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元1836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六章 督師中原(十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一十六章 督師中原(十七)

長江之上,張獻忠意氣風發地坐在船頭眺望江水。

在他身側,一眾被他新封的文武大將侍立在旁,看上去好不威風。

“哈哈哈,還是定國的計策厲害,俺老張在南湖廣一人不殺,便招的恁地多人馬,要是再給俺一段時間,這天下俺老張也坐的了。”

大軍船頭,張獻忠一臉滿意地看向被他封為左軍都督的李定國,正是因為李定國一力勸說,嗜殺的張獻忠才停下屠刀。

還別說,這年頭的大明百姓確實好騙,一聽說張獻忠不再濫殺,舉家投靠的數以萬計。

張獻忠此話一出口,他身旁一個白臉長鬚、長著鷹鉤鼻的中年男子頓時有些不快了。

此人正是被張獻忠封為右丞相兼吏部尚書的汪兆麟,這人素來陰狠狡詐,不過他卻得了張獻忠的信任,竟然還將女兒嫁給了他。

汪兆麟雖然是個讀書人,但是為人卻比一般的流寇還要兇殘毒辣,當初李定國等人為了避免濫殺,也和他多有衝突。

因此張獻忠一說完,汪兆麟馬上在一旁狀似隨意笑道:“張都督這一手卻是是好計策,最近我聽長沙百姓之間都在謠傳,將張都督稱著活命菩薩呢,看來很得人心啊。”

李定國和孫可望等人都是張獻忠義子,現在還都姓張。

一聽這話,張獻忠和李定國等人全都臉色一變。

李定國一臉憤怒地看向汪兆麟,不過還沒等他開口,張獻忠便先劈頭蓋臉的罵了過來。

“狗日的殺才,俺就說你咋這麼好心,原來是為自己博名聲,怎麼地你是打算做俺老張的位置嗎?”

“義父”,李定國噗通一聲跪了下來,滿腦門都是冷汗,“兒子跟你從天南殺到海北,何曾有過異心,還請義父明鑑。”

孫可望等人也跟著跪下來道:“還請義父明鑑,老三素來就是這個性子,可不是他想要收買人心。”

張獻忠仍舊是一臉怒色,汪兆麟這話有些戳到了他的心窩子裡。

嗜殺之人雖然看起來暴虐兇猛,但是實際上不過是用殺戮來掩蓋心中的膽怯罷了,張獻忠就是這一類的典型。

不過不等他繼續發怒,船頭另一側一個聲音幽幽傳來。

“大王,大戰在即,怎可臨陣殺將,還是軍心要緊吶。”

本來覺得自己奸計快要得逞的汪兆麟猛地轉眼怒看過去,待看到說話那人時卻眼神一滯,強行將自己想要繼續挑撥的話收了回去。

為何汪兆麟對此人如此忌憚,無他,這人正是最早主動投靠張獻忠的秀才鍾玉和。

崇禎十二年的時候,鍾玉和便孤身一人前往房山投靠張獻忠,後來更是屢次獻計,幫助張獻忠大勝官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次張獻忠稱王,也是鍾玉和提早便向張獻忠提出了預言,言道李自成損兵折將,必然要稱王以振士氣。

張獻忠營內文武粗聽到這話時還都不以為意,哪曉得半個月後便有訊息傳來,李自成果然在開封稱王。

而這鍾玉和更是雞賊,竟然提早便準備好了稱王所需的許多事物,當天直接帶著眾將勸進,這可把張獻忠給高興壞了。

不過說來也怪,這人明明有如此多的功勞,但是在張獻忠封官時卻堅持不受右丞相的官職,偏偏只願做禮部尚書。

如此行徑,加上知道他在張獻忠心中的地位,便是汪兆麟也不願意輕易招惹。

果然,鍾玉和一開口張獻忠馬上就停止了怒罵,扔下一句回頭再收拾你,繼續觀賞起他的江面大軍來。

李定國等人這才紛紛起身,包括孫可望等人在內,一幫大西軍中的重要將領全都充滿感激地看向鍾玉和。

見此情況,鍾玉和心頭一笑,也多虧了有汪兆麟這樣的無恥小人,不然龍頭交代給自己收攏大西軍眾將的任務還真不好完成呢。

“大王快看,江邊有動靜!”

張獻忠等人乘坐的是一條三層大船,一個聲音從樓船下面傳來,引得上層的張獻忠等人紛紛轉頭去看。

只見浩蕩的長江南面,數百名頭戴羽盔、身著軟甲的官軍騎兵突地從岸邊樹林中鑽了出來,沿著江邊一邊朝北奔走,一邊打量著江上的情況。

“是官軍的騎兵,看來武昌早有準備了。”

孫可望一見這些人馬,立即醒悟過來官軍的打算。

不過仍舊端坐的張獻忠卻冷笑一聲,“官軍知道又如何,俺老張可不是李自成那般的軟腳蝦,老子還就不信了,俺這三十幾萬大軍還奈何不得他。”

說完,張獻忠猛地站起來,對著江對岸就猛地捶胸大吼起來:“吼,來殺俺啊,狗官軍。”

“哈哈哈”,江面上,一幫大西軍將士鬨然大笑。

張獻忠咆哮完後衝著自己的隊伍大喊道:“兒郎們,都給俺加把勁,打下武昌,俺老張就要當皇帝了。”

“打下武昌,當皇帝!”

長江南岸,曹變蛟有些蛋疼地齜了齜牙。

“常說楚人沐猴而冠,怎地這北面來的蠻子也是如此扯蛋。”

曹變蛟的副將,他的堂弟曹鼎蛟咧嘴笑道:“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且讓這幫土賊好好開心一下,等

上了岸看咱們怎麼收拾他們。”

大西軍三十萬兵馬,並非全部乘船,除卻十萬順江而下的水師外,另外還有二十萬人全是沿著南岸的陸地一路進軍。

曹變蛟等人本來還打算突襲大西軍陸上兵馬,不過沒想到大西軍竟然列陣言明,一行人沒尋得機會,只得一邊向武昌城通報訊息,一邊沿途尾隨盯梢。

武昌城頭,劉錫命一臉淡然地踏上了西邊的城牆。

明朝的武昌城坐落在長江東岸,西面的漢陽門、平湖門和文昌門等便是傍水而建。

從他的位置望過去,大約二十裡外的江外,隱約能看見大江上一艘艘船隻連線成片,遮天蔽日。

劉錫命身後,湖廣巡撫何騰蛟等人臉色慘白,拿著望遠鏡的雙手忍不住地哆嗦起來。

“閣,閣老,賊兵勢眾,咱們是不是避一避?”

“避?往哪兒避?”

劉錫命轉身笑道:“我是督師,並無守土之責,我可以走,爾等卻不行,不然我先帶著大軍去黃州府看看?”

“不不不,屬下胡言亂語,閣老當不得真吶。”

一幫湖廣官員一經劉錫命嚇唬當即面如土色。

現場的不少官員都抱怨起來,當初要是將左良玉麾下大軍全都收攏起來多好,否則現在哪用六七萬人去打人家三十多萬人。

在這幫大明文官的樸素觀念中,人多就是力量。

劉錫命眼珠子一轉想出來個主意,他裝作一臉感嘆道:

“這年頭為官不易,做湖廣的官更難,這樣吧,本閣也不難為大家,有願意辭官的,現在就將辭呈遞上來,我準你們出城避難,反正本官是只能與武昌共存亡了。”

“當真?”

人群中傳出一聲驚喜的叫聲,劉錫命眉頭微挑堅定道:“本閣說話從不反悔。”

“嗚嗚,閣老,下官家中前幾日才來了書信,說是家母身體欠安,為了盡孝,下官只能辭官了。”

沒想到,湖廣的這幫官員還真有臉皮厚的,劉錫命話音一落,馬上就有武昌府的推官出來抹淚說道。

劉錫命嘿嘿一笑,“好,李彪,給他個條 子,準他出城。”

“譁”

“下官家中也有要事……”

劉錫命才剛開了例子,馬上便有十幾個大小官員一下子衝了出來,爭先恐後地拜道在地。

何騰蛟氣的臉色更白了,“你,你們,簡直是士林之恥!”

這幫子官員一個二個心中亂翻白眼,命都快沒了,誰還管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