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可能是個假道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攜扙來追柳外涼(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章 攜扙來追柳外涼(5)

以靈均老道的神通,此事若是他說無礙,那便是無礙了,閣羅鳳心中倒也放鬆下來許多,一時間又覺得自己先前實在是太多多慮了一些,著實有失自己父親皮羅閣的風範,不像是一個堅強的君王,統治南詔的國主。

當然,這是閣羅鳳不知道皮羅閣當時也有焦慮疑惑之處,卻也是得到了靈均老道的幫助,才明晰了本心,重拾了自我,成為南詔的開國之主,萬世之君。這也是靈均老道活得實在太久,數十年前的事情,到得如今,已經有很大一部分變成了傳說,不再是真實不虛的歷史了。

想到此處,閣羅鳳又是向靈均老道發問道:“道長,卻是如今中原,天下大亂,李唐困局,不知何時才能解開。南詔雖是投奔了吐蕃,卻也與李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其中不少百姓,乃是靠著與李唐往來皮毛金玉為生。長此以往,兩國商貿斷絕,定會導致諸多百姓無以為生,天長日久,只怕生出民變。卻不知李唐如今之事,何時能夠化解?”

靈均老道輕咳了兩聲,看了看周圍眾人,一時無奈道:“既然國主發問,老道不敢不答。安祿山起兵作亂,逼迫李唐,自是勢不可擋。可他自身的氣數,已經走到了盡頭,只怕這一兩年間,就要魂歸地府,兵禍加身。老道看李唐氣數,衰敗而不斷絕,應該在一兩年之內,便會有迴轉之機。”

靈均老道所說的話語,倒也是真實不虛的情況,卻是安祿山自從起兵作亂以來,雖是連戰連勝,打得李唐大軍毫無還手之力,可他自身的身體情況卻是著實不容樂觀,又是在連日兵馬勞頓之中,出現了各種問題。不單是靈均老道,就是服飾在安祿山身邊的眾人,都已經發現了這一個情況,暗暗傳言安祿山已經命不久矣。

而事實上,安祿山起兵作亂一事,從頭到腳都是中原道門在運轉天數,干涉李唐的國運,卻是因為某個原因,要藉著安祿山之手,將李唐自太宗皇帝以來一直不絕的盛世打破,教其衰敗,使其失去監察天下的能力。饒是如此,道門也不希望因此而給百姓們帶來太多的災禍,卻是安祿山造反,乃是他命中註定,道門推波助瀾,也要適可而止。

一兩年內,道門自有高人出手,或是明裡,或是暗中,將安祿山這一次起兵作亂平息下去。而李唐經過這一次變故之後,國運自會衰敗,甚至人王帝主的法統都會受到動搖,今後百餘年間,李唐雖是苦苦維持,卻也一直難逃諸侯作亂,甚至是弒君奪位的種種情況,自是自顧不暇,再不能干涉道門行事。

這一件事情,是道門諸多高人算定的天數,靈均老道自然也是知曉,深究其中的原因,也有當年武瞾女帝臨朝,親信佛門一方,無意中打壓了道門法統,造成諸多道觀荒廢,無數道士流離,這一份因果,最終也要算在李唐皇室的身上,才叫的道門一眾高人,能夠這般大膽行事,抹平因果的同時,也暗暗打壓李唐國運,一舉兩得。

對於此事,慧明和尚多少也知道一些,卻是因為佛門數十年前的那一次急速擴張,如今已經到了盛極必衰的氣運流轉關頭。一眾佛門高僧,都是不願意再以烈火烹油,熬幹佛門在中原的氣運,寧願隱忍退讓一步,叫道門先行舉動,收回點滴,才好再作計較。

閣羅鳳得聞靈均老道指點,心中已經是十分安定,卻是靈均老道的話說得清楚,閣羅鳳的腦子也不糊塗,一時間自然是放鬆了許多,甚至有一種把握天下大勢的感覺,自是歡喜。

眾人此番前來,原是為了探望望舒,既然見他如今生龍活虎,一切要了斷的因果都是了斷,要送出的禮物都是交付,要詢問的天機也都得到解答,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再逗留下去,打擾靈均老道等人清修。一時間,閣羅鳳起身告辭,烏蠻大祭司和慧明和尚也是一時隨之離去,自是不提。

片刻之後,閣羅鳳的儀仗已經到了山腳之下,卻是見他坐在軟轎之中,一時撫掌嘆氣,卻是想起來自己原本還想問問,當日蕊姬闖入皇宮之時,曾說鳳伽異沒有人王帝主的命數,到底是怎麼回事。只是他先前掛念大局,竟是忘了提起,此刻已經離開,自是不好再回去重問,只得嘆息。

眼見閣羅鳳等人離開,望舒等人也是一時迴轉了三清觀中,就著剛才的茶水在用上幾口,又見望舒支支吾吾,一直看著靈均老道,似乎有話想說,又是不知該不該說出,憋得難受。

靈均老道見他這般樣子,也知道他心中所想,一時嘆氣道:“有什麼話,說了便是。你如今好歹也是個教宗人物,在為師面前,不必這般拘束。”

望舒聞言,一時也就將自己先前的疑惑盡數說出,其中包括了釋迦摩尼如來降臨的原因,靈均老道賜予他的那一張獸皮,遺蹟繹心道姑的種種奇怪表現,一股腦地問了出來,著實說了好大一番話。

眾人聽他這般說,才知道那繹心道姑之事,一時間也是疑惑不解,自是思忖。至於望舒問起釋迦摩尼如來降臨之時,卻是一時看見不單靈均老道,連著旁邊的熊道人和嘉月臉上都是露出了些許奇怪神情,似笑非笑,叫他一時間困惑,連忙求教。

就聽得熊道人一時開口,像是憋著什麼東西一般,著實看了靈均老道和嘉月好幾眼,這才說道:“如此說來,那隱秘傳聞,竟然不是虛妄,而是事實了?若非望舒此刻說起,老道還真沒有想到會有這等關竅,也難怪靈均道長不能在慧明法師面前說出,若然說起,只怕今日會有一場麻煩罷!”

嘉月也是一時掩嘴笑道:“看樣子,熊道長也是知道此事了?我早年間讀書的時候,從師父的浩繁典籍之中曾尋獲一本破舊經文,今日看來,其中所載,竟是真實不虛了!”

靈均老道看了兩人一眼,一時嘆氣道:“老道原也不知此事真假,卻是那經文流傳,卻無實據,又是受到佛門諸多抵制,道門一方已經近百年不曾提起此事,自是知道的人少了。如今望舒的經歷,倒是印證了這經文之中所載,也只有這般解釋,才算是合情合理……”

望舒愈發疑惑,又是著急,一時生氣,大聲喊道:“師父!你們能不能不打啞謎?到底是怎麼回事,你說給我聽了又如何?”

靈均老道苦笑道:“好吧!你且聽聽這一段經文,看能不能聽懂:‘渾元未始,老君唯先。長於太初,冥昧之前。無師無祖,誕生自然。合真散樸,乃微乃玄……[*]’”

望舒初聽這經文,只覺得其中也不過是一切天地玄黃的道德道理,與老子真人傳下的《道德經》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玄之又玄,闡述大道,短短文字,卻是蘊含深刻道理的。他自幼出家,跟著靈均老道學習經文,這些佶屈聱牙的語句,在他看來也不是太難理解,卻是不知靈均老道為何突然念出這樣一篇經文來。

可隨著經文越來越多,望舒心中竟是生出了一種莫名的驚懼感覺,卻是這篇經文的後面,似乎是記載了一段往事,講述道德天尊在殷商成湯之時,託生人間,所行的一系列舉動,數百年間的見聞和道理。再往後,甚至開始出現了些許駭人聽聞的段落,似乎是講述如今的大乘佛教教主,釋迦摩尼如來,原是道門兩教弟子,是被道德天尊渡化出關,化胡為佛,才成就的佛陀果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往後面,這經文便愈發奇怪深邃,一時似是包羅萬千,意蘊無窮,甚至講述了九十六種外道之法,似佛似道,玄妙非常,叫望舒聽在心裡,一面驚詫,一面感悟,十分矛盾,又是只覺得萬般安詳。

一時之間,望舒的心裡似乎是劃過了一道閃電,想起先前前往遺蹟之前,靈均老道曾面授機密,為他講述封神秘聞。當中講到界牌關錢,靈寶天尊化身通天教主,擺下誅仙大陣,被四聖聯手破去,通天教主逃走,他那座下大弟子多寶道人卻是被道德天尊用風火蒲團裹走,不知所蹤。

再想起馮元清手上持有的誅仙陣法門,想起自己那日被九幽道教宗挖心偷襲之後,迷迷糊糊聽見馮元清喊了一聲什麼“多寶”、“陣圖”之類的話語,望舒一時有所明悟,抬頭看向靈均老道。

就見靈均老道也是面帶笑容,知道望舒已經領悟,一時感嘆道:“五行原是截教法,你我曾悟通天道。你修行五行法門入道,又是得了靈寶天尊賜予,持有象徵‘綠葉’的青萍劍劍氣,在你得了聖人大道,即將將其傳入人間,渡過最後一重劫難的時候,釋迦摩尼如來出手救你,收回誅仙陣陣圖,倒也不是太難以理解吧?”

望舒一時吶吶,瞠目結舌,卻是事情若真如自己所想,那大乘佛教教主,釋迦摩尼如來,就應該是當日被道德天尊裹走的多寶道人投身釋家而來。多寶道人乃是通天教主首徒,驟然出手相助自己,倒也可以看作是同門之義,卻是大家都曾修行截教大法。只是此事若是為真,卻是要將偌大一個大乘佛教置於何地?倒是難怪靈均老道不敢在慧明和尚面前提起了。

靈均老道見望舒了悟,一時嘆道:“那小乾坤袋中的獸皮,乃是為師無意之中所得,記載誅仙陣陣圖大法的寶物。為師當時想著,你與那馮元清同去,若是真遇上了對付不了的敵人,以陣圖融入馮元清的誅仙陣中,自是能夠爆發無窮威力,縱是天仙下界,也要被你們用陣法斬殺。不想馮元清另有機緣,得了傳承;這陣圖卻是代人受過,被釋迦摩尼如來收走,替馮元清了斷了因果。說到底,還是為師吃了虧哩!”

[*] 西晉,王浮《老子化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