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宋劍仙錄之萬山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30、養望之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0、養望之人

治平四年的初秋,一封來自錦繡城的家書由兩名下山歷練的弟子送到了汴京沈府。信箋送進書房之後不久,一隻官窯天青筆洗就從書房裡飛了出來,在院中砰地一聲摔得粉碎。

偏院裡正在和王家小娘王鄞及廚娘東方秀投壺為樂的蘇曼青從簷下探出頭張望了一眼,見怪不怪地縮回頭去,只是為那只做工式樣極為精美的筆洗嘖嘖了幾聲。倒是不常來此的王鄞眼睛都瞪大了,看著遍地閃耀著秋日光澤的碎瓷,連手中的箭矢都忘了投出去。

“別搭理他,習慣就好了。”蘇曼青斜了那間書房一眼,拉過王鄞又投了起來。

書房,正襟危坐的蘇軾有些惋惜地看了一眼那只筆洗原先所在的位置——從今天一進門,他就盯上了那只筆洗,就想著找個什麼藉口順走,哪怕是給這廝寫幅字,畫幾根竹子也行啊,沒想到剛冒出這個念頭,剛拆開信箋掃了幾眼的沈萬山就彷彿未卜先知一般,抬手將這東西丟了出去。

“真是造孽啊!”伴隨著一聲清脆的碎裂聲,蘇軾的身體彷彿被誰用鞭子狠狠抽了一鞭似的,猛地抽搐了一下。

“仲夏時分,天道再度出現紊亂!算算時間,差不多正好是王安石入京的時間!”沈萬山狠狠道:“果然那天就該殺了他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蘇軾坐了下來:“沈兄慎言,不說王介甫此刻頗得聖上榮寵,就算是一個尋常人家,也是不好說什麼殺戮的。這是你我之間,閒談無妨,若是被人聽了去……”

沈萬山默不作聲又抄起了一根烏沉木鎮紙,蘇軾只能無可奈何地閉上了嘴。

要再來一出暴殄天物,這因果罪過就要歸到自己身上了。

好在平衡了心氣的沈萬山嘆了口氣,掂了掂手中的鎮紙,放在了桌上,看向書房裡另一邊捧著若干冊頁仔細翻閱的蘇明溪,皺了皺眉頭問:“明溪,有什麼結果了?”

蘇明溪放下冊頁,苦笑著搖搖頭說:“這個王介甫,很厲害。厲害不在於他現在如何,而在於他早在數年之前,就已經埋好了伏筆。”

蘇軾似乎一點也不好奇蘇明溪接下來將要說出什麼。

蘇明溪果然也並不賣關子,他攤開手中冊頁,一字拉開擺在桌上,在上面指指點點道:“這位王介甫,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年少有名,天資聰穎、過目不忘,然而卻又不像一般在書齋中苦熬章句的讀書人,反而是年少便隨其父負劍四處宦遊,很是接觸過民間疾苦,和那些成天想著用聖人之學兼濟天下的白痴不同,他很有想法,也有剛毅魄力,更偏重法家一路。跟隨其父在四處為官的過程中,時常親自下場,從縣衙中的手力、雜役做起,不避繁重,什麼都做。算是很懂實務的讀書人了。”

蘇軾點點頭:“這也是我欽佩其人的地方。”

蘇明溪繼續說:“此人,於慶歷二年高中進士榜第二,授淮南節度判官,任滿之後,汴京因為其才名遠播,招他入館閣編修經史典籍——這是地方官員躋身中央的捷徑,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然而他卻拒絕了,而是求為一地方知縣。於是,補了鄞縣知縣,偏廳那位王小姐就是他在鄞縣的最後一年所生。此人在鄞縣四年,廣修水利,擴辦學堂,徵集明顯,堪稱清明。於是,不久就調任舒州通判,這倒是和子瞻先生鳳翔通判的職務差不了多少,只是子瞻先生是一中進士就做了通判,而這位王介甫卻是在地方上蹉跎了好些時光。”

蘇明溪捧了蘇軾一把,順手踩了王介甫一下,接著便只能是搖頭了,說:“舒州任上,這位王介甫依舊是勤政愛民春風得意,最重要的是,他的才名漸漸不受控制地遠播出去,為他的仕途助力不少,文寬夫文相(文彥博)和永叔公(歐陽修)都屢次向先仁宗皇帝推薦此人,當時計程車風評價甚至與子瞻先生兄弟不相上下。”

蘇軾聞言,連連擺手:“明溪兄不比什麼都捎帶我們兄弟兩個,他長我們十六歲,當時的我們和他完全沒有辦法相提並論。況且那時候即便是我們,也是久仰其大名,視其為偶像的!”

蘇明溪笑了笑,並沒有搭理他,繼續說:“接下來,永叔公薦其為諫官,估計是想讓他如韓稚圭故事,然而卻被他以祖母年事已高拒絕了,後來,其人出知常州,卻又被他和茂叔公(周敦頤)相熟起來。茂叔公那時候在士人中的名聲已是如日中天……舉個例子,就像是咱們坤劍陸劍主在江湖上的地位差不多,得到他的大力讚許,王介甫的聲望又更進一步了。嘉佑三年,他調為度支判官,進入汴京,之後又屢有提拔,堪稱一帆風順,最後做到了直集賢院、知制誥,也就是和現在的韓維韓公差不多的程度。”

說到這裡,蘇明溪拍案叫絕:“這時候,這位王安石王公就做了一件很厲害的事情了,他上書先仁宗皇帝,要求舍人院要能有刪改天子詔書的權利,結果天子當然不允了,可是他王介甫在讀書人中的聲望卻更上一層樓,雖然得罪了不少人,但還是利大於弊的。不久,他回家守母喪,一守就是四五年,誰請都不出山,咱們的先帝從登基開始徵召他,結果直到駕崩都沒能徵召成功。”

沈萬山重重一拍幾岸:“我知道了,這是一著以退為進,此人真是矯情!”

蘇明溪笑道:“少城主英明!這的確是一手以退為進。天子屢召不應,只是閉門讀書,這王安石的名聲算是由此到達巔峰,每日自帶乾糧,奔赴江寧聽他讀書講課的學子不知道有多少,他的書齋,幾乎都要成了江寧一景了。”

沈萬山唑著牙花說:“要隱居讀書,大可以去深山啊,大隱隱於市,跑到自己的大本營江寧去隱居,還生怕別人不知道,搞出這麼大動靜,這分明就是告訴天下人,他最是硬骨頭,最是有名士之風,最是值得天下景從的!”

蘇明溪點頭微笑:“我們一般管這個叫養望。王安石養望的功夫堪稱一流!”

沈萬山重重點頭:“所以現在,這人一召就來,甚至已經趕不及地先把自己兒子派過來打前站,顯然就是因為養望已經養夠了,該是把這些聲望拿來折現的時候了。當今天子嚴肅激烈銳意進取,或許較先帝更能對他的胃口,讓他能夠放開手腳施展,所以他才忙不迭出山,就是為了趕在別人之前,找一個好主子吧!”

坐在一旁的蘇軾聽著有些刺耳,他擺了擺手說:“話不能這麼說,咱們讀書人,都是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介甫公他這麼做,本質上是沒有錯的……咦?你們是在分析他嗎?”

蘇明溪緩緩飄過去一眼,意味深長地咽了口唾沫。沈萬山則撫摸著桌上的一柄銀質裁紙刀,面無表情地盯著蘇軾。

蘇軾呵呵笑了兩聲,起身說:“我去看看曼青他們,你們聊,你們聊。”便飛也似地逃出了這間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