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元1836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

大事已定!

皇極殿內,蘇謹、竇玉泉等人欣喜若狂。

正興帝此話一出,劉錫命建國稱帝便再沒有隱患了。

原本大家還擔心朱慈烺硬氣硬撐,卻沒想到蘇謹的話能夠對他打擊如此之大,直接將朱慈烺身為朱明皇室子弟的驕傲擊個粉碎。

原來我大明統御三百年,雖不說碌碌無為,但是與呂宋相比,也不過是米粒之光之於皓月而已。

那這大明還要他作甚。

御座之上,劉錫命沉默點頭,伸出左手拍了拍朱慈烺的腦袋。

“你放心,孤一諾千金,你我還是親家,若是沒有保你平安之意,我又何必如此?”

說完,劉錫命一掀袖子轉身朝向殿內。

“德參,帶領禁軍護送慈烺三兄弟回寢宮休息,嚴禁有人不敬。”

江德參單膝跪地抱拳:“臣遵旨。”

自有十幾名禁軍過來扶起虛弱的朱慈烺三人朝殿後走去。

劉錫命這才看向殿內孫傳庭、劉宗周等人。

“諸位,孤知諸位皆是品格高尚之士,因此此前未曾與各位通報,孤在此先行道歉。”

面對劉錫命微笑著拱手道歉,孫傳庭、劉宗周等人紛紛掩面。

劉宗周本來還打算再怒罵一次,但是方才蘇謹的政績確實讓人亮瞎了眼,他已無心再辯。

況且想到正興帝將來還要有耐於劉錫命,劉宗周此時也不得不投鼠忌器。

劉錫命對幾人的反應渾然不以為意,他直接甩袖在朱慈烺的龍椅上坐了下來,渾身散發著威嚴。

“諸位的心情孤很理解,但是為了天下計,孤還是要在此事向諸位先生提出,請諸位留在朝中助孤一臂之力。”

“伯雅、鬥望……”

劉錫命率先看向孫傳庭和楊文嶽。

這兩人一個曾任他的副手,一個同是他順慶同鄉,是最有可能突破口子的。

至於孫承宗,因為年紀確實太大,他早已不上朝了。

倒是他兒子孫鉁,因為入了大同社的緣故已經被自己拉入了隊伍。

孫傳庭聞言掩面哭泣道:

“僕不才,既向明帝效忠,怎能再仕二主,還請丞相見諒。”

劉錫命有些無奈,當著這麼多人,他也不願意逼迫,只能轉頭看向楊文嶽。

楊文嶽卻也光棍,眼前這人是誰,是自己同鄉啊。

面對一個有機會成為皇帝的同鄉,楊文嶽瞬間就將自己說服了。

“臣,願意投效。”

劉錫命眼中閃過滿意之色,這楊文嶽歷史上

也是硬骨頭,面對李自成堅持不降,結果被酷刑殺死,如今他肯歸順,一定能夠帶動一批人。

果然,何騰蛟、袁繼鹹等人見狀,也紛紛跪下道:

“臣等願意投效。”

大殿之中,只有孫傳庭、劉宗周、黃道周等四、五十人還硬挺著身子。

劉錫命莞爾笑道:“諸卿深明大義,甚善,大家也不必緊張,孤與大家怎麼說也是同朝一場,還是有些情誼在的。”

“況且我呂宋政權與其他不一樣,乃是以人為本,以法治國之國,況且剛才也說了,孤並非篡明國自立,而是驅逐韃虜自取天命,這自然也用不著大殺舊臣。”

“孫伯雅、劉起東等人願降則降,不願降的本朝也會以禮相待。”

金鑾殿上,群臣為之心中一鬆。

楊文嶽等人看向劉錫命的眼神更是充滿敬佩,此君果有明主之相啊。

劉錫命大袖一揮示意大家平身說話。

“行之,今日既然已經將話說開,那你便來說說咱們後面的安排吧,也正好將我呂宋制度說與孫先生、劉先生他們聽聽。”

蘇謹心中一陣偷笑,自家主公這是念念不忘想要收服幾人啊。

當下,蘇謹轉身看向眾臣。

“主公已和我等商定,三日之後便是吉日,我呂宋將在黃鵠山舉辦正位大典,一來更改國號,二來宣佈稱王。”

“國號已然議定為‘漢’,我主自然就是漢王,國都則議定在南陽盆地,待光復天下之後,便於此地新修一城名為天京。”

“至於本朝制度,這也是最值得說道的,本朝以大同論立國,治國之宗要乃是以百姓為本。”

“漢王親自提出,百姓位於國家之上,國家位於君王之上,此正合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

聞聽這話,本來一副厭惡之色的劉宗周都忍不住轉頭看向了蘇謹。

這話說的太過大膽了。

太祖洪武雖然號稱尊儒,但是對於孟子的學說卻大加刪減,連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都不準人讀。

卻沒想到劉錫命竟然敢直接將此話列為治國宗旨。

劉宗周偷偷抬眼瞥了一下劉錫命,心中點頭。

此子到是有些本事。

但是隨即一股情緒又湧上心頭,奈何是個逆賊。

蘇謹自顧自地繼續講到:

“對於大家最關心的朝廷官職劃分,漢王已然有了示下,將要再次復立三省六部制度。”

“當然了,這個六部只是虛數,我大漢各部遠教前朝,至少都有十幾二十個,這

是為了更好的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因此不能再像以往那般限制官位。”

“三省當中,中書省統管人事、外交、宣化、督查等事,設丞相總領之,主要對天下負責。”

“尚書省負責全國實際政務,其下設戶部、刑部等各大部門,主要對百姓負責,設總理總領之。”

“門下省負責君王各項事務,包括祭祀、宮內財務等,主要對君王負責,設參知政事總領之。”

“除此之外,另外單設集議院,負責對尚書省各項事務進行稽核,包括財政、人事等事項全都要經集議院透過,設大納言總領之,全體納言均由民間選舉產生。”

“單設大理寺,負責審查全國民事及刑事案件,設大理寺卿統領之。”

“單設廷尉寺,負責對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重大犯罪案件檢察監督,設廷尉寺卿統領之。”

“其他還有稅務寺、金吾衛等種種機構,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了,等到三日之後自有分曉。”

蘇謹說完,其他人還沒吭聲,劉宗周卻心不甘情不願地問道:

“咳咳,這個集議院是什麼說法,蘇先生能否說來聽聽?”

群臣之中,黃宗羲、黃宗炎和黃宗會三兄弟對視一眼趕忙憋住心中笑意。

劉錫命心裡面也樂開了花,但是他好歹繃住了,不然劉宗周這老儒只怕要當場翻臉。

對於這種老古董,劉錫命並沒有非要他出來治政的打算。

就算劉宗周當官,他恐怕也摸不清大漢朝的套路。

但是這年頭一個海內知名的大儒實在是能量太大了,親朋好友、學生故舊,比後世的學閥還要厲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如果劉宗周能夠表態支援大漢朝建國,那無疑在道德和法理層面便無人敢於質疑。

劉錫命馬上一臉正經地朝蘇謹說道:

“行之,起東先生既然想知道,那便請你詳細說說。”

蘇謹轉身躬身行禮示意知曉。

“子產不毀鄉校,此事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大漢朝野以為,此乃我華夏開民主議政的證據是也。”

“子產曾語鄉校曰,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

“目的就是為了聽取百姓對於政治的意見,百姓覺得好的,那便推行,百姓覺得不好的,那便改正,如此一來國家豈有不治之理。”

“我大漢的集議院實際上與鄉校是一個作用,但是還要更進一步,百姓不止可以議論政治,更可以監督政府決策,從而避免再出現明國官紳不納糧,只讓百姓納糧的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