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可能是個假道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79章 山月小水落石出(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9章 山月小水落石出(4)

聽聞得靈均老道說自己與袁天罡相識,著實叫望舒他們大吃一驚,卻是那袁天罡乃是名留青史,真實不虛得卜算高人,其活躍之時靈均老道只怕還是個童子,竟是不知兩人之間還曾有過一段往來。

到得靈均老道自己講述,望舒他們才算是恍然大悟,卻是那袁天罡活躍於隋末唐初之時,靈均老道當時的確算不上有名氣得人物,只不過是因為自身脾氣秉性在此,喜歡結交些朋友,也曾沾陳老道得光,與那袁天罡有些往來,其中細節之處,倒是與望舒和那袁先生之間得交情頗有些相似,也可嘆因緣際會,奇妙非常。

當年靈均老道只不過是剛剛入門得修道之人,卻也在那袁天罡的指點之下對陰陽五行有了很深刻的理解。道門之中理解的陰陽五行,與凡俗之中的這些高人多少有些不同,卻是頗有互通互補之處,著實是叫靈均老道很有些啟發,也直接導致他後來對虛空法門的理解十分深刻,卻是那袁天罡,說起來還是靈均老道的有緣貴人。

聞得望舒遇見了袁天罡的後人之後,靈均老道一時也是對袁天罡這一族有了些興趣,卻是百年生生死死的凡人,對修士們來說並不值得花費太多的精力;而一旦凡俗有了長生的機緣,情況便又是大不相同,足夠引起靈均老道的興趣,叫他一時間也是默默卜算,卻是要驗證望舒先前所說的話語。

一時占卜之下,靈均老道自己也是十分驚歎,卻是那袁天罡果然不曾壽盡身死,如今依舊在人世間的某處自在逍遙,只是因著其本身也是精通命理卜算法門的高人,靈均老道竟是算不到他在哪裡,若是有心求證,只怕是要開壇做法,搜天索地才行,卻是沒有這個必要。

至於與望舒結交的那位袁先生,在靈均老道的卜算之中卻是得了一個叫人惋惜的結果,原是那袁先生在約莫三十年前,已經摸到了靠著自身的知識而非修為,證得長生的路子,奈何人壽有窮,知易行難,到得他悟出這等道理的時候,自身的壽元已經撐不到功成圓滿的時候,此人已經在三十年前,壽盡身死,重入輪迴了。

聽得這等訊息,望舒一時間也是十分感嘆,卻是當年他得到那位袁先生的指點,本心裡還是希望對方能夠在長生法門上有所成就,從而與自己等人平起平坐,觀望人事變遷。只可惜那袁先生自己緣分還是不夠,卻是未能像袁天罡一般得了長生不滅的機緣,始終還是身死道消,也是這證長生之法,從來都不是那般容易,繞是道門之中,得了長生的如今也不過是千餘人,凡俗想要不透過修行就長生,卻是太過艱難,萬中無一,始終還是抱憾。

感慨些許,望舒自己倒也不覺得太過傷心,卻是在這百年之中,雖是他神志恍惚,之中還是觸碰到了某些高於人間的東西,心態多少有些轉變,對於凡人的生生死死,已經徹底慷慨,無論是裴鉶也好,袁先生也罷,都是在他們短暫的一生之中做了不少事情,成就了自身的理想,縱使肉身腐朽毀滅,這道理和精神也將流傳於天地之間,並不可惜,反而是一種幸運,卻是躲過了兩百年後的浩劫,不必經歷那等天地劇變,或許對於他們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那裴鉶留下的諸多書卷故事,望舒這段時間也著實拜讀了不少,雖是對其中那些才子佳人,紅男綠女的情感並沒有多大感觸,卻也從書中那些俠客仙人的身上,多少看見了修道人的豪情,甚至某幾位人物身上,似乎還有些自己的影子,也是叫他感慨,又是對裴鉶的文章感到拜服,卻是自己看過之後,已經曉得這些故事足夠流傳於人世之間,傳承百載千年,講述仙凡故事,成就傳說,維持道統在某種程度上不滅。

靈均老道當年看裴鉶的眼光,可謂是十分精準,卻是那裴鉶留下的《傳奇》三卷,的確可以稱得上曠古爍今的好故事,好文章。從裴鉶的書中,男女可以讀出男女,修士可以讀出修士,就是大字不識一個的鄉野之民,也能從這些故事文章中得到一種滿足,學會一種勇氣,傳承一種思想,領悟一種文化,是為華夏兒女,與生俱來的某些東西,已經深深寫在了這《傳奇》三卷之中,各花入各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小見大,著實不凡。

看著裴鉶的這些故事,望舒隱約也有了靈均老道那樣的感覺,卻是兩百年後,若是浩劫降臨,人道破滅,聖人道統不存,只要這些故事依舊流傳,人世間有關仙人的傳說就不會斷絕,有了人道中留存的傳說和願望,新的修士和仙人必將在無盡未來之中的某時某刻重新出現,人道不絕,仙道不絕,闡述一切道理的道統,終有一日,會重新迴歸到人世之間。

當然,從本心來講,望舒的確不希望這等最壞的打算成真,只願意這裴鉶的故事,單純地作為一種傳說代代流傳,卻是堅信自己,堅信天下所有的修士,堅信人道中的有情眾生,必定能夠在兩百年後的浩劫之中,尋到一線生機,把握機會,叫這個世界繼續延續下去,使已有的一切留存。

雖然這百年間,望舒自己的進步也算是不小,甚至單純從力量上來說,已經是三人之中最強的一個,可是這神通法術上的修行,卻是沒有多大的進展,這段時間還是用心跟著靈均老道學了不少雷法之上的奧妙,又是因為終南掌教自己也是修行雷法的,幾百年的經驗對於望舒來說也有不小的啟發和幫助,兩人便也抽時間多多交流,望舒也將自己偶然修成仙人之軀的經驗與那崑崙掌教說了。

其實道門的諸多神通法術,修行起來並不是尋常人所想的那般簡單。民間傳說之中,常有凡俗之人如山三年五載,練成無上法術的傳說故事,甚至連裴鉶的《傳奇》中也有這樣的人物,落在一眾修士眼中,多少還是有些心酸,卻是他們誰也做不到這等境界,三年五載就能有神通上的成就出來。

單純從望舒自己來說,雖然靈均老道很早之前就已經將陰陽五行的一系列理論傳授給他,他也是年紀輕輕就練成了五雷之法,可因著諸多原因,如今望舒的雷法比起百年前並沒有多大的進步,又是手段著實單一,尋常求雨招雷還行,太深奧的運用方法卻是沒有。

而終南掌教壽活五百餘載,見識過的法術和自身修成的神通都是不可計量,與望舒聊起雷法之上的諸多修行,雖是本身的理解和見識不見得比靈均老道高明多少,這運用之法卻是千奇百怪,奇思妙想,類似於什麼附著雷霆在兵器甚至肉身之上的法門,配合天時運轉金木水火土五雷的方法,以雷霆衝破生死玄關淬鍊肉身的經驗,都是叫望舒大開眼界,一時又是對其頗為佩服,著實心服口服,也是學了不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是望舒自己並不曉得,這些運轉神通的法門,靈均老道那邊並不是很缺,只是從一開始,靈均老道就希望自己的幾名弟子多學道理,少學法術,有個一技傍身的也就足夠,更多的還是引導眾人感悟天地,鑽研虛空和宙光,傳道而非授術,著實用心良苦。

所謂“出頭的椽子先要爛”,又有“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古話在前,卻是這法術練得太過高明,既容易激發人的爭強好勝,好勇鬥狠之心,又容易在莫名其妙之中引來諸多對手和劫數,卻是一山還有一山高,除非練成混元大羅之法,否則誰也不敢說自己無敵,卻是要用老子李耳先師一句,是為“仁者無敵”,不爭不敗,方為上乘之選。

如今是因為望舒他們的身世多少已經揭露,兩百年後的劫數都要更多地依靠幾人,加上在不久之後,望舒很可能就要動身前往扶桑,探尋徐福留下地一切種種,身處異國他鄉,難免遇上諸多麻煩,多會一點手段,就多一份安全,靈均老道才默許了望舒學習這些“小術”,修煉在自身之中,以備不時之需。

原本日子要這樣過,只怕三五十年都是一轉眼就被甩在了身後,最是清靜自然不過的。只可惜眾人都是有機緣在身,並非是了斷了所有的塵凡,師徒四人雖是離開了南詔,卻也始終與南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避之不開,卻是人不找事事找人,不過兩三年過去,南詔那邊便出了新的變化。

這一日,靈均老道正在給望舒傳授招請雷部眾神力量降臨人間的儀式,忽聽得終南掌教一時急匆匆趕來,手中握著一道玉符,口裡頗有些失態地喊道:“靈均道長!大事不好!”

靈均老道曉得終南掌教作為一方福地洞天的主宰,壽活五百年的高人,尋常斷不會有這等表現,一時間心中也是一動,稍稍算計些許,還不等終南掌教來到面前,便多少知道了前因後果,一時聽那終南掌教頗有些著急地說道:“靈均道長,我剛剛收到了純陽真人兩個時辰前從南詔送來的玉符,卻是說那南詔國主延請了密宗諸多高人大能進入南詔,打算將南詔徹底轉變為佛國,卻是要對三清觀不力。純陽真人雙拳難敵四手,自忖無法對付百餘名密宗高人,專門求援,卻是如何是好?”

此言一出,眾人都是悚然一驚,不是為南詔變數,而是純陽真人乃是祖師一級的高手,降世臨凡的天仙,遇到這等大事,竟是連顯化元神都來不及,只得靠玉符傳信,只怕是已經到了著實困難的關頭。

靈均老道緩緩起身,朗聲道:“莫慌,此乃定數,劫數。南詔之事,今日就要了結,望舒嘉月,隨為師迴轉南詔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