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可能是個假道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8章 家國興亡自有時(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章 家國興亡自有時(3)

李巧珠被閣羅鳳親手扶起,也是聽他言辭懇切,一時卻是落淚道:“青山忠骨,馬革裹屍。祖父與父親戰死沙場,乃是為人臣子的本分。小女子感謝國主仁慈大德,收殮祖父骨骸,叫他不致暴屍荒野,已是莫大榮耀!”

說著話,李巧珠又是跪倒,又被閣羅鳳扶起,卻聽閣羅鳳一面感嘆,一面出言問道:“李宓將軍一門,盡皆殞命南詔,卻是你家中可還有別人,此番前往南詔,卻是如何與唐王交代才好?”

話雖這樣問,閣羅鳳其實心中早已有數。李宓全家上下,都是武將出身,膝下五子,都在這一次討伐南詔的過程之中戰死沙場。李唐禮教森嚴,家中沒有男子,女子持家的情況少之又少,卻是他一門男人都死在了南詔,家裡還會有什麼人丁。

果不其然,那李巧珠一時垂淚,又是說道:“祖父與父親眾人,都已經為我主陛下盡忠,如今家中,不過有祖母和小女子兩人!此番前來南詔,乃是祖母攜小女子前來,只是路上千山萬水,祖母又是年邁,一時病倒不起,卻是不能前來拜見國主!”

閣羅鳳聞言,連忙召了宮中的御醫前來,著他速速出宮,問李宓的夫人診治病情不提,這邊又是朝李巧珠說道:“唐王恨我南詔入骨,你與夫人此番前來,卻是違逆了唐王的意思,說不得要受他為難。我雖為南詔國主,卻也與你祖父交好,你父親見了我,還要喚我一聲‘大哥’。如今你兩人既然來了南詔,便也留在此處,陪伴家人身旁,也是叫我一贖罪過,你看可好?”

那李宓當年出征,留下閣羅鳳贈與他的寶劍給李巧珠,其實就是存了萬一自己戰死沙場,還要叫閣羅鳳為他照顧妻兒老小的心思。閣羅鳳自也不傻,見了李巧珠一個小姑娘捧著寶劍上來,便是知道了李宓的意思,也是願意成全,卻還要問問小姑娘的心意才是。

李巧珠一時跪倒,泣不成聲道:“世人皆雲國主乃是我殺父仇人,我卻知道國主心懷慈悲,最是重情義不過。我一家老小,都已在南詔埋骨,如今迴轉中原,自也是難逃我主陛下的懲罰。承蒙國主不棄,小女子願意存身南詔,侍奉祖父祠堂,尊奉國主為我主,世世代代做南詔人!”

閣羅鳳聞言點頭,一時欣慰,已是知道李宓死後,他妻兒老小說不得在李唐國都受了諸多委屈。如今李唐朝堂之上,乃是李林甫與楊國忠兩人爭權奪勢,欺壓同僚,如今李宓身死,他一家老小自是逃不過這兩人的手段。如今李巧珠前來投奔,自己也是樂得與將其留下,給她安排一個好的去處,也叫天下眾人看看,他南詔國主並不是無情無義之輩。

此事與當年皮羅閣火燒松明樓一事異曲同工,卻是不得以之下,南詔國主都是對親近之人下手,取了他們的性命。不同之處在於,當年皮羅閣欲求柏節夫人而不得,如今李宓的家人卻是自己前來南詔投奔,相比之下,倒是顯得閣羅鳳仁慈更勝一籌,他自是要好生安頓了李宓的妻兒老小。

如此一來,閣羅鳳便將李巧珠祖孫二人一時安頓在南詔住下,更是在御醫治好李夫人的風寒之後,親自陪著兩人登上蒼山,去了那李宓將軍祠,一同祭拜。眼見祖孫二人淚流滿面,長跪不起,閣羅鳳一時也是傷懷,卻是叫人取了筆墨前來,親手寫下一副奠聯道:“父忠子孝,留下英魂警後世;節義兩全,磷火萬點洱河咽。”一時也是叫李巧珠泣不成聲,自是將這副對聯焚化,以告慰李宓將軍在天之靈。

三清觀中,眾人從靈均老道的水鏡之中看見這般情景,一時都是感慨萬千,又是嘆息人間之事多變,卻是他們這些超凡脫俗之輩,也難以盡數把握,尋求兩全。今日能有這般結果,倒也已經是不幸中之大幸,也算是閣羅鳳處理得當,不枉李宓對他的一番信任。

靈均老道揮手撤了水鏡,一時嘆道:“李宓將軍為國盡忠,戰死沙場,如今也算是得了一份福緣果報,叫他後人血脈逃過李唐大劫,存身南詔,也算是難得善果。”

望舒數月前就服下靈均老道的還丹,不單傷勢痊癒,更是功力更進一層,卻是破而後立,如今以五行感悟為根基,雷法修行為法門,精純了一身法力,更是學會了諸多神通手段,因禍得福。聽聞靈均老道嘆息,望舒也是一時問道:“師尊,李唐大劫當前,李將軍的家人總算逃脫。可南詔此番劫數,李唐眾人皆宜伏法,獨不見那楊國忠有何果報,卻是為何?”

靈均老道聞言一笑,輕聲說道:“你以為李唐大劫,因何而起?數月之後,一切自有分曉,卻是這位楊國忠將軍,下場比之張虔陀和鮮于仲通,還要悽慘哩!”

眾人聞言一驚,卻是李唐大劫當頭,他們都是有所耳聞,卻是不知此事詳細因果。這下聽聞靈均老道所言,此事似乎會牽涉楊國忠在內,卻是著實叫他們難以置信。這楊國忠乃是唐王後宮楊玉環娘娘的堂兄,頗受娘娘鍾愛,如今唐王年邁,玉環娘娘卻是春秋鼎盛,說不得能夠保得她這堂兄萬全,又哪裡有什麼劫數,能夠加諸楊國忠的身上?

靈均老道聽聞眾人出言詳詢,一時也是微微一笑,暗道李唐天數就在眼前,此刻說與眾人倒也無傷大雅,便開口分析道:“李唐兩次征討南詔,前後損兵折將,合計二十餘萬人。饒是他豐饒富足,二十萬人卻也不是輕易可能聚攏。兩次征討,已經叫李唐舉國上下,民怨沸騰,又是朝中爭鬥,暗流湧動不休。此乃人發殺機,敗壞李唐國運,一切根源,少不得要從這位楊國忠將軍身上尋得!”

望舒聞言,沉默片刻,一時輕聲道:“好!這才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那張虔陀和鮮于仲通,也是楊國忠手下人物,卻是貨像人形,想來也是上樑不正下樑歪,才會有那般果報!李唐兩次討伐南詔,都是這位楊國忠大將軍主持大局,若是不叫他吃了虧去,卻顯教不出天行有常的手段來!”

靈均老道一時輕笑,手中拂塵打了下望舒的頭,卻道:“你愈發張狂,不成體統。朝政之事,與你我方外之人何干?說不得是積善之家有餘慶,極不善之家有餘殃罷了。那楊玉環娘娘天姿國色,卻也過於張狂,刁蠻任性,插手前朝,才有不日果報加身。卻是‘一騎紅塵妃子笑’時,誰能想到‘夜雨聞鈴腸斷聲’的悲慘?”

說著話,靈均老道一時站起身來,輕聲嘆道:“古來都說‘紅顏禍水’,一切罪孽卻也都是起自男子之身,不該這般歸咎。只是紅顏傾國,若能修養心性,也未嘗不能消災免禍,卻是無人知曉這等道理。天生麗質,誰不愛恃寵而驕?一人得道,孰能求雞犬升天功德?成也紅顏,敗也紅顏,禍起蕭牆,天家亦難倖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眾人聞言一驚,又是沉默片刻,這才聽鳳鸞一時說道:“委蛇大哥,你今日怎的不發表些許高見?卻是靈均道長所言紅顏美女,你是經歷得少麼?”

委蛇臉上一紅,又是怒道:“我反思玉龍關前佈置,原是有心致那李宓父子於死地。如今見他妻女悲苦,不由心生憐憫,一時沉吟,卻被你什麼紅顏美女之語攪擾,亂我心神!你我雖不是萬劫不磨,卻也是長生久視,紅顏白骨,又何曾在我心中?”

鳳鸞輕輕一笑,也不與委蛇計較,卻是上次坑害李唐大軍之後,委蛇的性子也得到了些許磨練,卻是生出了些慈悲之心,不似先前那般張嘴閉嘴就要吃人,已是大有改觀,也叫鳳鸞為他感到高興。他三人同為山中妖王,卻是情同手足,誰也不願見誰出了什麼岔子,吃一塹長一智,倒也是難得的好事,卻是此刻磨礪心神,總比大劫臨頭再來後悔要強。

也是眾人之中,委蛇乃是冷血之物得道,雖是幻化人形近兩千年,多少有了些人類情義,卻也始終不是人類,對尋常凡人,還是如豬狗一般看待,若非南詔子民,真是被他吃了都不知道緣由,著實叫鳳鸞為他憂心,這下總算有了些許好轉,自是叫她心中歡喜。

靈均老道也是輕聲笑笑,又是說道:“委蛇道友也不必太過掛懷。若非你留下了李宓父子,他日李唐劫數一到,他一門也是難逃。如今因禍得福,倒也給他一門留下了血脈存世,世間得失因果,玄妙非常,並非那般簡單。”

這等道理,委蛇自然是清楚得很,只是事到臨頭,自己遇上,卻不能這樣來勸慰自己。李宓之死,與委蛇有著莫大關係,全是委蛇出手對付,又佈下死局算計於他。當日得手,委蛇心滿意足,此刻見婦孺哭喊,又是叫他心中生出不忍。

無論如何,此事總算是告一段落。不久之後,閣羅鳳尋了鄧回家的三公子許配給李巧珠,倒也是兩人郎才女貌,情投意合,一時舉案齊眉,倒也伉儷情深。隨後,閣羅鳳更是找著由頭,封了那公子做陽瓜州司文郎,也算是公職在身,配得上李唐大將軍的孫女。

李巧珠也是知道閣羅鳳的苦心,又是感恩戴德,卻是到了南詔以後,處處有國主照拂,一切生活,比之在李唐國都之中,順遂不少,也是叫她心中歡喜。

閣羅鳳安排了李巧珠的事情,心中卻還是憂愁不定,卻是按照如今這般情況來看,若是李唐再次興兵討伐,只怕南詔國力就要衰微到一個境界,屆時前狼後虎,搞不好南詔不等歸唐,就被一旁虎視眈眈的吐蕃直接吞併,卻是滅國在即。

只是閣羅鳳不是靈均老道,並不曉得,李唐的浩大風雨已經在暗暗醞釀,卻是自顧不暇,哪裡還有心思興兵征討。

此時,已是天寶十四年的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