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司天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 無字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九章 無字碑

來青山鎮的人,都有各自的目的,至於能不能說,能不能對外說,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

雖然只聽到隻言片語,但是郭曉義已經做了初步判斷,這裡分了五個陣營:李世通、張廣軒、劉責為一夥,他們的目的一致,都是為了某個同樣的事情而來。

王六泗純粹為了爭風吃醋,而與趙聆起了口角。

趙聆為了讓趙家緩和與世家們的關係,而故意與王六泗爭吵。

何大娘和胡儷儷為一個陣營,她們屬於無辜的一群人。

而郭曉義自己,純粹為了不閒麻煩,他是自己找事來的。對於青山鎮,他只算個匆匆過客,根本沒打算在這裡久留,尋找道家三宗門,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五大陣營,沒有一家會坦誠地將目的說出來,郭曉義很自然地下了這個定義。可是隨後他發現錯了,因為有人說出了目的。

孔荀言道:“你們都把來此的目的藏著掖著,不說出來,永遠也找不到答案。我來的目的很簡單,也不怕任何人知道。”

“何嬤嬤,請你告訴我,青山鎮門口的石碑,是誰設立的嗎?”

聽到這句話,李世通、趙聆等人都犯迷糊了,可郭曉義卻發出犀利的目光,盯著孔荀猛瞧,又把目光看向了何大娘。因為郭曉義來此的目的,也與石碑有關,難道這五大陣營的人,來的目的,都與那塊石碑有關嗎?

只是一塊石碑,就算年代悠久,也不值得這麼多豪門望族子弟前來,裡面肯定牽涉到更深層次的秘密。

果不其然,只聽到李世通言道:“不瞞諸位,我們三人也是為了那塊石碑而來。”

王六泗和趙聆面面相覷,他們真不知道鎮子門口的石碑,有什麼奇特之處。

何大娘面色憂愁,而胡儷儷依然那副懵懂的表情,根本聽不明白他們說的是什麼意思。

何大娘嘆道:“你確定要知道石碑的來歷嗎?在我看來,在座的各位公子,恐怕都沒資格知道。除非來的是你們的長輩,或是一家家主,方有資格知道。”

孔荀正色道:“可我還是想知道,世上本來就有許多未解之謎,多知道一些,人生閱歷才會積累的更足,那就可以做更多的學問。”

何大娘言道:“先說說看,你們從那塊石碑上都看出了什麼?”

孔荀對李世通三人言道:“李兄請先說,我等下會直接說出此來的目的,在我看來,你們都沒有我對那塊石碑瞭解更深。”

張廣軒和劉責向李世通點了點頭,李世通言道:“我代表張兄和劉兄說話,我們心中有個疑問,為什麼同樣的石碑,會出現在青山鎮?不瞞諸位,那樣的石碑,我們都在其他地方看過,也問過許多人,都不清楚石碑的來歷。”

“以我們三家的財富,無論花多少錢,請多好的工匠,都做不出那樣的石碑。打造石碑的材質,更是平生僅見,所以就一直逗留在青山鎮,希望能知道一些。”

孔荀問道:“僅僅如此?”

李世通點了點頭,正色道:“僅僅如此。”

孔荀譏諷道:“你在撒謊,你不是在問打造石碑的材質,而是想要知道石碑是從哪裡來的。你是李家人,李家道更是正一道的旁支,豈會不知道無字碑?而青山鎮的石碑,上面卻被人題了字,從而令你們深感疑惑,所以才要一探究竟。”

“你不需要點頭和搖頭,請聽我說出看法,且看我說的對不對?”

“鎮門口的石碑,上面題著張衡先生的《四愁詩》,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張衡先生留下來文書的真跡,我孔家現在都有儲存,石碑上的筆跡,根本不是張衡先生書寫,而是被後來者,或者說是某位女子,一字字鐫刻上去的。”

“從字跡上即可看出,鐫刻的時間絕對不超過五年,透過這首詩,她想要告訴我們一些事情,而我們都不知道。但是我卻能從石碑的歷史,來推斷出一個模糊的大概。”

“石碑的材質,使用的正是無字碑一樣的材質。我在家中翻閱了大量的古籍,從中發現了一個鮮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當今之世,無字碑只有三塊。”

“一塊被秦始皇豎立在東山,也就是我的家鄉山東,所以我非常熟悉石碑的材質。傳聞秦始皇晚年,不知道應該給自己一個怎樣的評價,所以不篆書,不讓史官歌功頌德,而是向阿房女討來了一塊石碑,給自己立了塊無字碑,供後人自己去想,去評價。”

“另一塊無字碑,正是武皇則天的墓葬碑。以一介女子,成就帝王之事,也無法評價自己,所以也立了塊無字碑。”

“如今在青山鎮的門口,也有同樣的一塊無字碑,但是上面題了字。”

“我不得不有個大膽的猜想,三塊無字碑,來歷都不凡,卻沒有人知道從何而來。但其中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三塊石碑,都是與女子有關。而青山鎮有一家春風樓,我也曾私下問過何嬤嬤,她一直沒有給過正面回答,擾的我無法安心做學問,只能流連在此處不肯離去。”

“這就是我在春風樓的原因,我只是為了做學問,一旦心中有所疑惑,就會想盡方法地找出答案。三塊無字碑的來歷,困擾著許多人,如果我能解開,自信文筆會更上一個層次。”

郭曉義大吃一驚,小鎮門口的石碑,居然還有這樣的來歷,這是他聽都沒聽說過的事情,起碼天機閣內就沒有這樣的古籍記載。一想到孔荀的家族,郭曉義心中釋懷了。

論藏書豐富,天下有哪家比孔聖人的家族更多?孔家研究了幾千年的學問,更有無數的弟子,收集古籍的能力,天下無出其右。無論哪個時代的帝王,都不願得罪孔家,甚至連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都沒有燒到孔家的曲阜。

孔家正是文禮之鄉,弟子遍天下,當權者什麼都不怕,就怕讀書人的一杆筆。文人的筆下,可以把死的寫成活的,令當權者既害怕又維護,因為這些人一般不會管誰做皇帝,只要不惹他們,他們也不會寫些反動的文章。

但他們都有個毛病,那就是認死理,一個問題糾結上了,很難再移開目光。人家就是一群做學問的人,而無字碑從來沒有文字,現在遇到一個寫著字的無字碑,自然會糾結上了,因為這與記載的相悖。

在場的諸位公子,全都露出目瞪口呆的表情,他們或許知道有兩塊無字碑,但是無字碑有三塊的事情,他們還真不清楚。

同時劉責言道:“趙聆公子,趙家千萬別打小鎮門口那塊石碑的主意,石碑既然立在那裡,經歷幾百年戰火都沒有遭到毀壞,說明裡面更隱藏了一個秘密。”

“趙家開創江山不易,不要為了一塊石碑,而丟掉了趙氏江山。因為人人都知道,但凡擁有了無字碑,家族就可以問鼎江山。可也會想到,自己的家族有沒有底蘊擁有它呢?我告訴你,趙家根本沒有那個底蘊。”

“就連秦始皇和武則天,生前根本不敢對外人吐露,直到死後才敢讓無字碑公佈於眾,這裡面隱藏了太多的秘密。我們來此的目的,不是深究石碑屬於誰,而是想要知道石碑擁有者是誰?”

趙聆疑惑地問道:“知道是誰以後呢?”

王六泗譏笑道:“趙兄,你怎麼還沒反應過來。一旦知道擁有它的人是誰,就說明那個人有資格問鼎江山,我們這些家族出來的人,就會衡量其中的利弊,從而選擇要擁護誰。”

趙聆聽的臉色劇變,趙家的底蘊,都不如這些豪門望族。大宋初立,就算是英明神武的趙光義,都不敢輕動這些家族,就怕弄巧成拙,而讓趙氏江山崩塌。

那些家族,都經歷過幾百年、上千年的歷史,底蘊深厚,根本不是某個時代的帝王所能扳倒。

郭曉義淡淡地言道:“石碑是死的,人是活的,大家只是想知道擁有它的人是誰,除此之外,不會有更多的想法。起碼我郭氏一族,兩百年內都會跟趙家捆綁在一起,我不會其他幾家看不到。”

孔荀神情一怔,道:“郭家真的算出了趙氏有兩百年的江山?”

郭曉義點頭道:“趙家起碼有兩百多年的存在,我郭家只承諾兩百年之內攜手同助,更久的時間無法推算,也不會給出更多的承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孔荀點了點頭,道:“郭氏一族的推衍能力,我孔家信的過,那麼也算上我孔家一份。”

郭曉義言道:“我需要更多的藏書,不知孔家能否行個方便。”

孔荀言道:“別人想要我家的藏書,我會棄之不理,但是郭家想要取得,實在再簡單不過。只要以一本十兩的價錢購買,你們要多少,我家就可以復錄一本副本出來給你。價錢雖然高,但是你應該明白,郭家藏書也很多,你們想要的,肯定是那些孤本,外面都沒的賣的。”

郭曉義大喜道:“我自然明白,所謂千金難買一本書,特別是那些孤本,能夠以十兩銀子復錄一本給我族,實在太便宜了。請問孔兄想要什麼?如果你一點要求都不提,我反而心裡沒底。”

孔荀想了想,言道:“我希望郭兄能為我族算上一卦,卜算我族的氣運。”

郭曉義一口言道:“孔氏的氣運,很早以前我族就有定論,雖有劫運,一路上磕磕碰碰,但是文禮之鄉的地位,至少可以延續幾千年。這也是我族唯一算清的世族,其他幾家來問我,我根本不會回答,因為那會牽連太多的因果。”

孔荀眼睛一亮,吐口言道:“我猜到你是誰了,你的身份比我高,希望以後多多提攜於我,那樣我繼承家主之位,就更穩了。”

郭曉義自當點頭,兩人開始了深層次的交談,他們說的話,在外人看來,都在打著啞謎,一點也聽不懂。

聽不懂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認識都不夠。孔荀學富五車,對民間世族豪門的歷史,瞭如指掌。單憑從郭曉義隨口就能推算出家族氣運,就證明了這點。占卜一個家族的氣運,哪怕他是郭氏嫡系,也不能做的事情,唯有郭氏族長才會一口確認。

這個道理,趙聆、王六泗、李世通等人都不清楚,他們很可能把兩人買賣書籍之事,當做一筆生意在做。他們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聯絡感情。

李世通咳嗽了一聲,言道:“我說兩位,你們的買賣可以私下去做,今天我們只說石碑的事情。”

王六泗插了一句,道:“我才不關心石碑的事情,殺死殷媞的人是誰?這個是我最想知道的。趙兄,你佔了春風樓的三層份額,自己家裡出了人命案,總要給出個說法吧。”

趙聆大感頭痛,他已經被石碑就是無字碑的事情弄得心神煩亂,哪會再提殷媞是被誰所殺?他已經做好了認輸的準備,根本不想再提。

郭曉義卻言道:“既然春風樓出了人命,就應該查清殷媞姑娘的死因,但是在此之前,可否何嬤嬤誠實相告,小鎮門前的無字碑,到底從何而來?又是什麼人在上面鐫刻的詩嗎?”

何大娘嘆聲道:“你們真想知道?”

所有人點了點頭。

何大娘言道:“其實我也不知道石碑的來歷,也不知道石碑存在了多久,但是我只知道一件事,擁有石碑的人,正是小女胡儷儷。而殷媞之死,也肯定與石碑有關,因為那上面的詩句,正是殷媞所刻。”

眾人聽的目瞪口呆,看了看胡儷儷那嬌憨可愛的模樣,二十歲不到的年齡,怎麼可能跟無字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