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39 登陸準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39 登陸準備

隨著漢江易手,甲午戰爭的第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東瀛戰略進攻,第二階段算是明軍肅清在高麗的東瀛軍隊)基本走向結束。

884年9月中旬,高麗國王在京師拜別大明帝國光興皇帝和內閣重臣們,隨即帶領自己的王子、朝臣和後宮嬪妃返回漢江。

幾乎同一時期,在大洋艦隊主力的配合下,大明第二高麗集團軍攻克釜山,把高麗半島上最後兩萬東瀛軍隊一掃而空。

至此,東瀛維新數十年所積攢的近代海陸軍精銳已經基本損失殆盡。

海軍方面只剩下以“吉野”、“浪速”為首的十幾艘殘破軍艦。

陸軍方面原有的7個常備師團,已經有5個被殲滅,損失兵力超過16萬,本土的近代化部隊只剩下尚未來得及登陸高麗的近衛師團和第四師團。

9月18號,明軍大洋艦隊出現在東瀛本土近海,當天炮擊長崎,明軍頂著要塞炮的還擊深入港內,發現聯合艦隊殘餘力量不在此處之後才撤出。

9月20號,大洋艦隊第四支隊掩護陸軍一部登陸琉球,十天後擊潰佔據琉球的東瀛軍隊,流亡京師已近10年的琉球王世子尚寅抵達首裡,登基為王(此時他的父親尚泰和長兄尚典仍在,不過被軟禁在江戶,因而被當初逃亡大明的林世功等人推舉為新國王,大明內閣予以冊封承認),同時宣佈琉球復國。

東瀛在戰爭前期所獲得的戰利品已經全部吐了出來,不過這不妨礙他們繼續在倫敦跟大明談判代表頑抗,東瀛特命全權代表陸奧宗光的新條件是:東瀛同意放棄琉球和高麗的利益,雙方就此停戰。

然而琉球和高麗本來就已經拿回來了,大明方面不可能什麼都不要,就此輕飄飄的放過東瀛人。

因此,佔據戰略主動的大明談判代表直接要求把下一輪會談地點從中立國的倫敦轉移到大明的領土尚海進行,否則談判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東瀛人當然不可能同意在大明的領土上談判,那意味著自己將任人宰割。

於是戰爭繼續進行。

明軍方面,陸軍在高麗的第二集團軍和第三集團軍得到整編,重組為東瀛遠征軍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

大明準備以此作為遠征東瀛本土的核心武裝。

曾經駐紮高麗多年的袁項城上校晉升少將,他手下的練營部隊被重組為一個新的改良軍步兵師。

除此之外,大明把高麗王軍的殘餘部分和義軍中敢戰能戰的兵力挑選出來,以繳獲的東瀛武器武裝,改編為高麗王國近衛步兵師(改良軍級別)。

琉球王國方面也在準備組建一個改良軍級別的海防旅。

當然,時間緊迫,這兩個師一個旅不可能擁有真正改良軍的戰鬥力,因而只是在遠征軍的建制內,除了挑選幾百人組成一個象徵性的步兵營(琉球為一個連),形成明高琉三國聯軍共同討伐東瀛的態勢外,其餘部隊不會參與對東瀛本土的遠征行動。

除了兵力外,明軍在釜山、濟州島、對馬島以及琉球等地大量儲備物資,糧食、彈藥、飼料和藥品、冬裝等堆積如山,高麗國王屢次下令南方兩道地方動員民眾配合明軍的儲備和運輸行動——對現在的明軍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把物資運到釜山等地,而是港口吞吐量過於低下,運到的物資解除安裝、分儲所需時間過長。

一艘滿載物資的蒸汽運輸船,從大明的威海出發,兩到三天時間就能夠抵達釜山,但因為港口吞吐量不足,在釜山卸貨卻需要幾乎同樣的時間,而且前面未完成卸貨的運輸船大量積壓在港口內,也讓明軍付出大量時間成本。

因此,這個時期,困擾大明遠征軍最大的難題不再是敵人的抵抗或物資輸送困難,而是港口吞吐量實在太令人揪心。

迫不得已之下,明軍不得不把排水量較小的運輸船分流到高麗南方別的港口,然後僱傭當地人運輸這些物資到指定地點入庫。

這就給了飽受戰亂之苦的高麗人一個很好的,恢復經濟的機會。

最先抓住這個機會的,是高麗郡王心腹,被任命為高麗近衛師師長的洪啟薰。

這個人是兩班貴族出身(南陽洪氏在高麗算是標準的頂層貴族),曾經擔任過高麗國王的侍衛長,忠清道水軍節度使等要職,之前的戰爭中受命鎮壓過高麗起義軍,也曾幫助明軍抵擋東瀛軍隊的進攻,雖然連戰連敗,但總算還是個敢於抵抗的(歷史上這個人跟明成王后一起被東瀛浪人殺了),總比那些望風而逃甚至望風而降的傢伙出彩一些。

因而大勝之後論功行賞,這個傢伙成了高麗貴族中收穫最豐的一個。

也是因為如此,這個人也成了大明遠征軍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他還想透過接下來的戰爭獲得更多好處呢。

洪啟薰打仗的能力不怎麼樣,不過他的家族在高麗算是能量巨大,這個人組織小船200餘艘,牛馬2000多頭/匹,馬拉大車400輛,幫助明軍運輸艦隊轉運貨物。

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樣做不僅會給他帶來Z治上的巨大聲望,也在經濟上給他帶來了龐大的回報。

為了扶持國內商業,此次戰爭,凡是需要動員民間力量的(比如商船、個人的牲畜、車輛等),都以大明帝國戰爭大本營的名義跟民間籤訂合同,照章付款。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只要軍方不賴賬,戰爭中做軍隊的生意是最賺錢的買賣,作為勝利方的大明當然不打算賴賬,而且這份極有油水的合同範圍也因為高麗港口吞吐量不足而順理成章的包括了高麗人。

因而洪啟薰在這場戰爭中大賺特賺,他乾脆成立了一個主營業務為給大明軍方提供運輸服務的公司,取名為“高麗進取”,這就是後來“高進”財團的前身。

當然,並不是只有洪啟薰一個人抓住戰爭的機會乘風而起,跟“高進”財團幾乎同一時期起家的,至少還有王室背景產業,直接抵押路權和礦權,引進大明資本的“麗京”財團,以及以南方兩班貴族私下裡從國外購買的幾艘蒸汽船為基礎,以航運為主業的“高進”財團。

可以說,甲午戰爭是高麗從兩班Z治向財閥Z治轉變的開始——雖然所謂的財閥大多都有王室或兩班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