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可能是個假道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86章 與梅並作十分春(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6章 與梅並作十分春(2)

隨後再過得數十日,文狸終於將整座山裡的事情處理妥當,在委蛇個鳳鸞的幫助之下,順利接手了當年陰康麾下的狐族和整個走獸一族,真正成為了三位妖王之一,一時也是倍覺不負眾望,終得成就。

妖族雖然不像人族這般聰慧,甚少生出什麼陰謀詭計一類的東西來,不過文狸初初幻化人形,修為還算淺薄,與某些未曾渡得五百年劫數的妖族修為相差不大,自然是有些難以服眾。雖然眾妖看在委蛇鳳鸞和靈均老道的面子上,不敢鬧得太過厲害,卻也著實給他添了不少麻煩。

好在狐族比之其餘妖族,最強的乃是超乎尋常的智力,文狸作為其中的佼佼者,自然更是聰慧非常,斷斷幾日之間便把握到了整件事情的關鍵所在,憑藉這自己左右斡旋,把持住了山裡諸多妖族的平衡,最終順利教其臣服,不敢再有二心。

也是萬事萬物都存在一個平衡穩定的關鍵點,只要把握住了,處理起來倒也不是十分困難。自從陰康走後,山中的妖族對委蛇與鳳鸞多有輕慢之處,雖然害怕其修為手段,卻也時常欺負他們不能諸事洞悉,明察秋毫,多有陽奉陰違之處。如今狐族又出了一位大王,卻是將三位妖王的“力”與“智”平衡了起來,處理了一些過於猖狂的族人之後,也就叫整座山裡都再次知道,三位大王還是有腦子的,不會輕易被它們糊弄。

這樣一來,山中的氣氛反而愈發清明,一眾妖族的行事舉動也是愈發有了規矩,卻是對整座山上的氣數都是有益,又叫靈均老道看著微笑點頭。清明氣數,其實對於妖族的修煉也是大有好處,只是眾生皆有漏洞不足,卻是明明知曉,卻難以自律,非得有一個近乎全知全能的存在監督把控,才能信受奉行,安心修煉。

無論如何,自從陰康離開之後,一直處於空缺狀態的三位妖王之位總算是被補齊,對於眾人都是一件好事。文狸也如當日靈均老道所說一般,在處理完山中之事以後,便與委蛇鳳鸞一道,入了三清觀中,聽取靈均老道講述大道奧妙,藉此精進自己的修為。

不得不說,這山中閉塞,妖族們對人道的理解還是只停留在了一個比較淺薄的程度上,特別文狸這等新晉妖王,更是對山下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所幸靈均老道頗有耐心,望舒等人也是十分熱情,短短幾日時間,趁著講道的間隙,還是將他需要知道的一些東西都告訴了他,一時又是激起了文狸對於人道的興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一切,靈均老道都是看在眼裡。天道虛無縹緲,人世間的諸多事情,牽涉紛繁。古聖人觀一葉落而知秋,乃是萬物內在的關聯規律,說道南詔之事,多少還是與山中的氣數頗有關聯。先前妖王之位空缺,山中氣數不平,卻是叫得南詔王的舉動也是受了各方轄制。如今文狸總算渡過劫數,幻化人形,南詔王後方穩固,這一統六詔的大業倒也可以開始進行了。

這年七月,唐王終於被以劍南節度使王昱為首的一眾封建大吏說動,言語間有了松和之處,開始正式考慮六詔歸一之事。皮羅閣一得到訊息,便派人不計成本地往朝裡送去了諸多金銀玉器等物,疏通關係,又引動了許多官員附和上書,聲勢一時浩大。

七月底,唐王降下詔書,准許皮羅閣行六詔歸一之事。只是因為局勢未明,此事勝敗難料,李唐未將一切籌碼壓在皮羅閣一人身上,故而暫時不曾調動兵力支援,只叫皮羅閣先做準備,待得時機成熟,便一舉將其餘五詔拿下。

對於此,皮羅閣已經十分滿意。按照西南現在的情況,只要李唐王朝首肯,束縛六詔之外的蠻人不得插手干涉,以著南詔如今的國力水平,卻是再無後顧之憂,可以放手行事。既然如此,諸多瑣碎細節也就提上議程,南詔王宮之中開始連日不斷地有諸多官員進出,又是各方訊息湧來,匯聚於南詔王一處,助他分析目前局勢。

六詔歸一乃是左右神州數百年氣數的大事,絕非一朝一夕,三言兩語之間便能順利施行。饒是皮羅閣先前已經做好了諸多準備,這下真要開始執行此事,還是忙得焦頭爛額,又是發現了諸多先前不曾考慮到的細節之處,諸多煩心之事。

這一日,皮羅閣正在南詔王宮之中,與他的清平官張建商議事宜,忽聽得外面門官來報,說是山上三清觀靈均道長的弟子望舒道人前來,問詢南詔王是否有空相見。皮羅閣聞言大喜,卻是自從上次望舒指點他收買劍南節度使,動搖唐王心意之後,他便一味繁忙,再無片刻閒暇能去三清觀拜見靈均老道,也不曾見了望舒等人。

皮羅閣向來對靈均老道百般信任,早有心思請教老道對於此事的觀點看法,又是希望能夠得到道門一方的支援,叫他一統六詔的大業能夠順利進行。只是皮羅閣心念一起,便也想起以靈均老道的申通威能,整個南詔都只在他元神一轉之中,若是老道真要幫忙,又哪裡會等到自己上山前去求告,早該像先前一般,降臨山下,消災解難才是。

靈均老道乃是道門高人,其行事萬不能以常理揣度,加上他先前已經提點皮羅閣,卻是此事道門插手太多,對他南詔江山基業並無好處。皮羅閣對靈均老道奉若神明,又是那日為盛邏皮求取丹藥之時,得了道門高人點撥,自是不敢冒犯請求,也是想要靠著自己,能將此事辦妥,才是上佳之策。

只是人力有窮而天數無窮,面對如今紛繁復雜的六詔局勢,面對眼下晦暗不明的未來道路,饒是皮羅閣與一眾大臣商議諸多時日,依舊不曾得了一個萬全的法子。誠然,憑藉南詔兵力,掃平五詔也不是不能,只是這樣一來,六詔內耗於戰火,卻是外憂於蠻人、吐蕃甚至李唐。有道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皮羅閣與李唐雖是交好,卻也不得不防,若是六詔兵力虧空,反被李唐插上一手,卻是大大不妙,萬萬不妥。

因這次,現下一聽說望舒來了,皮羅閣連忙著人去請,又是叫人速速準備各類瓜果點心,卻是王宮中與三清觀不同,入得世俗之中,還是要遵守世俗的禮數,倒是不好與望舒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只得用些點心聊表心意。

吩咐完畢,皮羅閣也是不好叫望舒久等,一時也是衣服都來不及換,直穿著面見朝臣之時的正服,匆匆朝著招待望舒的偏殿趕去。那清平官張建眼珠子一轉,快步跟上,又見皮羅閣轉頭看向自己,亦是捻鬚一笑,一言不發,只是亦步亦趨,緊緊跟著南詔王。

皮羅閣心中暗歎一聲,卻也知道這張建乃是先父盛邏皮器重的老臣,其心思縝密,考慮周詳之處,皮羅閣自己望塵莫及。他倒也知道,現在的自己乃是南詔王的身份,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牽涉舉國上下的福祉,倒不能像幼年時候那般,私下與望舒戲耍往來,卻要以大局為重。

想到此處,皮羅閣也就不再多說,停下腳步,等了老臣張建跟上,兩人才放緩腳步,朝著偏殿走去。張建看著皮羅閣這般,也是暗中點頭,知道南詔王還是曉得輕重,便也愈發恭敬,好生跟在皮羅閣身後,一同朝前走去。

望舒這次下山,原是領了靈均老道的意思,卻是那文狸幻化人形之後,已然聽靈均老道講了幾個月的經文道德,又是受眾人談論言語影響,對人道產生了莫大興趣,想要下山一趟。靈均老道算無遺策,早已籌劃著此事,見得時機成熟,便叫望舒帶著文狸一起,去南詔王宮見一見南詔王,為他出謀劃策,分憂解難。

也是顧及南詔王的身份,又是帶著個不諳世事的新晉妖王,望舒也就不曾像先前一般橫衝直撞,還是守了禮數,請人通報,自去偏殿等候。片刻之後,自有僕從奉上精美瓜果點心,泉水香茗,兩人也是靜心等候,順便用些點心。

文狸乃是數百年來第一次下山,也是見了什麼都新鮮,眼看著桌面上那些精緻細巧的點心,也是食指大動,見望舒伸手,也就不再矜持,探出白皙細長,生著細細絨毛的雙手,抓起一塊點心,塞進口中咀嚼,隨即一時呆愣,卻是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

望舒一旁看著,暗自好笑,也是山上,雖有鳳鸞的瓜果,委蛇的野味,自己與嘉月的手藝也是不差,不曾虧待了文狸,卻若是與王宮之中的御廚相比,多少還是有些差距,自是要叫這土包子開開眼界,一飽口福的。

南詔百姓擅長料理野物,一應葷油的使用也是十分高明,這糕點雖是看上去素淡,卻著實用了些葷腥油脂,自是豐腴甜美,又是入口即化,各有風味。莫說是文狸這等獸類得道,就是靈均老道那等道門高人,平常裡都舍不下這一味美食,時常與皮羅閣討要些許。

兩人吃得開心,就聽見侍衛推開偏殿大門,隨即皮羅閣便緩步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一名瘦削老者,不住打量望舒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