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冷熱可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章 冷熱可知

張乙滿、胡三子將一個小木箱小心翼翼的開啟,從裡面拿出一個木盒放在宇文溫面前的案上,待得木盒開啟之後裡面錦緞布里躺著一隻玻璃棒。

玻璃棒長約一尺半如同筷子般粗細,其兩端封閉一端鑲有鐵製掛環上面綁著細繩,另一端則是玻璃球裡面封著一汪銀色液體,那銀色液體順著玻璃棒裡細細的管路延伸了約玻璃棒的四分之一長度。

溫度計,一根在後世眼光看起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溫度計,宇文溫在這一千年多年前的時代讓手下折騰了半年終於做出來了,他瞥了一眼這根成本上千貫的寶貝說道:“開始吧,說說這溫度計你們是怎麼做出來的。”

張乙滿和胡三子對視一眼便開口介紹起完整的製作過程:

郎主剛開始提出溫度計這個詞的時候他兩個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溫度,攝氏度,冰點,沸點這四個詞是郎主講解了半天才大概‘弄明白’。

溫度計的製作‘很簡單’:先做出一根玻璃管,這根玻璃管的一頭要有個壁較薄的玻璃空心球,其次把水銀灌入管中封好,第三標定冰點和沸點然後在兩點之間分成一百等分劃刻度。

然後這個‘很簡單’的東西他們花了半年才做出了實物,最頭痛的是製作玻璃管,按照郎主的要求這玻璃管的‘內徑’越小越好,必須要直且從頭到尾粗細一致。

張乙滿和胡三子想了無數種辦法不知撓掉了多少頭髮總算是鼓搞出來:用林有地提供的尺寸合適鐵管接上漏斗做成製作玻璃棒的‘鐵範’,在鐵管中線位置扯上一根繃緊的銅線,將熔融的玻璃料倒入漏斗在形成玻璃棒的同時也將銅線包裹在其中。

待得玻璃冷卻即將凝固時將銅線抽出便留下中間那細細的管路。可何時抽出卻有講究。太快了不行否則還沒凝固的玻璃會流動將管路堵住。太慢了不行細細的銅絲會被包裹得太緊抽出來時管路會扭曲甚至前後大小不一,這都不符合要求。

有了玻璃管再把一端加熱並吹成一個壁薄的球形或圓柱形的空泡,待得做好之後將適量水銀灌入玻璃管中,至於如何做到‘真空’封裝張乙滿和胡三子實在是想不出辦法還是宇文溫指點迷津給出了一個建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將灌有水銀的玻璃管封閉的那一段朝下豎著插入滾燙的菜籽油裡,待得管裡水銀上升直到穩定之後便將水銀液麵處的玻璃管用火燒斷熔封,將玻璃管從菜籽油裡拿出來冷卻後管裡的水銀回縮於是管裡上段空出了一大截即是‘真空’。

“將近沸騰的菜籽油溫度有三百多度,所以玻璃管裡水銀達到這個高度時熔封一來可以確保有三百度的量程,而來也可以簡單地在裡面製造真空。”

這是郎主宇文溫的原話。他們聽不懂三百多度什麼意思也不知道量程是什麼,那玄之又玄的‘真空’依舊是半懂不懂但並不妨礙他們按照郎主的思路做出這個溫度計。

進行到這一步基本上接近大功告成,最後是溫度計的‘分度’,首先是‘零度’的標定:將溫度計球端部分插入正在溶解的冰塊中,當水銀柱下降至某一處穩定時刻一記號作為下固定點即為‘零度’。

安陸冬季下雪,許多大戶人家於那時收集冰塊放到冰窖中待得夏日拿出來消暑,西陽郡公府也不例外故而確定零度的工作很快便完成,接下來是‘一百度’的標定:

將一壺水煮沸過了一段時間後將溫度計插入液麵下,待得水銀柱上升停在某一位置不動時作一記號為上固定點即為‘一百度’也是沸點。

此上下兩個固定點間的距離便是所謂的零至一百度的標距,將這段標距分成一百等分。每一等分為一攝氏度,在下固定點處標0c記號。在上固定點標100c記號,在零點以下及沸點以上還可刻同樣間距的標度。

“郎主,這根溫度計小的已經測過腋下溫度,讀數在三十六度半到三十七度多一些之間。”

人的腋下體溫在三十六度至三十七度左右,宇文溫讓二人測自身腋下溫度作為檢驗溫度計準確度的方法,說實話是粗糙了些可在這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已經算是跨時代的了。

他小心的拿起這根凝聚了手下數月心血的溫度計仔細端詳著,得益於先前製作‘琉璃首飾’和‘琉璃鏡’的手藝,這根溫度計‘樣貌端正’做工精良,上面的刻度按照之前的方法刻好,量程為-10c至300c。

‘冷暖可知。’宇文溫心中說道,‘為了你,我也耗費不少心血啊...’

溫度計,化學實驗以及工業、農業、種植、養殖業都需要的東西,製作這東西宇文溫除了‘投資’以外還兼職科普:他給張乙滿和胡三子以及林有地科普什麼是溫度,攝氏度,冰點,沸點、內徑、真空等等‘科學名詞’。

然後他終於知道什麼是對牛彈琴:這仨完全聽不懂,冰點即是水結冰時的溫度、沸點是水燒開時的溫度容易明白,阿拉伯數字是早教過的還能接受可那什麼真空完全不懂,說了半天口水都說幹之後他只能放棄讓對方先摸索著弄。

溫度計對於攻城略地沒什麼大用但對於民生的用處很大所以宇文溫還是不惜代價弄了出來,而接下來胡三子拿出的另一個東西也是和溫度計配套使用的玩意。

“郎主請看。”胡三子將一個木盒開啟從中拿出一個木製圓盤,那圓盤上有一個指標其針尖部分盤面上刻有一個與指標圓周相同的弧線,弧線上刻著刻度。

溼度計,確切的說是毛髮溼度計。宇文溫根據自己讀小學做‘科學小能手’時的記憶讓胡三子做出來的溼度計。原理很簡單:

人的頭髮有一種特性。它吸收空氣中水汽的多少是隨相對溼度的增大而增加的,而毛髮的長短又和它所含有的水分多少有關。利用這一變化即可製造毛髮溼度計。

頭髮誰都有夠長行,為了確保頭髮對溼度感應的靈敏度可以用鹼水(石灰水)脫脂,將數根頭髮為一束繃緊,一頭固定在容器裡而另一頭則固定在指標末端,當頭髮因為溼度變化膨脹或收縮時便會牽動指標直接在刻度板上轉動。

當空氣完全乾燥時,指標所指的位置為0。空氣中水蒸汽達到飽和狀態時,指標所指的地方算作100。原理和結構很簡單所以胡三子很快便製作出了毛髮溼度計。

有了溼度計後最關鍵的是標定刻度,對於這個問題宇文溫沒有精確的辦法只能是讓胡三子土法上馬:在一個木箱裡鋪滿石灰然後把溼度計放到裡面蓋好蓋子,過一會開啟讀數此時指標的位置便是溼度0%rh。

至於溼度100%rh的確定則是做一個側開蓋的木箱內側有多溼弄多溼,裡面放一盆已經沸騰冒水蒸氣的水,將溼度計放進去後關上箱子過一會開啟讀數此時指標的位置便是溼度100%rh。

確定刻度盤上弧線的這兩個端點後將其均分為100個刻度,如此一來一個‘粗製濫造’的毛髮溼度計算是完工了,現在有了堪用的溫度計和溼度計那麼粗略的環境二要素:溫度和溼度便能夠測出來,這對於開展一些工作十分有用。

例如釀酒,酒料的蒸煮、冷卻、發酵時有了溫度讀數那直觀許多,沒有溫度計的話具體溫度只能靠經驗來感覺而經驗只能是師傅教。沒有直接的理化引數只能靠代代傳一旦中間天災**便會斷代。

另一例是養蠶,要想蠶繭高產優質那麼在養蠶過程中掌握並調節各齡蠶兒的適宜溫溼度。宇文溫對這方面一竅不通但溫溼度計推廣開了以後至少農戶們可以總結經驗教訓控制溫溼度在合適的階段。

“做得不錯,明日到賬房領賞。”宇文溫滿意的說道,眼前這兩個小子雖然是自己的僕人但他依然不吝於獎賞‘技術人員’。

“多謝郎主。”

“溫度計的製作還要改進,玻璃管內壁越光滑越好,越直越好,製作越簡單越好,成本越低越好!”

一項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實用化最大的關鍵是成本,宇文溫的玻璃作坊如今真是‘山寨作坊’基本上是純手工打造,因為人數不足的問題也制約了產量所以他決定適當的增加可靠的人手給張乙滿和胡三子。

最後進來彙報的是林有地,他領導的小作坊忙活了幾個月做出的‘氣動力騎兵銃’量產二十杆每杆值兩百貫結果故障率超高,這東西已經被現實無情的判了死\刑。

“有地,除了本公用的那種手銃其餘的銃都暫停製作。”宇文溫有些不甘心但還是無可奈何,在氣密性沒有解決前這氣銃故障率太高只能當做防身的暗器。“還有暴雨梨花針、穿雲箭都暫停製作,驚蟬倒是要繼續。”

見著林有地有些惴惴不安他笑著說道:“不用想那麼多,這水力鑽床也沒浪費不是,張乙滿和胡三子那邊用鐵管來吹玻璃,你做的東西正好派上用場。”

“不要哭喪著臉,過些日子本公讓玻璃工坊做些東西還需要你們幫忙。”

“郎主,那個壓力錶小的還是想不出來如何做。”林有地還是支支吾吾把糾結了許久的問題說了出來,郎主讓他想辦法做個東西能測出氣罐裡的氣壓大概是多少,他和幾個手下想了幾個月都想不出來。

“無妨,不急在一時。”宇文溫沒放在心上,壓力錶是制約氣銃發展的另一個瓶頸,原因很簡單:氣銃的動力來自於高壓氣罐,氣壓低了威力不夠氣壓高了有爆罐的危險加上密封性不好更容易漏氣。

壓力錶在後世十分普通可連他都不太懂裡面的原理更何況這個時代的人們,沒有壓力錶根本不能對氣罐的充氣情況進行量化,從更廣泛的用途來說壓力容器和管路必須有壓力錶才能保證安全生產。

現在他們解決壓力問題靠的是笨辦法:看打氣次數,可這動輒上百次的打氣次數經常打著打著忘記打了多少所以在這個問題解決之前氣銃也真的只能作為暗器使用了。

“這事情稍後再說,本公有新東西讓你們做。”

“郎主要做什麼東西?”

“過幾日本公將圖紙給你,看過之後需要什麼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