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趙孝成王英烈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

公元前279年,燕國第三十九任國君,也是燕國赫赫有名,以弱燕之旅,攻破齊國的燕昭王甍逝。燕昭王甍逝,燕太子繼位,這人就是燕國第四十任國君,燕惠王。

燕惠王繼位,也堅持伐齊。然,燕惠王沒有燕昭王的用人之度,更沒有慧眼識珠,因猜忌樂毅,又聽信齊將田單的挑撥,以騎劫取代樂毅。

樂毅受到新王猜忌,也深知新君之胸懷,遠不及燕昭王。為了避禍,也不負先王知遇之恩,交出兵權,並逃亡趙國。樂毅一走,燕國軍心大亂。田單用計,以亂燕軍,並以火牛陣大破之,殺死燕將騎劫。

燕軍大敗,只好撤軍歸國。田單輾轉追逐燕國敗兵,向北直追到河上,收復齊國全部失地,齊國光復。燕國丟失所有佔領齊國的土地。燕昭王用了三十幾年之力,伐齊雪恥,最終毀於一旦。

燕惠王也不知錯,反而將伐齊失敗的責任,推在了樂毅身上。燕惠王怨恨樂毅投降趙國,更害怕趙國任用樂毅,趁燕國慘敗聯合齊國伐燕。於是燕惠王便派人斥責樂毅,同時向他致歉。燕惠王和樂毅的書信往來,這就是戰國時有名的《報燕惠王書》。

公元前271年,也就是燕惠王七年。燕成安君兼燕相的公孫操謀反,弒殺燕惠王及其子孫,擁立燕國宗室之人為新王,這就是燕國當今的燕王,也就是後來被尊稱的燕武成王。

燕武成王繼位成謎,名不正言不順。不知是他聯合公孫操,弒殺燕惠王主動坐在王位,還是被迫坐上王位。趙惠文王見燕國出現動亂,北疆不穩,決定插手燕國內政。趙惠文王對燕國新王極其不滿,出兵討伐之。燕、趙兩國的和平歲月也走到盡頭,兩國交惡,兵戈不斷。

同年,趙國又以藺相如伐齊。次年,秦、趙相伐,發生了閼與之戰。秦敗,趙勝。趙國打破了秦國不可戰勝的神話,趙將趙奢一戰成名,被封為馬服君。

趙國和齊國、秦國、燕國三國交惡,不利於國家長久發展。為了打破這種局面,趙國主動改善燕、趙兩國之間的關係。趙惠文王將女兒嫁去燕國。燕、趙聯姻,兩國關係開始改善。然,趙惠文王將女兒嫁去燕國,沒過多久,就走向了生命的終點。

當今的燕王繼位之時,趙惠文王不滿,反而插手燕國內政。今,趙惠文王甍逝,秦國出兵伐趙,燕國也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於是,燕王看準這個機會,出兵南下攻伐趙國。

趙王丹剛聯合齊國,擊退秦國,收復失地。燕國南下,出兵伐趙,北疆告危。趙王丹召集部分重臣,問道:“燕國伐我,以榮蚠為將,此人乃何人。”

平原君對燕國之事,還是有所瞭解,第一個出列道:“王上,榮蚠是宋國人。”

趙王丹問道:“此乃,亡國之人。又是如何去了燕國,還被燕國拜將。”

平陽君接話道:“宋國被齊國亡,宋國百姓流離失所。燕昭王以樂毅為將,率五國之師伐齊。宋國流亡的百姓,也加入燕國伐齊。五國聯軍擊敗了齊國,宋國的疆土也被諸侯瓜分。榮蚠等人見復國無望,輾轉流離,去了燕國,並在燕國境內紮根。”

趙王丹理清了思緒,問道:“此人,有何能耐,竟能在異國紮根。”

平原君倒也聽說這人的事蹟,語調不快不慢地道:“此人,能征善戰,因功勳卓著,被封為高陽君。成安君、高陽君為政,鼓動燕王南下伐我。燕王繼位之時,與我國鬧得不愉快,也有伐我國之意。今,燕王以此人為將,出兵南下伐我,足以見得燕王是志在必得。燕、趙兩國友好的歲月,算是走到了盡頭。我們和燕國有一場硬仗要打。”

趙王丹見燕國出兵伐趙,也不示弱,更沒有將燕國放在心上。他被秦王欺負也就算了,怎能被燕王欺負,還默不作聲,問道:“燕國來犯,何人願領兵迎戰。”

平原君見王上有征伐燕國之意,卻不多考慮,勸解道:“燕將乃勇猛善戰之人,王上,我們不可大意。”

趙王丹見沒人挺身而出,領兵擊燕,捍衛疆土,哪裡聽得進去平原君說的話,又問道:“何人願為國效力,領兵出戰。”

過了半響,仍舊無人主動請纓。

平原君見征伐大事,王上想要獨斷乾坤,忘了太后,咳嗽提醒道:“王上,這件事是否請示太后。”

趙王丹聯齊擊秦,收復疆土,太過膨脹。此刻,趙王丹才恍然醒悟過來,趙國的國政是由母后主政。這些文臣不願獻計,武將不願授命,實乃是沒有太后發話。然,趙太后身子漸差,也沒精力處理國政,故而在後宮靜養。於是,趙王丹、平原君、平陽君、左司寇等人,一起來到趙太后寢宮。

趙太后精力不濟,精神萎靡,坐在軟塌上閉目養神。近臣來到趙太后跟前,輕聲喊道:“太后,王上、平陽君、平原君等諸位大臣來了。”

趙太后聞言,睜開疲憊的雙眼問道:“我國又出什麼事了。”

近臣道:“燕國出兵伐我。”

“什麼。”趙太后聞言,猛烈咳嗽道:“我們好不容易擊退了秦國。燕國又出兵伐我。我想清靜一會都不行。”

近臣道:“太后,王上和大臣都等著呢?”

“去吧!喊他們進來。”燕國伐趙,這是大事。趙太后雖精力不濟,也要支撐病體處理國政。

趙太后見了眾人,寒暄了幾句,直接切入主題,問道:“燕國來犯,你們打算怎麼辦。”

趙王丹率先道:“母後,孩兒認為應該以武制武。對待燕國,我們應該與之一戰。”

趙太后顯然對王兒這句話感到不滿意,也沒急著回答,反問道:“王兒覺得武力能夠解決問題,我們應該以何人為將,北伐燕國。”

趙王丹想了想,腦海深處湧現出一個人,問道:“廉頗如何。”

平原君見趙太后的眼神看著他,詢問他的意見,忙道:“王上,廉頗在西境,防備秦國。”

趙王丹見廉頗不能調動,又想到一人,“樂乘呢?”

平陽君道:“樂乘和燕國昌國君樂間是同族之人。讓他為將,北伐燕國,恐怕不會為我國竭盡全力。”

趙禹提議道:“樓昌如何。”

平原君搖頭道:“樓昌在雁門郡。”

趙王丹又道:“許歷呢?”

平原君道:“許歷在代郡阻擊燕軍。”

趙王丹見提了這麼多善戰之人,因故不能為將,北伐燕國,急道:“我國朝堂之上,難不成沒有能為將之人。”

趙太后也道:“先王在世時,我們屢抗強秦而不落敗,征戰諸侯,揚國威於天下。先王走了,怎會一個能打的武將都沒有。趙國竟然會如此頹敗。”

平原君可沒有趙太后那麼悲觀,答道:“太后,趙國人才濟濟,武風強盛。先王雖走,但國力尚存。今,藺相如、馬服君、廉頗皆在,我國國力也不弱。”

趙太后也覺得奇怪,善戰之人雖年邁,但仍在,為何連一個能為將,伐燕的人都沒有。難不成是這些功勳卓越的文成武將,看不起她這個糟老婆子,還有年輕氣盛的趙王丹。趙太后調溫和地問道:“那怎麼,沒人能夠與燕將一戰。”

“能打的人是有的。但能與燕將對戰的人,倒是不多。”平原君續道:“燕將榮蚠乃宋國亡國之人,卻因戰功赫赫,燕王以地封之為高陽君。此人作戰勇猛,非一般武將能比之。”

趙太后聽懂了他話中的意思,淡淡地道:“如此說來,沒有人能夠為將,與之一戰。”

“太后,臣舉薦藺相如。”平陽君見趙太后提起了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這二位是先王的左膀右臂,力壓諸侯。廉頗防備秦國,不能調動。那麼藺相如德高望重伐燕是沒有問題。

“藺相如老了,也在為先王守靈。”趙太后與藺相如也有些交情,對他的能力更是認可。但趙太后也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藺相如垂垂老矣,雖有報國之心,卻精力不濟。

左司寇趙禹舉薦道:“太后,臣舉薦馬服君。”

平原君忙道:“馬服君閼與一戰,破了秦國不敗的神話,也換來秦、趙兩國十幾年和平。他是我國的鎮國之神,決不能輕易調動。我們用馬服君伐燕,乃大材小用。今,馬服君年事已高,與燕將對戰,若有不測,豈不是毀了馬服君之威。”

趙王丹見燕國欺負在頭上,卻沒有領兵作戰之人,壓不住心中的不悅,問道:“我國還有誰,能與之對戰。”

平陽君想了想,也覺得藺相如和馬服君不能勝任伐燕的重任,又舉薦道:“太后,不如請望諸君樂毅出山。”

趙王丹見有了合適的人選,興奮道:“望諸君何在。”

平原君道:“王上莫非忘了。燕惠王猜忌樂毅,換將騎劫,燕國伐齊大業落空。樂毅亡趙,被先王封為望諸君。樂毅為燕、趙兩國和平奔走。六年前,燕惠王甍逝之後,望諸君選擇歸隱。先王曾派人多次尋找,都沒有找到望諸君的蹤跡。”

趙王丹見趙國能打的人,老的老,死的死,隱居的隱居,或者身居要地,無法調動。趙太后見王兒性子太急,做事一點都不沉穩,訓話道:“征伐之事,牽一發動全身。王兒身為一國之君,理應考慮周全,不能意氣用事。”

趙王丹強壓住心中的不悅,恭敬道:“母后之言,孩兒銘記於心。”

趙太后見自己的王兒還聽得進去,又多說了幾句,“武力能夠揚威諸侯,但不能恩德四海。當年的魏國,建立首霸,征伐諸侯。如今的魏國,又如何。齊威王、齊宣王、齊閔王又是何其英雄,又如何。楚國一國之力抵抗中原諸侯,不可不強大,又是如何。”

趙太后換了一口氣,續道:“忘戰必危,好戰必亡。這八個字,你要牢牢記住。”

趙王丹道:“喏。”

趙太后見平原君語欲言又止,想必是有話說,但有所顧忌,又不敢和盤托出。趙太后深領其意,調調略顯疲憊地道:“王兒、平原君留下來。”

平陽君、左司寇等人,見太后有驅逐大臣之意,行禮告退。

趙太后見這座大殿就只有她、趙王丹和平原君三人,再無其他人。趙太后心裡有話,也不藏著,看著平原君問道:“平原君,你可有推薦之人。”

平原君見趙太后看穿了自己內心的想法,恭順道:“臣,心中倒是有一個人選。”

趙王丹問道:“何人。”

平原君道:“這個人,剛為我國立下大功。”

趙太后道:“你說的是安平君。”

“正是。”平原君含笑道:“安平君之名,傳遍燕國。能夠對付燕國,自然是他。”

趙王丹抱怨道:“安平君已經歸國,他是齊人,怎會為我國抵擋燕國。”

趙太后也覺得王兒說得不錯,問道:“是啊!安平君豈會為了我們抵抗燕國。”

平原君早有準備,也想好了應答之策,“我們不妨效仿燕國,以城邑送給齊國,與齊王達成協議,換取安平君為將,攻伐燕國。”

趙王丹沉吟少許,否定道:“我們以地換將,諸臣皆有怨言。”

平原君道:“王上只要答應以地換將,剩下的事就交給臣去做。”

趙太后也認為平原君這個法子,的確不錯。平原君不當著大臣的面說出口,想必是另有隱情,問道:“平原君早就想好了,為何現在才說。”

平原君大方道:“太后看穿了我的心意,我也不隱瞞了。”

趙太后見他夠爽快,問道:“趙國武將並不少,你以地換將,朝臣得知,會怨聲載道。”

平原君眸色平靜道:“這些,我知道。”

趙太后溫言道:“你知道,為何還要這麼做。”

“我這麼做,也是為了太后考慮。”

“為我考慮。”

“燕國南下伐我,我國舉兵抵抗,燕、趙兩國就會徹底交惡。燕王勝,自然大喜。若燕王輸了,必會不服,又會導致燕、趙全面開戰。燕王也會將怒氣發洩在燕後身上。燕後在燕國的地位就不保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趙太后聞言,沉默了良久,也想了很多。趙太后自然不想因為兩國的戰事,害了苦命女兒的性命。可,燕國出兵南下,若不抵抗,也會辱了國威。秦國伐趙,她已經將最愛的兒子長安君送去了齊國。燕國伐趙,處理不好,就會失去一個女兒。親情和家國又一次擺在了趙太后的面前。

正所謂,身在君王家,家與國,難能共存。

趙太后見平原君信心十足,想必是有辦法化解這個難題,問道:“平原君能為我考慮,想必也有辦法退燕,保全燕後。”

平原君語調慢慢道:“燕國以宋人為將,來者不善。我們若用本國將領,只會升級戰事,加大燕、趙兩國的仇恨。燕國伐我,不是為了亡我,而是因為先王插手燕國內政,燕王心中有怒。對待燕國,我們以震懾為主,令其退兵。”

“你說的倒也不錯。能讓燕國害怕的人,也只有安平君。”趙太后語調平穩道:“安平君,不僅名動諸侯,也是燕國的噩夢。我們以安平君為將,既可以緩解燕、趙兩國的矛盾,同時也能解了國難,還能有效的震懾燕國南下,令其退兵。”

平原君見太后想得比自己還要深遠,恭維道:“太后所言,正是臣所想。”

趙太后問道:“平原君打算以何地,換取安平君。”

平原君見太后答應換將之舉,忙道:“濟東三城。”

趙太后怔了少許,問道:“這會不會犧牲太大了。以這麼多城池,換取安平君伐燕,這樣值得嗎?”

“我們以安平君一人,震懾燕國,保持燕、趙數十年和平。還能與齊國交好。從長遠考慮,很合算。”平原君又道:“我們不以巨大的誘餌,齊王又怎會答應換將。再者,我們失去的土地,還可以從燕國哪裡得到補償。”

“好吧!平原君之計,我答應了。”趙太后又道:“安平君是齊國的柱石,齊王會讓他來趙嗎?”

平原君道:“太后放心,臣有主意。臣相信,安平君定會來趙。”

趙太后相信平原君的能力,放手道:“好吧!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