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80天征服魔都最新章節列表 > 417決戰紫禁之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17決戰紫禁之巔

【第四百一十七章】決戰紫禁之巔

紫禁城。這座被現代人看做華夏皇宮象徵的城池,即使在2056年的今天也往往成為“皇宮”這一概念的代名詞。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有殿七十多座、屋九千餘間。而這巨大建築群的最初主人,在將它建起之前,就早已在那片土地居住多年。

北京。2056年的一國之都,在六百年前名為北平,是燕王朱棣的封地。而當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由“王”升級為“皇”以後,她賜予北平新名:“北京”。

自永樂元年起,又過四年。已是明成祖永樂皇帝的那位少女,下令建造紫禁之城。

正如現實中有“萬神殿”一樣,現實中也仍有“紫禁城”的存在。但也正如非現實的“萬神殿”不同於現實一樣——2056年的永樂皇帝希望重現的那座城池,也將會與雲端之上的阿房宮、無限生長的萬神殿相類似地,擁有“非現實”的形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永樂皇帝走到明仁祖、明熙祖、明懿祖面前,恭敬行禮。

“我本就是篡奪火焰的人,再來篡奪一次,也無所謂。”她說,“如果三位先帝認同我的行事,就請助我一臂之力。”

“為了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她們回答,“我等自願犧牲。”

———————————————————————————————————————

時間向後流逝三日。寶船艦隊中心,鉅艦甲板之上,永樂皇帝朱棣立於火前,凝望火中依稀城池之影。

明仁祖、明熙祖、明懿祖環繞另一團火焰,四散而立。

等等……明仁祖、明熙祖、明懿祖?

……還在???

是啊,或許有某些巡邏至此的錦衣衛,會傻傻地問:“為什麼先帝沒死?”但這其中答案,實在非常簡單……

她們當然沒有真被“朱三太子”殺死!因為魔王對待對待敵人雖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但對自己人就像春天般溫暖,才不會選用那種公子獻頭、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的奇怪計謀咧。

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明仁祖、明熙祖與明懿祖,都在透過“朱明之火”的冥冥幻覺,與那團火焰中的騎手之影對話。明仁祖的冷漠,明熙祖的對抗,與明懿祖的欺騙……這種種怪異行為的背後,都只是為了將“朱三太子”留在船上,越久越好。

三國時期的諸葛孔明,從拉普拉斯妖那裡得到術數知識,晚年發明了圍困陸遜的“八陣圖”。而法國少女拿破崙也是拉普拉斯的學生,後來又將拉普拉斯妖化作自身“王權”——因此她也可以透過寶船的陣列、船艙的佈置,以及火炬、油燈、蠟燭、香爐……種種火焰的安排,創造出類似八陣圖的幻想迷宮。

“火”是什麼?這問題數千年來困擾人類,直到今天也未得到完全答案。

八千年人類文明史之初,火是天神的懲罰與贈禮,是火山的吐息、雷電的蔓延,是神的手、魔鬼的牙。被它齧咬的事物將會變紅,然後化作黑色粉末。

幾千年後,希臘人認為火是與土、氣、水共同組成現實宇宙的四大元素之一,而非現實宇宙則由以太建構。波斯人則認為火是善惡二元論的世界之中,與黑暗惡神抗爭的無限光明。他們相信火焰最終必將取得勝利,清除黑暗,引導人類進入光明、正義與真理之國。

直到十八世紀,歐洲人仍然相信古希臘哲學家的說法,認為火焰是元素的一種。直到大科學家拉瓦錫發現氧氣對火的作用,才證明可燃物質與氧化劑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光與氣焰。

火是物質燃燒時發出的光和熱——拉瓦錫後又過百年,人類對火的認知大致如此,卻又不斷更替、變遷。到了2056年的今天,人們通常認為火是能量與電子躍遷的表現方式……隨著科學的不斷解釋,世界的面貌也不斷翻新。

所以,在這火焰能夠影響磁場的現代,即使不再依靠火神的神力,也存在著許多其它方法,能令聖火顯現聖像、令人們在火焰變化中見到人們想要見到的東西……

——換句話說,就是用“火焰”的磁場,刺激同由“火焰”構成中樞神經的朱三太子,在她,或者他腦中形成幻覺。

“朱三太子”不斷從一艘寶船進入下一艘寶船,自以為吸收“朱明之火”,但實際上卻在幻境中,不斷流失體內已有的那些火光與灰燼。

這一過程不會殺死“朱三太子”,也不會令她,或者他徹底燃盡。“朱三太子”會被困在這裡,而這場迷失之途會把“朱三太子”變成火炬中的焰心——若將這團“朱明之火”視作戰爭的火炬,那它只需以最盛大的火勢,傾力燃燒二十日即可。因為二十日後……無論勝負如何,戰爭都將迎來終結。

寶船艦隊緩緩四散,錯落有序地圍成了四方的邊緣。而在這南北長九百六十米、東西寬七百五十米的空間之中,有火焰正在結晶。

固態晶狀的“朱明之火”,凝結起亮橙色透明的宮牆與飛簷,在同樣透明的海水表面,築起了真正的煌煌大城。

……只是,這城的樣子,並不太像城的形狀。

現世已無阿房,所以阿房宮在雲。羅馬起於七丘,所以萬神殿在山。

而這一次,在寶船艦隊環繞之下升起的火焰之城,紫禁城……在海。

帝都的紫禁城,有殿七十多座、屋九千餘間。而魔都的“紫禁城”,則有炮塔七十多座、艙室九千餘間。

甲板面積,十五萬平方米。同樣與現世那座大城相當。

就這樣,七下西洋時隔六百年後,在魔都新建立的寶船第二艦隊,迎來了它真正需要護航的主力戰艦——

“浮城紫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