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元1836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

距離劉錫命回川已經過去快一個月,這段時間裡,劉錫命可是說是忙了個底朝天。

不僅要忙著哄好謝純熙,要處理好家中的日常事務,還要持續關注大同社在順慶府內的活動。

經過了一次到陝西的集體遊學之後,大同社的主要成員之間已經建立起了親密的友誼。

尤其是在關中,劉錫命雖然拿到了孫傳庭的巡撫公文,同時也有蘇謹、竇玉泉等人負責處置。

但是在具體的屯田事宜當中,僅靠他們這些人自然不行,是以竇玉泉又發動雷洪、任元嘉等人過來幫忙。

大同社的理念經過多次最佳化以後,本就具有極強的號召力,特別在近距離觀察關中的慘狀之後,這幫社員的責任感被進一步激發出來。

所以回到四川以後,一得知劉錫命回川,幾十號核心骨幹全都聚攏過來,想聽聽劉錫命下一步的安排。

眼看馬上就要鄉試,劉錫命自然是以此為重,鑑於不少社員家境一般,他索性將這幫人全都召集到了劉家村,統一進行備考準備。

這舉動一經宣傳,頓時在順慶士林裡激起了一陣好評。

現在人人說起劉家,那可不只是勢大根深,在士林之中更是有急人所急的好名聲。

也就是這一個月的功夫,劉家村的造船廠已經基本成型,劉家水泥磚塊鋼筋全都不缺,加上人手充足,一棟紅磚建成的高大廠房巍然矗立在劉家村碼頭旁邊。

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太陽還沒有到散發熱量的時候,劉家村的碼頭上已經擠了近百號人。

劉錫命和於永凱等龍驤旅軍官全數在場,就連陳翊定等人也跟來不少看熱鬧的。

就在劉錫命眼前,易辛等人這一個月的成績便漂浮在水面上。

四艘按照荷蘭三級戰列艦或仿製或改造的模型船,以及四艘按照劉錫命的要求製作出來的體型更小,船型更加細長的模型船。

劉錫命雖然不是BB黨,但是對於海上作戰的認識至少比龍驤旅這幫人要強。

劉家要發展海上勢力,自然是直接學後世的成功者,所以他直接選擇模仿西式戰艦。

只是光有戰列艦不行,還得有相當多的配合艦種協同作戰。

戰列艦雖然火力猛,人員多,但是也存在轉向不靈活,速度慢等缺點,在中國近海作戰,很容易被鄭芝龍這樣的勢力群毆。

所以必須配備一部分火力小,但是速度快的艦隻保護己方戰列艦,同時承擔起穿插、切割等戰術作用,劉錫命打算沿用自己知道的內容,將其稱為巡洋艦。

現在易辛等人仿製出來的模型就是他這個思路的結果,戰列艦按照1:1.2,

1:1.1,1:1以及1:0.9的比例仿製荷蘭三級戰列艦,同時進行適當改良,總噸位控制在1800噸到1350噸之間。

巡洋艦則在戰列艦的基礎上再繼續縮小,將噸位控制在1000噸到600噸之間。

當然了,所有模型船的實際尺寸還再次進行了縮小,眼前最大的戰列艦模型也不到十米長,不過用來測試也應該足夠了。

一個之前義大利傳教士利類思送給劉錫命的鐘錶被搬了出來負責計時,嘉陵江上也從上游到下游各自設好了標記。

劉錫命一聲令下,負責測試的龍驤旅水兵便爭先恐後地解開船繩啟航。

“快了,快了,哈哈,我說了,7號船肯定跑的更快。”

“放屁,這才剛開始呢,要我看,8號船更快一些。”

一幫子圍觀的龍驤旅軍官開始大聲討論起來,大家都把這當個稀奇來看。

岸邊上的歡樂影響不了八艘測試船上的人員,在江風的推動下,八艘戰艦按照著自己固有的節奏沿江而下。

“慘了,慘了,6號船怎麼開始重心偏離了。”

身後傳來一聲驚呼,劉錫命趕忙將注意力轉到6號巡洋艦上。

望遠鏡裡,那艘船果真開始向左舷傾斜,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還有加重的傾向。

船匠袁楠帶著的一幫人老臉一紅,6號船正是他們的傑作。

劉錫命一邊觀看江上比賽,一邊安慰眾人:“大家不用擔心,這次本來就是為了測試出效能最好的船隻,有差錯也是難免的,只要大家以後注意質量就好。”

這次測試本來就不長,只有五公里左右,只是結果卻有些出乎人們的預料。

3號、6號兩艘船跑了一大半竟然直接翻車,6號船最後還直接沉沒在了嘉陵江中,還好劉家村早已安排了救援船只,參加測試的人員倒是無恙。

負責觀察報告的吳民海氣喘吁吁地下馬來報,“報告,航行測試結果如下:1號船,用時……”

連續幾天,劉家村一直在測試這些模型的效能,最終劉錫命敲定下來了具體的方案。

戰列艦先按照荷蘭人的三級戰列艦原比例仿製,只是將貨艙部分縮小,整船排水量20000石(1500噸),艦長22丈(73.2米),寬3.2丈(10.6米)。

巡洋艦則選用7號艦模型,排水量10000石(750噸),艦長15.3丈(51米),寬2.7丈(9米)。

趁著這個機會,劉錫命進一步將家中的度量衡標準統一,避免出現大明眼下各行各業不同標準的局面。

往後劉家村使用的度量衡,長度方

面就是1丈=10尺=100寸=1000分寸,重量則是1石=100斤=1000兩。

劉家村在工房下面增設造船局,由易辛擔任協理,袁楠擔任副協理,同時工房再派出其他管理人員輔助。

劉錫命的意思是,造船局先集中所有力量仿製出一艘三級戰列艦,之後再將經過鍛鍊的人員分配到六座船臺上分工建造。

前期先行建造7艘20000石的三級戰列艦,後期則選用1號船模型,建造24000石也就是排水量1800噸的戰列艦。

至於巡洋艦,則要等到造船工藝成熟以後再進行建造。

眼下劉家村各式物資已經齊備,加上工房現在研製出來的原始車床和水力動力車床,易辛瞭解清楚了情況之後直接打下包票:

第一艘船兩個月內建成,後面的船隻基本上能夠保證三個月的建造週期。

聽到這訊息,劉錫命忍不住心中狂喜,不過他仔細一想卻又覺得還算正常。

正常的風帆戰列艦製造週期一般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更長的還有三年到六年。

但是要是緊急製造的話,甚至可以控制在6個月的時間。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風帆戰艦全都是用木材做成,建造的過程中必要保證木材乾燥到位,否則就會導致船隻使用壽命大幅降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劉家村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劉家的木料全都是從秦嶺中收購的積年大木,早就已經徹底陰乾,直接就可以使用。

七月初三,劉錫命正式召開全村管理層會議,當面宣佈了對於易辛等人的任命,也標誌著劉家村造船大計開始行動。

劉錫命一臉淡然地宣佈道:“為了滿足造船廠的工作,整個船廠將要招募2000名年紀輕,同時已經在劉家村學堂讀過1年以上的年輕人。”

“譁”

這條訊息讓眾多管理層頓時譁然,年輕人,還要讀過書,那其他工廠怎麼辦。

劉錫命也是有些頭疼,劉家村現在再次陷入了人力稀缺狀態。

眼下在四川,劉家共有十二萬人左右,不算十六歲以下的少年的話,其中能夠使用的男性壯年勞力大概在四萬二千人。

扣除掉龍驤旅一萬人,各房管理人員以及警察3000人,其實已經所剩不多,如今還要再給造船廠2000人,各房主管都有些擔心自己手下的工作怎麼完成。

要知道,去年劉家可是按照各個工坊的效益發放的那個什麼年終獎。

最多的比如兵器局,人均領到了三兩銀子,可把大家羨慕得夠嗆。

“大家安靜”,劉錫命揮揮手示意聽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