛皮,說什麼文比。”

圓通一本正經地點頭:“正是吹牛皮,姑娘好見識,小弟佩服。”

吳有虛知識廣博,常天南海北地閒扯,當歸跟隨日久,著實學到些東西。而且他喜歡看書,理論造詣在甲組弟子中足可排前兩名,師傅們稱讚有加。現在聽說比嘴皮子功夫,少年登時放下心來,痛快答應:“好,在下願向圓通道兄請教。”

“那小弟不客氣先問,請教何道兄,貴派為什麼叫原道宗?”圓通打個稽首,開始論戰。

當歸愣了一下,對方的問題未免太簡單。所謂“原”,是名詞當動詞用,追尋本原的意思,“原道”就是求道。

心禪宗以善打機鋒聞名,可別掉入陷阱。當歸斟酌再三,決定盜用師父的見解:“因為本門的宗旨不在‘道’,而在‘原’。原者,求也,原道宗重視的是探求天道的過程,認為‘探求’本身即是天道。”

話說到這兒沒啥稀奇,原道宗的立派宗旨每一個修道人都知曉,但接下來當歸話頭一轉,暗藏鋒芒:“可惜許多人看不透,只講目的,忘記手段。像萬法宗之類的邪門外道自不必說,而名門正宗也往往墮入窠臼,不得不令人慨嘆呀。”

修道界稱得上“名門正宗”的共有三個,當歸的話,明顯矛頭指向天道宗和心禪宗。圓通笑容不變,繼續追問:“願聞其詳。”

“心禪宗的宗旨是萬事皆空,以‘虛無’入道——既然世界本為幻象,又何必成道?天道宗強求絕情滅欲,以‘混沌’入道——天道固然無情,可修道者依然要用身體來修煉,是人的肉體,必然難逃人的弱點,存天理滅人欲,可乎?兩派的道法違背人性,如空中樓閣,水中明月,看起來漂亮,實際上是一場空。”

此言一出,顧子漸和義玄都有些不高興,當歸無意中揭破了三派之間的芥蒂。

在三大派中,瀛臺天道宗的歷史最久遠,系一千六百年前由烏頭道人所創,曾經是中州世界第一修真門派。魔神附身於天烈大帝亂世時,天道宗首當其衝,遭受毀滅性打擊。

之後葛抱朴崛起,消滅魔神,創立峨嵋原道宗,聲勢如日中天,天下人只知峨嵋不識瀛臺。不過,天道宗畢竟家底深厚,經數百年修養生息,慢慢恢復到以前的實力,只是再不能一枝獨秀。

又不久,道濟禪師在峨嵋山求知堂學藝不成,另闢蹊徑自創“坐忘禪”心法,於九華山建立心禪宗,三派鼎立之勢形成。

修道人自命清高,不屑於從事俗務,卻也是要吃飯的。錢從哪兒來?除了出租田地、經營商鋪外,最大來源是善男信女的供奉。並且還需要豪門貴族和士人的支援,才可以長久立足、代代相傳。為此,三大派都不遺餘力地宣揚本門理念,爭取信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天道宗原本是獨享香火,被峨嵋派半路殺出壓一頭,十分不爽,好在雙方遠隔千里,勉強相安無事。直等到心禪宗創立,形勢起了大變化。

心禪宗善於將種種哲理用講故事的方法闡述,稱做“打機鋒”。道濟曾寫過一本《百喻經》,裡面有許多趣味小故事,比如“菩提本無樹”之類。普通人哪明白修道的精微奧妙,看了《百喻經》那樣通俗易懂的讀本,誤以為是真理,奉為圭寶。

另一方面,修道屬逆水行舟,分外艱苦,要靠堅強的毅力忍受。心禪宗卻講究頓悟,聲稱可“一念成道”,只要心誠,人人能得正果。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只要燒幾柱香就算心誠,能保佑升官發財,誰不願意呀?人們紛紛改投心禪宗門下。

道濟禪師在世時威名太盛,其他門派縱心懷不滿,也不敢表露。待他剛圓寂,天道宗和原道宗立刻發難,相約在太華山說法。

五月初五那一天,太華山金頂峰上,全天下修道人聚集,各國的王公貴族列席旁聽。心禪宗新任掌教,道濟禪師的四弟子神策舌燦蓮花,妙辯無雙,將另兩派掌教駁斥得體無完膚。心禪宗大勝,成為三派之首。

風水輪流轉,六十多年後,峨嵋派第七代掌教青松真人神功大成,再度傳柬天下,召開說法大會。這一次是他贏了。

以後的歲月裡,各派只要有傑出人物出世,便會借說法大會樹立本派威名,打壓其他兩派,三方互有勝負。所以,大家見面時一團和氣,暗地裡則矛盾叢生,互相下絆子的事情都沒少幹。你指責我道法低階,我譏笑你徒有虛名,對“道法正宗”四個字極其看重。

此等勾心鬥角之事,峨嵋原道宗的高層人士和資深弟子心知肚明,求知堂弟子年幼,大多數不懂。當歸不知深淺,只圖一時嘴快,觸犯了禁忌。

圓通是心禪宗特意培養的優秀弟子,曾聽長輩們說起過往事,當即神情嚴肅起來,雙掌合十問:“請問何道兄,黃芽生於何處?”

“抱元守一,心地空明,黃芽便生於丹田虛無處。”

“修成大道後,元神歸於何處?”

“還虛合道,元神歸於虛無,與天地合一。”

圓通呵呵笑道:“不錯,起於虛無,歸於虛無,萬物莫不如此。求來求去都是一場空,不如閒坐喝茶。”

所謂“打機鋒”,其實是文字遊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關鍵看誰反應快,嘴皮子利索。心禪宗有此風氣,全派上下人人練得一張巧嘴,圓通更是個中翹楚。當歸第一次遇見,被駁得張口結舌,難以應答。

不過,小時候吵架抬槓的功夫還在,他想了一會兒說:“既然一切都是虛無,那還活著幹什麼?乾脆死了算了。”

圓通回答:“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和死都是空,何必執著。我現在好端端活著,若去尋死,便沾染了一個‘求’字,落於下乘。”

當歸啞口無言。

場下,姬雲飛和楚楚同時在心中暗罵:“白痴,你抽出柴刀給他來一下,刀即是空、死即是生,看他躲不躲,求不求生。”他兩人均聰明機變,只可惜不好開口相助。

圓通陡然大喝:“咄!色身虛妄,萬法皆空。修道修道,不如歸去。”

當歸正苦思破解的答案,腦子裡亂糟糟,有無數念頭來回流逝,耳中忽然聽到大喝聲,不由得一陣暈眩。緊接著,又聽圓通吟道:“揭諦揭諦,波羅揭諦,菩提薩婆訶……”

他的聲音中帶有奇妙的節奏,每一個字都調門怪異,宛轉悠長,令人心旌搖動。這是心禪宗的“獅子吼”神功,用語音迷惑人心智。

當歸一則功力差對手太遠,二則沒有提防,立時中了招。他只覺得一顆心怦怦亂跳,對方念一個字,心臟便被小錘敲一記,忽輕忽重,說不出的難受。逐漸地,腦中恍惚起來,不知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