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54 炮彈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54 炮彈問題

另一個引起海軍高層注意的問題是炮彈。

甲午戰爭中,明軍艦隊使用的依舊是比較舊式的黑火藥炮彈,實際破壞力其實蠻令人揪心的,特別是面對裝甲艦的時候。

黃海海戰時,明軍戰列艦射擊“扶桑”這樣的老舊裝甲艦,最終是近距離打出上百發穿甲彈,把對方捅成蜂窩,殺傷大量船員後造成水線大量進水,無人堵漏才沉沒。

至於一強偵的快速巡洋艦攻擊“金剛”、“比叡”這種即老又小的傢伙,也是絕對優勢情況下打出幾百發炮彈,不斷造成起火,生生把對方燒燬的。

幸好戰爭中東瀛人的主力是些穹甲巡洋艦,而明軍具備絕對實力優勢,可以先幹掉敵人新銳艦後慢慢收拾老裝甲艦,否則想要吃掉聯合艦隊還得多費一番手腳。

然而下一個敵人——直接明說吧,就是俄圖斯,可不是東瀛這樣的弱雞,到時候雙方必然是以大量戰列艦為核心的真正大艦隊對決,要是炮彈的殺傷力還是那麼令人拙計,那是有可能出大問題的!

總不能像明法戰爭時期那樣再開足馬力去撞吧?

要命的是,現如今的新式戰列艦,不是裝哈維鋼就是裝克虜伯鋼,6英寸就能實現15英寸鐵甲的防護能力!炮彈無力化簡直是理所當然的!

沒辦法,這個時代的甲彈之爭,本就是甲佔上風,甚至從這時開始起之後十年,一度有6寸以上硬化鋼裝甲不可能被擊穿的說法(另一個位面的日俄戰爭,俄軍只妥善擊穿過日軍戰列艦一次——所謂妥善,就是擊穿後在艦體內爆炸,所以俄軍根本沒能給敵人造成足夠傷害)。

為了解決艦炮殺傷力不強的問題,劉步蟾等人提出的一個改進方法,是換用裝填苦味酸的炮彈。

既然炮彈無法穿透表面硬化的裝甲——那就在敵艦上大量縱火,把無裝甲區域全燒掉好了。

明軍在戰前就接觸過苦味酸炮彈,但因為孫笑質疑這種炮彈的安全性,因此沒有採用。

相反,戰爭中東瀛海軍用了不少,在黃海海戰中一遊重創二支隊時,這種炮彈給北洋艦隊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苦味酸在放火方面確實是一把好手。

戰爭後期,艦隊曾經用繳獲的東瀛苦味酸炮彈轟擊過江戶,引起了火災,再一次證實了苦味酸的效力。

戰爭結束後北洋很快組織了幾次射擊實驗,並且拆開東瀛炮彈檢測。

結果證明,在炮彈殼內部刷一層很厚的隔離漆,就能有效鈍化苦味酸,讓這種炮彈的安全性提高到至少能夠讓人接受的程度——也只是能讓人接受,一不小心還是要出亂子的。

所以,劉步蟾等人希望用苦味酸炮彈全面替換黑火藥炮彈,在下次戰爭中,用大量速射炮火力燒敵人裝甲艦的甲板。

不過孫笑依舊反對裝備苦味酸炮彈——因為這種炮彈實在太敏感了,即使有隔離漆,保養不好也很容易引發軍艦自爆事故。

作為替代方案,孫笑提出一個簡單,但十分有效的炮彈改進方案——被帽穿甲彈。

方法很簡單,在現有炮彈彈頭處安裝一個鐵質軟被冒,就能大幅度提升炮彈穿透此時戰列艦流行的表面硬化鋼裝甲的能力。

實際上,這個時代,被帽穿甲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新技術新想法。

早在878年,英格雷海軍在一次射擊試驗時犯了一個低階錯誤——他們把一塊鋼面鐵甲擺錯了方向,讓鐵甲一面朝向炮彈(變成了鐵面鋼甲),結果炮彈一舉擊穿。

之後,英格雷人發現,哪怕正確擺放鋼板,只要在鋼板前再放一層薄鐵板,炮彈仍然能夠非常有效的形成擊穿!

然而,官僚特性使得這次實驗的結果被無視了!

甲午戰爭開始的894年,俄圖斯海軍少將馬卡洛夫設計了第一種被帽穿甲彈,然而同樣未受重視。

雖是如此,這種炮彈的技術需求其實並不高,只要能生產合格的炮彈,自行給炮彈加個軟被冒就行了。

之所以之前孫笑不提這個,主要是因為大明的兵工廠最近才能生產合格的新式炮彈,而且打東瀛人不需要這麼好的炮彈——如果明軍炮彈效率太高,恐怕會給俄圖斯人一個警示。

另一個位面,世界上第一次列裝被帽穿甲彈是905年的英格雷人,而毛子是907年才開始列裝——要是早列裝兩、三年,東鄉那個陣前大轉彎非得要他小命不可。

也就是說,如果現在大明的兵工廠開始設計被冒穿甲彈,如果保密工作做好,那麼下一場對俄戰爭,明軍在炮彈效率方面將具備絕對優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作為將軍,孫笑在海軍中有很大發言權,因而北洋方面雖然沒經過實驗,但也得重視他的意見。

因而劉步蟾決定先找江南的海軍兵工廠秘密設計製造一批被冒穿甲彈,做做射擊實驗,看看成效之後再做決定。

不過在那之前,中口徑速射炮的炮彈大規模換裝苦味酸裝填藥已經成為定局。

孫笑的提議,最多也就是苦味酸裝填藥和被冒一起推行罷了,不存在只採用一種的可能。

為了打贏敵人,劉步蟾願意承擔一些炮彈裝填藥不穩定的風險。

……

不管怎麼說,若是大明雄心勃勃的擴軍計劃可以順利實現,那麼至少在東方,明軍是無敵的存在,因為不論是英格雷還是俄圖斯,任何歐羅巴列強都沒法在遠東投入這麼強大的部隊。

不論海軍陸軍都不行。

嗯,也許西伯利亞大鐵路修通後,俄圖斯陸軍有機會與明軍公平競爭,不過那也只是有機會而已。

而一旦大明“平遼”的願望得到滿足,俄圖斯在遠東的主要據點被拔除,大明收復外遼北地區,那麼之後的這顆星球的大爭之世,大明就可以以一種相對超脫的地位來介入和——就像前世那個米國,先在世界大戰中大發橫財,最後又以救世主的姿態下山摘取最甜美的勝利果實,簡直不要太舒服。

當然,大明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建設,以及一場與俄圖斯的大規模戰爭,那將是真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