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可能是個假道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1章 萬里雲無留跡(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1章 萬里雲無留跡(1)

烏蠻人的長街酒,從來都是越吃越熱鬧,隨著一碗接一碗的米酒進肚,老百姓們愈發歡喜起來,唱歌跳舞,大聲聊天,還有那些年輕的適齡男女,唱著唱著就唱到了一處,商量著請人說媒去了。

靈均老道與眾人鬧了一會兒,也是有些百姓並不通道,自上次靈均老道開壇講道一來,已有二十餘年不曾見過他。如今黃口小兒都成了中年壯漢,靈均老道卻依舊還是昔日模樣,不見改變,也是叫眾人打內心底對他敬畏尊重。雖然平時往日,上山燒香的信徒經常回城來說,直說道家師徒四人都是長生的神仙,不老的真人,可人間之事,總講究一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眾人今日方才得見,知曉“長春”之語,真實不虛。

對烏蠻人來說,靈均老道如何養生長壽,他們倒不是很關心,也知道道家修行艱難,沒有白得便宜的好事。只是這人年紀太大,總會受到眾人的尊敬追捧,特別是靈均老道這種又有歲數,又有智慧,還願意與老百姓大成一片的人物,自然是受到了眾人的歡迎,與他好生玩鬧了片刻。

望舒等人先前還覺得靈均老道一時灑脫了性子,讓他們面子上有些過意不去,這下冷眼旁觀下來,卻又是感嘆自家師父對於人心的把握。今日靈均老道這一番親民行為,直接拉進了道家和全體烏蠻人之間的關係,卻是鬼神之事縹縹緲緲,哪有眼前這個風趣幽默又長生久視的老頭兒來得有趣。超凡脫俗,出世清修,自然是有利於修為進展,卻是於傳道無益。今日之後,烏蠻人之中,只怕要將靈均老道的名號傳揚到天荒地老,一吃酒就要想起這位雅俗共賞的道長來了。

烏蠻大祭司已經被灌倒,慧明和尚又是在準提閣中清修,今日這長街宴,倒是成了靈均老道的主場,被他把握了大勢,傳揚了聲威,也是著實厲害。

許久之後,靈均老道才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看臉色又是滿面春風,卻無半點酒醉神色,顯然是神通高明,收放自如,這一端坐,又變成了那個神秘的靈均道長,叫人心生敬仰,若非親眼看見,誰也不會想到他先前的種種作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委蛇等人已經震驚到了麻木,見靈均老道恢復正常,一時也是暗自松了口氣,卻是擔心老頭子若是一直瘋下去,只怕今後山裡的日子也要難過許多。

到得此時,眾人都是享用了不少菜餚,又是灌下了許多酒水,倒也個個心中愉悅,卻是這烏蠻百姓的飲食雖是粗獷,風味卻也獨特,又是長街宴上,家家戶戶都是拿了最好的出來,自然是叫一眾山中之人大飽口福,心中滿足。

皮羅閣見靈均老道重回正經模樣,這才敢走上前來,又是捧了一碗美酒,卻也只是個小碗,對靈均老道說道:“道長,皮羅閣敬你一杯,願道長春秋鼎盛,福壽綿長!”

靈均老道笑著接過皮羅閣端來的酒,三口兩口喝完,又是揮手變滿,朝著皮羅閣身後的一名青年人招招手,笑道:“一晃多年,你都有孩子了,也不請老道喝過酒。孩子,過來,你父欠我的酒,你替他喝了!”

眾人聞言,皆是轉頭看向那青年人,就見他二十餘歲模樣,亦是烏蠻人相貌,只是眉眼之間,與皮羅閣不是十分相似。此人別人不知,望舒卻是曉得,原是當年皮羅閣跟隨靈均老道三年期滿,下山成親,一時無子,從旁支中過繼的孩子。也是民間傳言,婚後無子,可先過繼一個,取人丁興旺之意,類似於“招弟”的意思。

而皮羅閣的這位繼子,倒也是十分難得的人才,不單“招弟”一事上沒有辜負皮羅閣的心意,幾年間便有了數名兄弟,他本人更是聰明機敏,才情不在皮羅閣之下,雖非雲南王親生骨血,卻也是蒙家血脈。近些年來,皮羅閣已然屬意於他,有意將雲南王的大位相傳,喚他作“閣羅鳳”,乃是南詔詔主傳承,父子名號相繼的意思。

皮羅閣見靈均老道叫閣羅鳳近身,面上愈發歡喜,卻是自己已過不惑,雖是氣數鼎盛,卻也知曉自己的身子已是江河日下,氣血不足,又是幾名親生兒子都不能叫他滿意,有心傳位,又顧慮閣羅鳳非是親生,只怕會有諸多麻煩。今日靈均老道降臨,對閣羅鳳表現出善意,不正如當年三清點化自己一般,將整個道家變成了閣羅鳳的後盾,卻是於他今後繼承大業,頗有幫助。

這閣羅鳳比之當年的皮羅閣,年紀也要更大些,人也要更沉穩些,聽聞靈均老道呼喚,也就大步走到靈均老道面前,屈膝就拜,卻是知道眼前這位老道人,便是輔佐自家父親成就了大業的神仙中人,不敢怠慢。

靈均老道卻是一揮手,自有清風平地而起,託著閣羅鳳的身子不叫他跪下,只是笑嘻嘻道:“老道請你喝酒,哪裡要你跪拜!吾輩方外之人,不拘凡俗禮數,你快起來,我端著酒,可累得慌哩!”

閣羅鳳跪不下去,這才連忙直起身子,又是幾番謝過靈均老道,雙手接過他手中酒碗,又見自家父親朝自己點頭,這才一咬牙,將碗中的酒水一口喝完,長出了一口氣,大讚靈均老道的酒水甘美,心中卻是暗暗擔心,原是見了先前烏蠻大祭司的結局。

皮羅閣見狀愈發歡喜,卻是知道靈均老道這一碗酒,乃是尋常時候望舒等人都難以求得的,凡人能得見一次,已是莫大機緣,喝上這麼大的一碗,更是幾世修來的福分。也是烏蠻大祭司存了掂量捉弄靈均老道的意思,才會被他這般惡治,閣羅鳳處處有禮,自然不會被靈均老道為難。

更重要的是,皮羅閣有諸多兒子,閣羅鳳獨得靈均老道的歡心,已經是莫大的機緣,想來在靈均老道心中,也是與自己一般打算。有他支援,這閣羅鳳繼承大寶,卻是要順利許多。

照理來說,天家王朝傳承,本應該十分注重血脈關係,莫說不是親生,就是嫡子庶子,個中也有莫大區別,不可同日而語,只是皮羅閣一統六詔,乃是萬世功業,又是知曉這南詔國要穩固,非是自己有生之年所能完成。看座下諸多兒女,也只有閣羅鳳是可堪重用之人,加上他也是蒙氏的血脈,倒也不算大統外流。歸根到底,在皮羅閣的心中,能夠好生治國,卻是比之血脈,來得更重要一些,這也是諸多開國之君,所考慮的要緊之處。

閣羅鳳也是個聰明的人物,也知道自家父親皮羅閣當年得了三清點化的傳說,又何嘗不知道靈均老道此舉的意思,一時也是心中激動。只是他始終年紀大些,也是十分沉穩,不曾將這等歡喜表露在了臉上,只是暗中忍耐,也是知曉自己身份尷尬,下面還有諸多兄弟盯著自己,自是不易,不能歡喜過頭才是。

眼見閣羅鳳喝下那一碗酒,靈均老道這才又是笑著對皮羅閣道:“這孩子倒是不錯的,知禮數,也穩重。”皮羅閣聞言打蛇順杆上,又是朝靈均老道問道:“道長若是喜歡,能否叫他上山服侍道長些許,學點本事?”

靈均老道看了一眼閣羅鳳,輕嘆道:“老道倒是喜歡,自是沒有這等緣分。不過也是無妨,各人自有各人的緣法,無需強求。”

皮羅閣聞言一愣,便也接受了閣羅鳳不能跟隨靈均老道修行的事實。他自己心中知曉,南詔一統,建立西南政權,乃是最要緊之事,才會使得道家不遠萬里趕來,使得諸天神祈接連顯聖,都是將氣數聚集與自己一身,一次成就這一番事業。如今大業已成,後人自是沒有這等受三教鍾愛的福分,倒也正常,卻是強求不來的。

想到這裡,皮羅閣也是十分坦然,看了看閣羅鳳神情也算淡定,便笑了笑,又是說道:“今日新城落成,我還要感謝道長一早指點,拯救萬民百姓於水火之中。如今這城雖是建好,卻還沒有一名字,若是道長不棄,可否賜下一名,也好叫百姓們時刻感念著道長的恩德,不能叫此事被世人遺忘了才是。”

靈均老道點了點頭,輕聲道:“此事原是天數,就算老道不說話,也會有其他的轉機。新城之名,原該是三教商議,雲南王定奪的。不過看今日這般,大畢摩已經醉倒,慧明法師也無心此事,老道便稍稍僭越,以‘蒙化’二字,為此城正名。不知南詔王意下如何?”

皮羅閣一時笑開了花,卻是靈均老道所用“蒙化”二字,十分符合他的心意,又是繼承了蒙舍城百姓的心願,又是點明了蒙氏的血統,更加寄予了百姓們歸附王化的意頭,自是極好。想到此處,皮羅閣也是連忙點頭道:“道長遠慮,自是極好!還請道長賜字!”

說著話,便有侍衛端了筆墨紙硯過來。靈均老道伸手拿起大支毛筆,也不沾墨,直接在虛空中寫出“蒙化城”三字,就見筆鋒過處,自有淡金色光芒閃爍瀰漫,一時便有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出現在虛空之中,轉瞬又是朝著城門方向飛去,在眾人的驚嘆聲中,正正印在了城門上方,隨即緩緩凸起,宛若天成,直接就為這新城正了名頭。

一座城池的名號,將會被幾代人傳承誦唸,甚至千年萬載,流傳不休,承載了虛無之中的冥冥氣數,自是十分重要。如今靈均老道為蒙化城正名,正是了卻了皮羅閣一樁心事,卻是從今以後,這城傳承烏蠻根基法統,算是註定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