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司天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 青玉案(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五章 青玉案(下)

青山鎮門口的石碑,摸著上面的字跡,郭曉義的腦海中出現一副畫面。在某個夜晚,有兩名少女來到石碑前,一個讀著《四愁詩》,一個用手指在石碑上寫著字。

一個讀,一個寫。讀的那個人叫殷媞,寫的那個人叫胡儷儷。兩人明為主僕,實為姐妹。在郭曉義的眼中,胡儷儷是個毫無主見,心思單純到極點的女孩。

這樣一個人,根本不會把殷媞當成是外人,自然是殷媞讓她做什麼,她就會做什麼。而殷媞知道胡儷儷的能力,所以在石碑上寫出《四愁詩》,傳遞著某個說不出口的訊息。

殷媞在生活中,給所有人的感覺,就是個普通人。普通人做出反常之事,那就值得讓人深思。殷媞做了哪些反常之事?她繪製了三幅普通的畫,在石碑上寫了一首普通的詩。

仰天長嘆,他知道殷媞被誰所殺了,只是不明白,殺完人以後,為什麼會有人把殷媞的屍體送回來?

郭曉義回到春風樓後堂,一邊喝著酒,一邊對那個疑惑長吁短嘆。

眾人不清楚他在想什麼,胡儷儷那雙漂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郭曉義。思考中的郭曉義,令她著迷,她喜歡這種感受。

鬼丫頭問道:“大哥,你在想什麼?”

郭曉義答道:“在想兇手的反常行為,不理清這個疑惑,案情就無法進行下去。”

抬頭言道:“諸位,請何嬤嬤來,我知道兇手是誰了。殷媞的死,肯定跟他們有莫大的關聯。”

王六泗問道:“跟他們有關?哪個他們?難道殺死殷媞姑娘的人,不是一個人?”

郭曉義沉默不語,趙聆很快找來了何大娘,並且揮退了下人。關於這個案子,實在不方便讓外人知道。

當何大娘、幾位公子到齊後,郭曉義拿出傳聲符,放在自己的桌上。眾人見過郭曉義這種傳遞信息的方式,現在已經變得不奇怪了。

郭曉義言道:“既然人都到齊了,我就來說說案情,此案牽涉甚廣,並不是一樁普通的案件。有些問題,我還需要大家幫忙分析。”

“我的家裡人,請做好記錄,這樁案子,值得記錄。”

傳聲符中傳出一個女子的聲音,道:“請問閣主,奴婢們不知案件名叫什麼?”

郭曉義言道:“這樁案子,就叫青玉案。”

侍女言道:“明白了,青玉案,一樁情殺案。”

郭曉義驚愕道:“先等等,我還沒分析案情,你們怎麼推測出情殺?案子不是這樣的,兇手的殺人動機,完全是因為一個硯臺。”

侍女們疑惑了,一陣陣竊竊私語過後,一位侍女言道:“啟稟閣主,按照天機大殿的分析,既然這件案子叫‘青玉案’,就不能排除情殺。原因很簡單,閣主曾經教過奴婢們漢語拼音,‘青玉案’,用拼音譯為‘qingyuan’,翻譯過來就是‘情緣’。”

“死者殷媞,年輕貌美,在死前曾被人強暴過。春風樓不是第一案發現場,死者是自己走出去的,說明死者跟兇手之間,或許不認識,只屬於偶然事件,也或許是認識的,我們認為兩者之間認識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不能排除情殺的可能性。”

郭曉義眼睛一亮,豁然開朗,思路更加清晰,一個始終想不明白的疑惑,在侍女們的推測下,這個可能性越來越向真相靠攏。

在殷媞死之前,曾經向胡儷儷磕了三個頭,這是拜別的意思。很可能這一去,以後就不會回來,她的目的性極強,肯定是要出去見什麼人,見到那個人以後,也想到自己會死。

郭曉義重新整理了下思路,言道:“不排除情殺,但不能放在主要位置,殷媞之死,主要還是因為青玉案。”

“青玉案,既是一樁案件,也代表著一個物件,容我慢慢分析給你們聽。”

“我們所瞭解的殷媞,只是大家看到的一面,她的另一面,尋常人根本接觸不了。”

“我們看到的殷媞,生活很有規律,也很普通。春風樓是家青樓,年輕貌美的她,放在眾女子當中,也顯得普通。做人做事,都那麼的普通,不仔細去想,根本沒人會注意她。”

“就因為她的普通,反而並不普通。後院的女子,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宿。琴棋書畫、才藝表演、身態儀度,人前人後無不展露出來。”

“可殷媞恰恰相反,那些方面她也學了,學的比誰都好。可是她給大家的感受,就是普通。太普通了,大家想一想,如果她是正常人,為什麼大家目光不會聚焦她身上呢?那就只能說明一件事,殷媞居住在春風樓的目的,不是為了給自己找歸宿,而是來找東西的。”

“你們沒有聽錯,殷媞就是來找東西的。她是自己來到青山鎮,以乞丐的身份,獲得何嬤嬤的憐憫,從而成為春風樓一員。大宋初立,中原各地百廢待興,但是戰爭已經消除,也沒有發生過什麼災荒。”

“大家想一想,一個孤身女子,長得很漂亮,她卻能逃荒到了青山鎮,這可能嗎?如果說她是個男子,或是個孩子,還有這個可能性。可她明明已經成年,以她的青春年華,就算要逃荒,也肯定逃往開封、金陵、揚州之類的大城,可她偏偏逃到了青山鎮,而主動進了一家青樓。”

“她與後院的女子不同之處在於,後院的女子,都是在年幼時期被何嬤嬤收養,她是唯一一個進來的成年人。種種跡象顯示,殷媞來春風樓的目的,絕不尋常。她的普通,完全是一種偽裝。”

何大娘問道:“這怎麼可能?一個人偽裝了這麼多年,只是為了找東西,我春風樓有什麼東西值得她惦記的?”

郭曉義言道:“如果我家丫頭不來,我也猜不到她在找什麼東西,因為我對道門不熟。但是丫頭來了,告訴了我一些事,我才透過那三幅畫,聯絡到小鎮門口的石碑,所有的事情都能聯絡上了。”

“殷媞姑娘透過那三幅畫,述說著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道門中人,在山林中修煉。她獲得了一件寶物,就是傳說中的河圖,而開啟河圖的鑰匙,就是青玉案。正是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中的青玉硯臺,硯臺又叫案臺,用來按住紙張,塗寫蘸墨作畫之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獲得了河圖,她就施展分身術,化為兩個小女孩子,一個叫殷秀,一個叫殷媞。這兩個名字只是我的猜測,因為一個始終微笑的站著,秀氣和煦;一個手捻棋子,提起的手始終落不下子。她心裡一直很猶豫,不知道要不要拿起青玉案,如果拿起來以後,河圖還能不能研究?”

“不久之後,有兩個和尚來到家中遊玩。趁她不在家,偷拿了青玉案,並且起了爭執。也不知道青玉案落在誰的手上,總之他們走了,等她回來以後,發現青玉案被偷,殷媞選擇出來尋找。”

“這樣一來,殷媞找到了青山鎮,並且寄宿在春風樓。而在這個時間裡,出現了一個人,令她不敢露出一點蛛絲馬跡,那個人就是何嬤嬤口中說的痴顛道人。沒錯,痴顛道人肯定是道門中的某一位大能,一個實力比殷媞還強的高人。”

“這個時間不會錯,痴顛道人送儷儷來的那段時間,恰恰是殷媞進入春風樓不久的時間段裡。等痴顛走了以後,殷媞又發現儷儷的不凡之處,身為儷儷的侍女,令她不敢露出一絲道門高手的痕跡,只能繼續偽裝成普通人。”

“走又不敢走,留也不敢久留,這種矛盾的心裡,對於修道之人來說,就必須找個發洩口。殷媞既然要偽裝成普通人,就不會使用一點法術,可她要把青玉案的訊息傳訊給殷秀。”

“因為她知道,自己能找到青山鎮,那麼殷秀肯定也能找來。所以她繪了三幅畫,三幅很普通的畫。三幅畫都灰色的,唯有青玉案,才繪製了青玉色。只要殷秀看了這三幅畫,肯定能知道畫中深意,也定能查到青玉案的下落。”

“可惜殷媞萬萬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她的行蹤暴露了,她在青山鎮的訊息,被那兩個和尚知道了。也就在那一夜,她冒著暴露的危險,帶著儷儷偷偷去寺廟探查。”

“當時她發現,自己不是那兩個和尚的對手,所以回來以後,又帶著儷儷,在石碑上寫下了《四愁詩》。她寫下這首詩的目的,就是要勸殷秀不要來,那個寺廟極其的兇險。”

“其中有一句,‘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不但直接點出了青玉案,還清楚地說出了她沒有辦法的煩愁情緒。”

“考慮了五年,她知道不能再等下去,所以向儷儷磕了三個頭,然後孤身犯險。最終,她死了,屍體被人抱了回來。”

趙聆急忙問道:“殺死她的人是誰?”

郭曉義言道:“殺死她的人有兩個,已經在第二幅畫中寫了出來。殷媞做人做事都很普通,第二幅畫叫《明律圖》,畫的是兩個和尚在爭搶青玉案。而佛門中有兩人很有名,一個叫普明,一個叫普律,都是著名的遊僧。”

“根據我家侍女的推測,青玉案很可能有情殺的可能性。我就大膽地猜測一下,普明、普律、殷秀、殷媞四人之間,肯定有某些情愫關係。唯有這樣的關係,兩個和尚才能去殷媞的家,看到了擺在棋盤上的青玉案。只要有了這把鑰匙,就能開啟河圖,自然發生了爭搶。”

“之間發生了什麼過程,除了他們當事人,外人根本不知。但是殷媞死了,也絕對與他們兩人有關,所以普明和普律,也就變得了最大嫌疑人。因為他們都有殺人動機,為了保守青玉案的秘密不外洩,那就選擇先奸後殺,然後再將屍體送回來。”

“送回來的原因,無非只有兩個:一,他們其中一人因為有情,不願意讓殷媞暴屍荒野,讓她回到春風樓,入土為安。二,殷媞是儷儷的侍女,他們不想得罪儷儷背後的那位痴顛道人。除此之外,其他原因根本說不通,也無法解釋,不是嗎?”

李世通言道:“既然普明和普律是嫌疑人,那他們在哪裡?”

郭曉義嘆道:“那個地方,你們都知道。何大娘曾經說過儷儷去過兩個地方,一個是小鎮門口,用手指在石碑上寫字,另外一個卻怎麼也不說。”

“因為那個地方,正是第三幅畫中那座荒涼的寺廟。寺廟的名字,青山鎮的人都知道,而且離青山鎮不遠,那就是蘭若寺。”

聽到‘蘭若寺’三個字,人們嚇得全身發抖,都不敢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