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中州紀最新章節列表 > 518 何當歸的經歷(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18 何當歸的經歷(三)

在海洋東面的大陸逗留了一年多,廢墟基本上走遍很難再有新發現,於是當歸返回原先的大陸。因為神族書籍中記載,通往中州星的空間通道位於亞洲東部。

神族將地球的陸地分為幾塊,命名為亞洲、歐洲、非洲等等,眼下當歸所在的大陸是美洲,最初傳送過來的地點即亞洲。

當歸希望找出昔日的那條空間通道,看有沒有法子重新開啟,連線中州星。

據神族說,地球是圓的,始終往一個方向走將回到原點。當歸想試一試,沒走來時的路,選擇從東海岸繼續向東,穿越另一片汪洋。

這片海叫“大西洋”,比之前走過的“太平洋”狹窄得多,若從美洲北方的一座大島出發,渡過很短的一段海域即可抵達亞洲的西部。實際上,當歸來美洲的時候也有捷徑可選,東亞的最北端與美洲只相隔一條海峽,可惜那時候他不瞭解地球的地理,白費許多功夫。

當歸先朝北方行進,抵達一座冰雪覆蓋的大島嶼,然後折向東,登上亞洲大陸。亞洲的西部也棲息著眾多部落,當歸與他們小心接觸,收集有用的資訊。

這些人顯然是神族的後裔,最直接的證據是語言,當歸學會神族語言後,很容易發現二者之間的聯絡。

另一個證據是生物學上的推測。神族提出,所有生物都是進化而來,從半智慧生物到真正的智慧生物需要幾萬年甚至更久。神族於兩三千年前離開地球,這短短的時間內不足以進化出新的智慧生命。很可能,當初有少量神族未乘飛船前往太空,留在地球上,逐漸退化成這個樣子。

曾經創造過璀璨文明,力能上天入地開山倒海的神族,如今穿著獸皮麻布,靠打獵種地為生,只會講口語,書面文字盡皆失傳。

一路跋山涉水,歷經萬里,當歸又來到最初降落的地區,見到以前結識的部落朋友。地球果然是圓的,那裡屬於亞洲東部。

從此當歸開始尋找空間通道,走遍亞洲東部和中部的每一片土地,訪問各處的部落村民。他不斷發現新的神族遺蹟,透過研究其中的物品和資料,愈加熟悉神族文明的方方面面。

此外,當歸還多次到亞洲之外遊歷,非洲、澳洲、南極、北極均有涉足。徹底走遍地球後,當歸看出一樁古怪的巧合:地球的地形和中州極其相似。

不是說一模一樣,細節處有好多差異,但在整體上,兩個地方像雙胞胎。晉陽國東邊的海中有一座狹長的扶桑島,亞洲東海岸不遠也有一座類似島嶼;海龍王的駐地烏越島,不論大小還是方位,以及附近的大串島鏈,都和澳洲相似;亞洲東部有兩條大河,中州大陸的東方也有兩條,揚子江和九曲河。

在亞洲中部,橫亙著一條巨大山脈,同中州的崑崙山如出一轍。那在神族語言中也叫作崑崙山,這倒可以理解,可能是神族先遣隊為紀念故鄉,起了相同的名字,流傳下來。

相同的名字解釋得通,地形的真實相像卻無法解釋,不可歸於巧合。

不僅空間一致,兩地的時間也差相彷彿。當歸做不到精確計算,憑感覺,地球上的一天一夜和中州的一天一夜沒有大差別,一年四季的長度非常接近,並且都是一個太陽一個月亮。這會兒他通曉神族的知識,明白隱藏於其後的天文學原理,因此深為驚歎。

最匪夷所思的是人類,神族和中州人的相貌完全相同,可說是同一種族,如果站在面前,肉眼根本分辨不出來。相隔幾億光年的兩個星球,各自演化出相同外形的智慧生命,按照神族的生物學理論是不可能的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地球和中州在各方面是如此雷同,引人滿腹疑竇。

晉陽國、楚江國和星羅國所在的大陸,相當於地球的亞洲,由於永恆絕壁的包圍,外面有什麼是個謎。那麼,中州有自己的“美洲”嗎?如果有,那塊大陸上是何情形?

還有,永恆絕壁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揭開神族的真面目後,神魔大戰的傳說就很值得深思了。以神族那時的能力,滅掉中州的原住民輕而易舉,不需要“大戰”,所以魔族絕不會是中州土著,另有其人。

巫斬旗也說過,神族祖先曾傳授中州人知識,這表明前者態度友善,雙方和平相處。

魔族應當為第三方勢力,力量堪與神族匹敵,會是其他星球的智慧生命嗎?他們也到了中州星,與神族衝突,中州人遭受池魚之殃。

後來出了什麼變故,使得巫斬旗企圖消滅中州人,神族祖先明明是抱有善意的。他聲稱要復活神族,又是什麼意思?

當歸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拋開一邊。

多年之後,辛苦終於有了回報。在南方那條大河的上游三水交匯之地,散佈著不少部落,以打漁為主業。他們說,經常有人在河面上消失,空餘小舟。許多人親眼看到這景象,失蹤者好端端站在船上勞作,莫名其妙就突然間蹤跡皆無。

那些土著部落皆以為人被河神捉走,十分恐懼,定期在河岸邊舉行儀式獻祭,求取平安。當歸則起了疑心,莫非是異空間導致的禍患?

當歸在附近的水域搜尋,訪遍三條河的上下幾十裡,沒察覺出空間的異狀。他不氣餒,駐留在那一帶堅持巡查。

一日,天氣異變,狂風大作,雷聲隆隆。雷電引燃了河流東岸山壁上的森林,火借風勢一發不可收,樹木大面積燒燬。隨後又連下十幾天暴雨,土壤缺乏樹木的固定,被衝入河中,露出底下的岩石。

雨停後,當歸飛經此地,從空中側望,一個奇異的景觀進入視線。

山壁上浮現巨大的人頭形象,長寬在十米以上,著實驚人。

當歸飛到近處察看,原來是岩石雕像,腦袋僅為一部分,泥土下還埋藏著更多。他花費老大力氣,施展各種法術,將泥土清理得七七八八,使雕像的全貌顯露出來。

這是一個無比龐大如同小山般的石像,全高達七十米,寬度在三十米左右,眼睛嘴巴都有好幾米長。人像為坐姿,雙手平放在膝蓋上,姿態莊嚴肅穆。它的頭頂覆蓋著一個個像螺絲殼一樣的東西,很是古怪。

在巨像的兩側,排列著許多較小的雕像,風格類似。

雕像直接在山體上開鑿出來,兩側的巖壁突出,中央凹陷。年深日久,泥土和碎石堆積,淹沒了雕像,然後生長起茂密的草木。雕像隱藏於土層下,不為人知,直到今日因偶然的天氣變化,才重新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