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這大明藥丸最新章節列表 > 為什麼老王使用鳥銃而不是燧發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為什麼老王使用鳥銃而不是燧發槍?

要詢問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搞清楚明末清初時期,明軍裝備的火器水準。

1.火門槍

首先明末明軍在作戰時候相當重視火器部隊,它的編制內是有大量使用早期火器的軍人。

但這些所謂火器,我可以很明確的對大家說一下,80%都是火門槍。

我說80%還是給面子,真實歷史上應該是在80%-90%之間。

只有部分精銳和建軍思維特別先進的部隊(比如戚家軍)是使用鳥銃的。

而在這些亂七八糟的火門槍中,其中有兩個我想大家應該很熟悉,一個是三眼銃,一個是追風炮。三眼銃能打三下,而追風炮作為一種大號的火門槍頗得文人們的推薦。

但是無論經過多少的改進,火門槍終究還是火門槍,無論怎麼改進都無法擬補殺傷性和精度的缺陷。

到了1644年崇禎吊死煤山這個時候,火門槍將無論是從傷害還是從射速都已經不再適應新時代的戰爭形式。

再加上明朝那時候的制度已經接近崩潰,貪腐成風。因此士兵拿到的簡單的火門槍,質量往往都不行。

我在文中曾經寫到,王承恩鳥銃如果不按照訓練嚴格使用,可能會化成三星note7,但是明軍的火門槍,,,它可能正確使用,因為質量問題也一樣會化身note7。

現實世界裡明軍士兵是如此來使用這些劣質產品的:只放一半定裝藥,,,本身就沒多大威力,,,這樣打還有威力麼???

2.火繩槍

接下來是火繩槍,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崇禎皇帝吊死煤山,主角奪舍爬起來之後,王承恩王老太監他手上拿著的就是火繩槍,或者本土化一些--鳥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裝備來自戚家軍,在東南沿海與倭寇征戰時候得到的火繩槍。這種火神槍,最早是葡萄牙人引入南洋地區。

鳥銃因為他的高精度迅速在明軍這裡得到好評,在民間也有很多擁有高技術的鳥銃工匠,因此老王拿的是精品倒是不稀奇(其實我懷疑明末因為貪腐問題這種宮廷使用的武器質量也不行了,就算老王這質量好吧開個外掛)。

但正如得到好評的武器,並也許並不能迅速普及一樣,哪怕在明末時期,擁有鳥銃的明軍也著實不多,甚至不到他所有部隊數量的8%可能還要低。從一份天啟年間發到遼東的軍備清單上來看,鳥銃發過去的數量不到10%。

甚至一些文人墨客甚至認為鳥銃這種東西,居然宜南不宜北,腦袋真應該好好開啟看看。

所以大多數的明軍部隊,只能在快槍,三眼銃等火門槍之間選擇。

明末,,,其實明軍序列連一支全員精裝鳥銃的部隊都沒有,這是可悲的事情。

更可悲的明軍火繩槍部隊數量不僅遠遠低於同時在歐洲火繩槍部隊,而且使用的這種槍械質量也往往不如它們---因為貪腐。正常鳥銃應該穿東方的鐵甲沒問題,但明軍鳥銃居然穿不了清軍的甲,,,那個又不是騎士老爺的板甲。

(說句閒話,這時候騎士老爺板甲的質量已經發展到了歷史最巔峰。。。堪稱是戰爭機器,,,可惜遇到了各種開罐器,,,從瑞典長槍到瑞士長戟,個個表示大人,時代變了,接著是各種重型火繩。。。)

除了我前面提到過巔峰的蘇爾式之外,火神槍還有一種變種形態,那就是重型火繩槍,透過這種火神槍的放大版,90米崩板甲輕輕鬆鬆,540米崩盔甲輕輕鬆鬆,堪稱是騎士老爺殺手。

老爺們表示mmp強烈譴責抗議。

這種超重型在明軍那裡也有一定的數量,被稱為斑鳩銃,但那是屬於高階進口武器,而且往往被當做反甲單位來使用。。。因為普通的明軍鳥銃質量因為貪腐很成問題,破不開清軍的鐵甲。

但作為純軍火進口武器,而歐洲人運到東方的武器在那個時候本身也沒多少,大家可以想象這些東西的數量。

最後是燧發槍

30年戰爭已經有了燧發槍這種近代武器出現了,從它出現以後,以後伴隨著殖民者和他們的那個子孫們橫掃世界的全都是這種槍的後裔。

儘管這個時候使用非法槍的部隊在歐洲在步兵的比例還很低,但是騎士老爺們有錢沒事。

好吧,三十年戰爭到後期,騎士老爺們不穿板甲穿胸甲了,這些胸甲的武器是兩隻燧發手槍和騎兵劍。

還有的是火繩槍騎兵,這時候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是拿一把卡賓槍,兩把燧發手槍。

這裝備奢侈程度應該讓此時世界任何地區人淚奔。

至於明軍。。。

《神器譜》卷五或問:霹靂火銃,神奇特異。不惟不畏風雨,利於戰陣,即主帥、軍幕、商賈、逆旅,盡足以御暴客,《譜》中不具圖式,不言製法,何也?

日:此器固是神奇,甚難製造,費又數倍,非經服習,火又未必即發。倘值變起,倉卒俄頃之間,藉此以定軀命安危,反覺誤人。如軒轅、嚕蜜,易習易制,見之無不蹙額語難。今日敢以此器望世人製造服習哉?

意思是我天災的連火繩槍都沒普及還要造這玩意?

歷史也的確沒有記載過哪一只明軍裝備過燧發槍。

當然,明朝也有牛人,1635年,明代火器專家畢懋康造了這東西,不過這種個人性質的研究最終並沒有結果,只是證明了當時明朝技術水準的確是足夠的,沒有推廣的確是體制問題了。。。

所以,現在大家應該明白為什麼王承恩拿的是鳥銃而不是燧發槍了吧?

是壓根沒有啊!

====

總體當時明軍火器應該落後一個時代吧,明軍是火門槍到火繩槍的過渡期,歐洲是火繩槍到燧發槍的過渡期。

不過現在這本書,肯定不就是歷史那樣了。

畢竟主角有聊天群。。。這時候其實應該來張大萌天下無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