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星河使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暴動(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一章 暴動(三)

杜衡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異能越來越強了。

從小時候簡單的力大無窮到如今能可控地開啟暴種,或可稱之為解除基因鎖之類的桎梏……也許這都和這個秋天他一直沒有停下來,一直都在戰鬥有關,每當遇到危險關頭,他的異能總是會不斷地變強。

他在這一瞬間感覺自己的大腦變成了生物電腦,所有的身體器官都在自己的掌控範圍內,他甚至可以讓自己的胃部加快消化的速度將獲取能量的效率提升十倍!

杜衡正是這麼做的,他昨天晚上吃的高能量野戰食品立馬被他的胃部分解,杜衡分出一部分能量去修復左臂的彈孔。

接著他湧上了一股濃濃的飢餓感,因為他將體內的所有食物都燃燒了。

於是杜衡的速度再一次突破了峰值,那次他在湖上狂奔,是因為他不想放走昆圖斯,所以他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了極限,事後他痛了一晚上,在痛苦中他發現自己可以開啟暴種了。

這一次是因為杜衡想贖罪,他願意去以一挑百,如果他不想死的話,只有再次暴種,簡單來說,就是在內心和環境的雙重壓力下,杜衡再次進階了。

杜衡覺得上次雨夜的那種渾身幾乎要燃燒起來的感覺再次回來了,雖然身體滾燙,但他的內心卻無比冷靜。

杜衡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這樣做無疑是在暴露自己異能者的身份,然後許多有心人會將自己聯想到那個在基隆星神出鬼沒的大盜身上去。

可是杜衡願意這樣,他沒有選擇,現在這個情況他只有這樣才有希望破壞引擎。

更何況杜衡其實不想在基隆星發展了,因為鬱傾城的時間不夠,她的病情在一直惡化,等他爬上能讓以賽亞重視,並且專門為他調配特效藥的位子,鬱傾城早就死了。

所以他迫切地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可能地提高自己在以賽亞聖教內的地位,為此他打算加入死亡率最高的行動部。

再者杜衡心中充滿了愧疚,他無法原諒因為自己的原因而給紐曼星帶來了一群太空海盜,他必須給紐曼星人報仇。

此刻心中的愧疚統統轉化為了對這群太空海盜的怒火,杜衡如一陣風般從那被他擋在身前的屍體後躥了出去。

那帶出一連串殘影的速度讓所有太空海盜的激光束都失去了準頭,他們對著杜衡開槍,然而他們命中的只是視網膜上的殘影,他們感覺有飛車從身旁疾速飛過,那短暫形成的強大氣壓擠著他們的身體,讓他們幾乎站不穩腳。

因為他們反應速度的不同,他們視網膜上的殘影所在的方位也不同,所以此刻這群太空海盜的行為很可笑,他們對著四周胡亂開槍。

而藉著自己那讓他們反應失誤的速度,杜衡衝進了人堆裡,兩把已經捲刃了的砍刀帶著血色上下飛舞,不斷有鮮血噴濺在他身上,在他面前,全無一合之敵,所有被他砍中的人都像凝固了一樣,直至杜衡極速跑出十米才噴著血倒下。

這一幕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N年前的三國無雙,裡面的人物都在砍瓜切菜一樣撂倒小兵,和杜衡現在的表現一模一樣,在砍殺中,杜衡手裡的砍刀逐漸從刀鋒向刀身內蔓延著裂紋。

在山脊上的艾登他們都驚駭地瞪大了眼,接著他們都猜到了杜衡的身份,一些太空海盜看到杜衡那血紅的雙瞳覺得杜衡應該是覺醒了兔子的異能。

艾登警長恍然,他說怎麼杜衡會這麼不怕死,原來他是異能者。

接著艾登警長想起了自己曾在警察內網裡看過的通報:基隆星有一個讓當地警察束手無策的獨行大盜,根據專家推斷,他是異能者。

出於職業習慣,艾登仔細看了那些警察的報告,他推斷那個大盜絕對是在基隆星的警界裡有內應,不然他不可能那麼完美地繞開了沿途所有警察的圍堵路線,每次都沒有出任何差錯。

而杜衡正是從基隆星來的,他是異能者,還是基隆星乃至坦尼亞州最為年輕的警長,有資格瞭解071市所有警察的巡邏路線,甚至一些巡邏路線還是他制定的。

喊殺聲喚醒了艾登,艾登知道現在不是探究杜衡另一重身份的時候,他緊了緊心神,吶喊著身先士卒地和其他人一起衝鋒。

杜衡藉著自己的速度在人群中游走,此刻那兩把砍刀終於承受不住砍在外骨骼裝甲上的反作用力,嘭的一聲齊齊斷開。

失去了武器後,杜衡自幾個太空海盜腰間摘下幾枚手雷,他邊在人堆裡跑過,邊灑下手雷,接著他衝出十幾米後突然趴下。

轟轟轟~

在杜衡身後,那些手雷幾乎是同時爆炸了,那衝起的火焰帶起氣浪,形成不斷擴散開來的有形漣漪,大地傳遞過來的劇烈震顫讓杜衡全身一麻。

杜衡起身,而此時他終於跑到了那正在進行自檢的飛船船身處,進去飛船內部的艙門離他不到十米。

可惜的是,有幾個太空海盜把守著艙門,他們也看到了杜衡縱橫戰場的英姿,見杜衡靠近了艙門,打算進來飛船,有人果斷地拍下了關門的紅鈕。

於是邊緣畫著黃黑警戒條紋線的艙門在杜衡不甘的注視下徐徐關閉。

與此同時,船尾處出現了十幾個太空海盜,他們隔著老遠向杜衡壓制射擊,並朝杜衡快步走來。

杜衡立馬在原地打了個滾,原先他趴著的地面上出現了許多孔洞,接著他半跪起身,在空中一個後翻繼續躲過了如影隨形的激光束。

杜衡落地後剛要衝進艙門,便被密集的激光束逼了回來,杜衡不得不繼續剛才的動作,朝右打滾繼續躲避激光束。

經過他們的拖延,艙門關閉了,杜衡看到這一幕氣得要死,他很清楚地知道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自己是不可能靠肉體扳開飛船艙門的,除非他的異能再次進幾次階才差不多。

在艦橋裡透過攝像頭看著這一幕的獨眼龍眼睛一亮,異能者奴隸在黑市上價值千萬,而且有錢還沒地方買,只要給異能者戴上遙控自爆的項圈,不怕他不聽話,買個異能者奴隸等於買個一個強力打手。

另外獨眼龍覺得杜衡長得挺不錯的,杜衡那副臉蛋值五百萬,帶出去倍有面子,加上他異能者的身份,也就是說他總共值一千五百萬。

獨眼龍重重拍著船長寶座的扶手,對手下指示道:“我要活的!異能者奴隸很值錢!”

他的那個手下立馬開啟了廣播:“老大說要活的!”

於是那十幾個正朝杜衡逼近的太空海盜紛紛放下槍,換上了匕首等冷兵器,幾個幹過捕奴人的太空海盜換上了繩網槍。

杜衡冷笑且不屑地看著他們,接著心念一轉,突然想到了進入這艘飛船的方法。

接著杜衡又覺得不妥,為什麼他就覺得那些太空海盜一定會帶他進飛船,而不是把他綁起來扔在空地上直到平復暴動呢?

即便再自信,杜衡也不覺得自己能以一挑千。

杜衡覺得假裝被俘是自己最後的選擇,現在他還是要最為簡單粗暴地打進去。

心裡決定了目標,杜衡的眼神復而變得血紅,不過他並不像艾登他們的眼睛那樣是殺紅了眼後的暴戾,他的眼神仍是十分清澈,就像紅寶石般毫無雜質。

…………

…………

此時在紐曼星的大氣層外。

杜衡借來的武裝緝私船的艦橋內一片繁忙,所有人都在敲擊著鍵盤,用有線電話機溝通、協調著全船各部門的運作。

當杜衡展現了他那如同鬼魅般掀起殘影的速度後,幾乎所有人都驚訝地停下了手頭上的動作。

他們難以想象杜衡會跑得這麼快,他的戰鬥力會這麼高。

最終還是大副最先清醒過來,他很清楚地知道現在不是驚訝杜衡那異能者的身份的時候,他坐在船長座上問道:“還要多久?”

一個坐在操作臺前的眼鏡男最先回頭說道:“八分鍾。”

“這麼久?一次蓄能射擊就需要十分鐘?”

“也可以瞬發,只是威力非常小,射程也短,如果我們下去,很有可能會被對方擊落的。”

眼鏡男扶了扶眼鏡:“海神三叉戟在設計之初的目的只是希望可以癱瘓衝卡飛船的引擎,說是武裝緝私船,但和一般飛船的區別就是船身外的幾個小口徑艦炮和這具海神三叉戟。

平時對付商船還行,可對付對方那樣的武裝到牙齒的飛船就像一個拿著木棒小孩子企圖挑釁拿著槍成年人。”

接著眼鏡男不甘地說道:“如果上頭願意在這上面投入更多經費的話,現在我們就不需要那麼糾結了,直接用大炮轟死他們,真理和正義只在艦炮射程之內。”

大副不放心地說道:“下方還有杜衡和那些紐曼星人,你確定威力不會波及到他們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會,對方可是擁有防護罩的,只會在局部地區產生極強的氣壓,而且……其實我們也只是盡盡人事而已,海神三叉戟的功率太低了,可能連防護罩都打不破,但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了。”

正在兩人交談間,緝私船船頭上出現了一道裂紋,隨著兩塊巨大的鋼鐵裝甲向兩側劃開,一個三叉戟模樣的艦炮伸了出來,它左右兩邊叉子的尖端是尖的,中央的叉子的尖端則是圓球。

在三根突出的叉子後方的底座上纏繞著許多銀白色的圈線,那些圈線有三米粗,就像一個被壓緊的彈簧套在艦炮的底座上。

此時隨著飛船的動力爐不斷給艦炮輸送著能量,那些銀白色的圈線被染上了炫藍色,從下至上。

三叉戟的左右兩根尖刺也變成了藍色,不斷有藍色的電火花噼裡啪啦地擊打在中央尖刺尖端的圓球上,然後將圓球從銀白色變成微微的淡藍色。

名為海神三叉戟的艦炮在底座的旋鈕的調節下,緩緩轉向下方。

與此同時,在鯨形飛船的艦橋內。

大副向獨眼龍彙報道:“在我上方檢測到大量能量聚集,對方在大氣層外,我們艦炮射程不夠,夠不著。”

“只能捱打?那保護罩擋得住嗎?”

大副立馬看向一個身材矮小、青皮膚、腥綠眼睛的諾達人。

那個諾達人很有眼色地開始計算。

“按照這樣的強度……”

小個子諾達人等待著中央電腦的計算結果,接著他說道:“可以擋九下,對方一次蓄能需要十分鐘,也就是說我們還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足夠了,我已經關閉了飛船的所有艙門,那些穆薩人進不來。

我們可以平安起飛,等下我們可以把他們趕得像兔子一樣逃竄。”

大副很不滿地看了這個諾達人一眼,他將自己的臺詞都搶了,自己說什麼?重複一遍麼?

獨眼龍裝作沒看出這個諾達人有搶臺詞之嫌,二副被他親手殺了,所以獨眼龍現在需要另找一個人來制衡大權在握的大副,這就是上位者的手腕。

獨眼龍突然發現這個叫什麼來著的諾達人挺聰明的,有前途,而且他敢冒著得罪大副的風險也要在自己面前展示自己,獨眼龍就喜歡這樣敢於冒險,又善於捕捉機會的人。

於是獨眼龍突然對這個他連名字都沒有記住的諾達人說道:“等下如果你能將那艘緝私船打爆,我升你做二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