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元1836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

四月十一日,朝廷的文書到達汝寧府,黃宗羲正式離任確山縣知縣,轉任南陽府內鄉縣知縣。

訊息下達時,黃宗羲心中頗為驚訝。

雖然黃宗羲自認為在任內廉潔奉公,政務等事也是盡心盡力去做,但是無奈流寇肆虐,加之縣中官吏虛於應是,地方士紳貪婪無度,確山縣在他治下並未變得更好。

正是因為如此,黃宗羲一直以為自己恐怕要被調到其他偏遠州縣去任官了,哪曉得如今竟然是內鄉!

汝寧府前來傳達朝廷文書的李推官看向黃宗羲的眼神都有些不對勁了,兩眼當中充滿了羨慕的神色。

“黃縣尊,沒想到你竟然跟劉中丞有舊,這樣的大事,你怎地不再府裡說一說呢,劉中丞可是咱們河南的大救星啊,現在全省上下,哪個不給他供個長生牌位。”

“你要早說有這層關係,去年府裡下撥的那筆銀子估計早就給你們確山縣送來了嘛,南陽離此地不遠,回頭在下可還要拜託黃縣尊多多照拂啊。”

黃宗羲雙眼有些迷茫地拱手應付兩句,這事竟然是劉無疆做下的?

劉錫命此前倒是給他說過歡迎他加入大同社的事情,他也知道劉錫命在防疫結束後專門向朝廷遞過報功的摺子,但是這轉任內鄉一事確實還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隨著汝寧府推官的到來,關於黃宗羲要離任的訊息也迅速傳遍了不大的確山縣城。

“縣尊,你不能走啊,你走了咱們確山的百姓可怎麼過啊。”

“青天大老爺啊,留下來繼續做縣尊吧。”

等到兩天後黃宗羲收拾妥當準備離去之時,確山縣裡的百姓呼呼啦啦地來了數百號人為他送行。

雖然黃宗羲自認為所做不多,但是他至少能做到秉公執法、清正廉潔,這樣的人在大明朝已經算是難得的好官了,確實百姓當然有些捨不得。

站在縣衙門口的臺階上望下去,看到數百百姓跪地叩首,黃宗羲心中的責任感再次爆棚起來。

他趕忙揮手虛扶眾人,“諸位鄉親,黃某在確山三年,沒能為確山百姓做下什麼實事,實在當不起大家的稱讚,朝廷自有規制,便是我想留也留不得,還請大家速速回去吧。”

確山百姓又是好一陣挽留,黃宗羲推脫大半天才走脫出來。

然而等黃宗羲好不容易從人群中走出,來到他的家丁黃翰面前時,卻發現黃翰身邊竟然跟了好幾輛看起來頗為不俗的馬車,馬車旁站著十幾個身著青黑色勁裝的漢子。

“這些是什

麼人,不是讓你隨便去找輛馬車就行嗎,怎地弄成這番模樣。”

黃家世代官紳,黃瀚也是黃家的家生子,聽見主人呵斥,這年輕小廝有些無奈苦笑道:“老爺,這車不是小的找的,是他們自己送上門來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黃宗羲心中一驚,這莫非是確山縣官紳想要做什麼勾當?

他當即變臉對著那些漢子怒道:“本官行得正坐得直,我在任上都未收你們半分半毫,如今離任更是不可能,爾等速速退去。”

誰曉得那領頭一個方臉闊肩的大漢立馬笑著朝黃宗羲拱手道:

“在下傅節立,縣尊勿慮,我等乃是內鄉縣雷縣尊派來迎接您上任的,跟確山沒什麼關係。”

啥?

黃宗羲頓時有點兒懵了,這大明官員上任歷來有規定,全都是自行上任,哪有聽說前去上任的州縣還要迎接的,這莫非又是內鄉搞得什麼歪風邪氣?

那漢子見黃宗羲臉上有些不爽,趕忙笑著解釋道:“縣尊,實在是近來流寇肆虐,雷縣尊擔憂您的安危,這才專程派我等前來迎接的。”

怕黃宗羲繼續堅持,這漢子說完往他身邊湊了湊低聲道:“縣尊既然入了大同社,那便是我等自己人了,我等自然要護得周全,這馬車都是中丞名下產業,並非縣裡出錢,縣尊且放寬心。”

黃宗羲這才恍然,心中更覺劉錫命情意深重,對於內鄉一行也頓時更加期待起來。

一行人翻身上馬,待到出了縣城,黃宗羲赫然發現,城外還停有近百護衛,看見馬車後一起默不作聲地靠了上來,一併護衛著向西而去。

“這些也都是縣中的?”,黃宗羲坐在馬車中頗為好奇地看向傅節立。

“嘿嘿,我縣中素來有組建民團的慣例,這些都是本縣民團中人,若非如此,我等怎能保得內鄉鄧州太平。”

黃宗羲馬上就要上任接手內鄉,傅節立也不怕如實相告。

看了看行動訓練有素的內鄉民團眾人,黃宗羲陷入了沉思。

其實不止他這兒,劉錫命專門下了命令,凡是能夠照顧的過來的大同社社員上任,全都要安排護衛保護,比如山西夏允彝那裡,也被他派了一曲人馬前去護送。

一路行來無話,但是等到進入內鄉境內,黃宗羲可謂開了眼界了。

縣境各處都設有檢查的關卡,這些關卡不收取雜稅,只為防範奸細所用,給人帶來一種莫名的安全感。

全縣官道也十分平整寬闊,道路兩旁的田地沒有絲毫荒廢的跡象,密密麻麻的種滿

了糧食,如同一片綠色的海洋。

不過地裡種的除了小麥之外,還有許多黃宗羲未曾見過的作物。

一問之下他才得知,這些喚作玉米。

這玩意兒黃宗羲在確山縣也曾聽說過,據說產量非常高,但是礙於這個年代的技術傳播速度以及政府的執行能力,包括黃宗羲在內的周邊府縣都無力推動這種作物改革。

想不到內鄉、鄧州竟然能讓全縣境內大種此物,黃宗羲不由得又對劉錫命領導的大同社高看一眼。

只有當過地方官的人才知道,治理地方何其困難,大明權不下縣,官員們也只能依靠官吏和士紳對地方進行統治,能夠做的著實有限。

讓黃宗羲更為驚訝的是,等到他們一行來到內鄉縣時,本該離任前往鄧州的雷洪竟然依舊還在內鄉縣衙裡等著他。

“太衝兄,小弟千等萬等,可算是把你等來了。”

已經升任正六品知州的雷洪對於黃宗羲卻頗為客氣,一見面便大笑著迎了上來。

一番還禮之後,黃宗羲大奇問道:“幼澤兄不去鄧州上任,卻在此地等我作甚?”

“還不是政務交接的事情”,雷洪露出一臉苦笑,“無疆兄早已給我大同社內定下了規矩,凡是地方交接,務必使前任與接任當面交接,釐清各項細節之後才允許離任。”

“況且我內鄉與其他地方政務大相徑庭,若是我不等你來就走,只怕許多事情你便摸不到門路。”

黃宗羲聞言大喜,這大同社做事的套路可是太合他意了。

大明朝地方官交接也有政務交接這個說法,但是因為官員們上任時間過長,這種交接往往流於形式。

通常都是前任將所有府庫一封,留下各類文書,將其扔給縣丞之類的官員保管,等到接任的官員上任,便只能自己去翻閱檔案。

正是因為這種制度,往往造成前任挖坑後人填坑的現象。

哪怕接任的官員當場審驗出了什麼問題,但是由於前任已經離任,這些問題也得你自己兜著,以至於地方政務一日壞過一日。

雷洪的這個交接卻與黃宗羲此前經歷的不同,除了他這個前任知縣以外,內鄉縣內擔任縣丞的大同社社員裴樂心以及戶房、刑房等各房人員全部被他交了過來一起交接。

大同社將整個內鄉縣滲透的十分徹底,當聽聞包括縣丞在內的各房官吏全都是大同社社員時,黃宗羲差點兒暈厥過去。

內鄉為何能夠在眾多州縣中獨樹一幟的原因已經初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