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可能是個假道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3章 一心分免帝王憂(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3章 一心分免帝王憂(3)

南詔和吐蕃的聯軍軍士,在這短短半日光景之內經歷了生死之劫,從希望到絕望,又從絕境中得了生機,一時間真是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一個個臉上都是劫後餘生的喜悅,卻是絲毫不敢再看對面河岸上的李唐大軍,知道以自己一方的戰力已經難以與其匹敵,只得待其進入南詔地界,再靠著巫教和道門的支援,憑藉山川之力才能對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著最後的兩萬餘軍士,是被委蛇從幾丈高的空中抖落下來,力道極大,盡皆分散到了河岸這邊方圓幾里之內的地界上。好在這邊土地靠近瀾滄江,潮溼之氣氤氳在黃土之下,土地並不是十分堅硬,也沒有多少高大的樹木,除了少數人倒黴摔斷了骨頭之外,其餘人都只是有些皮肉傷而已。

在領軍的呼喚之下,聯軍剩餘的六七萬人一時也就重新集結了起來。眾人感嘆著此番死裡逃生的經歷,連那幾個斷了骨頭癱在地上的都是滿臉笑容,卻是斷手斷腳,總比被李唐大軍斷頭來得要好,須知傷勢可以養好,生死卻是不能跨越的。

眾人齊聚一處,一時也是又哭又笑,又叫又鬧,又有些上年紀有見識的,已經認出先前化身橋樑,渡他們穿過瀾滄江的乃是平日裡供奉的蛇神,自然是叫他們一時間撮土為香,跪地禱告,感謝神祈降世救人,更為自己踩踏神祈的罪孽祈求寬恕。

一有人開始下跪,便有越來越多的人跟著拜了下去。聯軍之中,還有諸多吐蕃軍士,卻是要麼信奉苯教,要麼信仰密宗,都是不拜外教之神,此刻也紛紛合十表示感謝,卻是這救命之恩,原不是教派之間的衝突所能遮掩的。

就在眾人感激涕冷的時候,委蛇一行人又是在他們面前顯化出了身形。原是先前面對那外道修士之時,無論是望舒還是委蛇都感到了一股壓力,縱是虛空挪移,也不敢撕裂太遠處的虛空,只是尋了個僻靜所在躲避,與等候在那裡的文狸匯合。

要說那外道修士的修為,的確是遠遠超出了此時此刻的望舒和委蛇,兩人除非是以拼命的心念,才有可能與他爭一個高低,卻是那外道修士,雖是還不到祖師一級的威能,卻也相差著實不遠,若是這一次叫他協助李唐軍士順天應命,說不得就能突破這一關隘也說不定。

而那修士的修為過人,眼光也經驗也是著實不差,卻是望舒他們先前出手救人之時,的確已經做好了埋伏,叫修為最低的文狸率領無數蛇蟲鼠蟻,飛禽走獸,躲在離瀾滄江數十裡處的密林之中。一旦李唐的士兵乘勝追來,這些稍有修為在身的野物就是要他們性命的閻王,卻是說不好能坑死上萬名李唐軍士在此,叫他們吃個大虧。

因著那外道修士的出面阻攔,李唐大軍並未一時趕來,委蛇又擔心望舒與他對峙太久,落了下風,便也急忙暴起,以無邊偉力震懾了李唐一方,隨即便是迅速撤離。實話實說,也多虧那外道修士多疑敏感,不願意冒險進攻,否則若是李唐那邊早出手片刻,只怕就算委蛇能夠殺他們個措手不及,這邊的聯軍軍士也難逃厄運,搞不好又要減員,卻是折損了這一次眾人前來相救的意思。

見得委蛇等人露出身形來,一眾軍士們也就紛紛忙著跪拜感謝。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萬,無邊無岸,卻是這六七萬軍士黑壓壓一片看不到頭,一時磕頭感謝起來,直叫這一方土地都是震顫不休,空氣中迴盪著各種口音的感謝話語。

委蛇原不是要這些人感謝自己,又是大聲喊道:“你們還賴在這裡不走,等著老子幫你們打戰麼?鳳伽異已經派了兩萬人在遠處接應你們,卻是李唐大軍只怕今明兩日就能尋摸到法子渡河。他們之中的高人,老子也沒有把握拿下,你等還是速速與援軍匯合,商量怎麼大戰罷!”

話音未落,委蛇就直接原地消失,卻是這一次他出手相助,著實吃了不曉得苦頭,付出莫大代價,皮肉現在還在隱隱作痛,著實需要好生休息一番,卻是沒有這個耐心在這裡執行自己作為神祈的威能,見不得有這麼多人在他面前磕頭如搗蒜。

見委蛇離開,望舒他們也就一時跟著消失不見,留下話語,仔細指點了幾名軍官援軍的位置,叫他們儘快率軍前往,商量著佈下防禦工事,卻是以如今的局面,聯軍要直面李唐,似乎已經有些艱難了。

那些軍士見委蛇等人離開消失,依舊開始誠心禱告了許久,這才重新鼓起勇氣,隨著諸位領軍大將的指點,朝著百餘里外的聯軍所在之處退去。

這一次,南詔和吐蕃的二十萬聯軍折損過半,只剩下六七萬精銳得以逃脫,雖是不能算是潰敗,卻也是動搖了兩國的根本。無論是南詔也好,吐蕃也罷,都比不上地大物博的中原李唐,卻是以有限的農耕能力,能夠維持的兵力是有一個極限的。

這一次的損失,雖然不能說叫兩國傷筋動骨,卻也足夠叫閣羅鳳和赤松德贊著實心疼一段時間。如今李唐那邊還要再朝南詔打來,南詔所面臨的困難也是著實巨大,吐蕃雖是有心抽身,卻也擔心唇亡齒寒之事,一時聯軍還是不曾分離,南詔軍士和吐蕃軍士還是聯手準備抵禦李唐的進攻。

至於指望著委蛇等人全程出手相助,南詔一方的軍士倒是不敢有這等大膽的想法。二十年前,李唐大軍打到了太和城下,沿途也不曾見委蛇等人出手相助,只有真正牽涉國運的時候,才有他們的身影活動在一眾軍士之間。眾人也知道無論是作為神祈還是修士,委蛇為首的一眾高人自然是不會沿途相助,便也沒有起了依賴的心思,一番感謝之後便是準備著駐守防禦工事去了。

其實眾人卻是不知,非是委蛇不願意全程輔助他們,只是凡人之間的爭鬥,從來都是國運順應天數的表現,他們這等修士參與其中,順天而行,佔據大義還則罷了;一旦對抗天數,違逆天意,時間一長難免沾染殺劫在身,每五百年上的劫數就著實難過。

相比起百餘年後死在天劫之下,委蛇寧願看著南詔滅國重建,也不能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開玩笑。兩次戰爭之中,靈均老道其實都曾提醒過委蛇,就是因為他的劫數將至,太過干涉人間之事對他有害無益。委蛇能夠執意出手,已經算是對得起南詔百姓這麼多年來的供奉,要指望他做得更多,似乎就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至於望舒,更是對抗了靈均老道的心意下山來的,本身就不想委蛇他們那些本土妖王一樣名正言順,偶爾出手也就罷了,要是一直施展法術相助,只怕要叫靈均老道面子上著實不好看,也實在難以與中原道門有個交代。

正因為如此,眾人在幫助一眾聯軍士兵從川蜀一帶退回南詔之後,便也再沒有跟在大軍一旁,而是迴轉了拓東城中,與鳳伽異商量今後的一切打算,看他有什麼對敵的法子。鳳伽異先前聽得軍報之時,差點被嚇死在當場,如今有了望舒委蛇等人出手幫他挽回了一絲局面,救回了兩國六七萬人的精銳大軍,已經是叫他慶幸不已,也是又有了新的計劃和打算。

其實南詔與李唐之間的戰爭,從來都是憑藉這南詔本土的山水自然屏障,靠著不同於中原大地的風土人情,在天時地利上佔據優勢,靠著對環境的熟悉與李唐的大軍周旋。前幾次的戰爭中,在委蛇等人的幫助之下,憑藉著南詔當時如日中天的氣數,倒也著實打了勝仗,叫李唐吃了大虧。然而這一次,情況便似乎有了些許不同。

這一次李唐派遣來的神策軍五千人,乃是真實不虛的精兵強將,雖是中原戰力,卻也不少都在西北戍守過荒涼邊疆,對環境的適應力和忍受力都是要超出一般的軍士,著實不好對付;加上隨著神策軍一道來的,乃是川蜀一帶本土的藩鎮精兵,卻是對西南一帶的環境十分熟悉,不說在南詔毫無阻礙,也是甚少會遇上解決不了的問題,一應的風土人情,他們也十分熟悉。

加上二十年前,李唐在南詔吃了大虧之後,三代唐王,都是有心訓練一批針對南詔的軍士出來。到得如今,這一批川蜀藩鎮大軍已經基本成型,南詔一方要想再靠著天時地利將其擊潰似乎就有了不小的困難,又是叫鳳伽異著實頭疼了許久。

不過到得如今,望舒委蛇他們幫著救回來六七萬精銳軍隊,單純固守一地,倒也能夠從人數上壓制李唐一方。畢竟西南多山多水,李唐也不可能派遣幾十萬大軍一時湧入,有了這六七萬精銳的駐守,唐軍想要攻破南詔倒也不是這般容易。

加上南詔作為奴隸制國家,國主對百姓們的統御力量卻是遠遠勝過中原,一眾強壯的烏蠻百姓,拿起大刀就是頗為厲害的戰士,可謂全民皆兵,倒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只是鳳伽異想得輕鬆,望舒等人心中卻是隱隱感到憂慮,卻是李唐大軍過得瀾滄江之後,距離拓東城就不算是太遠,一旦全力行軍,靠著一眾外道修士的幫助,只怕不出七天就能殺到拓東城之下,圍城而攻。

而一旦李唐大軍圍住拓東城,鳳伽異的宿命就幾乎開始朝著那個不可避免額結果滑落而去。此番劫數,南詔自然不可能被滅國,不過這拓東城主鳳伽異的身家性命,就著實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