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11 財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11 財團

孫笑能夠想到的,松方肯定也能想到。

這事其實很簡單,大明不能允許近在咫尺的東瀛今後還在大明與歐美列強之間騎牆,要不然倒向大明,要不然就被視為敵人。

當然,這事上,孫笑也不過是充當一個信使,至於東瀛人如何選擇,東瀛的皇帝、政要,松方還有他的繼任者,可以直接去跟大明內閣談。

孫笑不想再繼續插手這件事了,這與他給自己設定的未來前途不符。

因此,相對這位甲午戰後東瀛第一位首相(有點裱糊匠的意思),在孫笑的這次私宴上,其他幾位客人更受他本人重視一點。

其中,重視三菱總裁巖崎是因為他有錢——東瀛這個國家沒有錢不代表早就攝取巨大財富的財閥們沒有錢,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

就像KMT時代國家沒有錢,但四大家族各個豪富一樣。

孫笑的想法就是讓巖崎出資,與大明國內資本合作,開發東瀛的利益。

之所以選擇巖崎和三菱,純粹只是因為四大財團中,三菱在甲午戰爭裡實業損失最大(戰前三菱控制著東瀛的航運業,還有長崎造船廠等重要實業企業都被明軍徹底摧毀了),因此三菱是最急切復興的財團,與這樣的存在聯合,更容易佔據主導權。

這方面孫笑是代表大明方的兩個資本力量——一個是延平郡王家族,他們現在已經開始從勳貴向資本家的快速轉變,急需拓展市場和原材料來源,因而盯上了東瀛。

而且延平郡王家跟孫笑的私人關系比較密切,兩家算是拐著彎的親戚關係,因而孫笑願意幫這個忙。

另外一個勢力準確來說不是完全屬於大明,只能說是大明的下屬力量,那就是南洋的華人聯合商會。

他們手中的熱錢很多,除了投資南洋和本土產業外,也想涉足東瀛這個新市場。

孫笑在九州島上搞勞務輸出,也是因為南洋華人勢力拜託到他這裡來,他才願意幫忙的。

當然,這裡面肯定還有孫笑本人的巨量好處。

相對松方,巖崎算是與孫笑一拍即合,兩人首先議定把勞務輸出範圍從東島/九州擴大到三菱所有能影響到的地區。

其次雙方在東瀛的礦產、鹽業、鋼鐵、機器設備、近海航運和林漁業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延平、南洋和三菱三方面出資,孫笑作為佔領軍司令予以安全保障和支援,以新三菱財團為名義在東瀛開疆拓土。

三方各自送給孫笑新三菱1%的股份,這讓他具備3%的股權,理所當然的成為新三菱大股東之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作為交換,孫笑將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把所有“歸還船舶”全都交給新三菱財團。

所謂歸還船舶,是大明在甲午戰爭中搶走的東瀛商船中,有一部分從未參與過戰爭,並未參與過軍事行動——大概有110艘,不到3萬噸的樣子。

按照大明與東瀛的和平協議,這部分船應當歸還給東瀛。

這些船在大明價值不高,一直停在長崎港,戰後再也沒用過。

孫笑完全可以把這些船直接交給新三菱——反正這也是還給東瀛了,與大明來說不算違規。

新三菱會利用這些小船、舊船重新整合東瀛近海航運業,重開“三菱郵船會社”,同時還會儘量宣傳所謂“身土不二”的概念,忽悠東瀛普通百姓來支援,這對新三菱的發展很有利——當然也更容易以此擠壓西方勢力。

另外一個被寄予厚望的利潤增長點將是“三菱銀行”,仍舊是大明本土的延平郡王家,南洋的華人聯合會以及舊三菱各自出資,主要業務物件是現在已經陷入財政絕境的東瀛Z府。

實際上,在這個位面,也是這一天孫笑與巖崎達成的初步協議開始,東亞各國資本家開始互相控股的聯盟行動。

這不僅是大明本土,南洋的華人以及渴求支援的三菱,今後還會有高麗的財團、琉球的資本不斷湧來,各自選擇結盟物件,然後隨著大明擴張的戰車不斷向世界各地蔓延。

而不久以後,孫笑也因為新三菱財團那3%的股份,很快成長為世界一流富豪。

……

當然,那都是以後的事情了,在896年的當下,孫笑雖有預見,卻也還沒能成長為那種富豪。

對他來說,更重要的事情,還是跟東瀛軍方的幾個代表之間的會談。

兩位陸軍中將中,第七師團的永山武四郎現在最大願望就是擴軍備戰,以便打回北海道老家去——這夥計出身北海道,他的大部分手下也是。

而第四師團的山澤靜吾則希望能夠與大明方面達成某種和解,因為他的師團在甲午戰爭中損失慘重,雖然後來得到補充,但教訓足夠深刻,因而他不希望明東之間再來一次戰爭了。

一個兩人共同關心的事情,是如何加強自己師團的軍備——有訊息說,松方內閣打算裁撤第四和第七師團,只保留近衛師團,以節約軍費。

然而兩個人現在都算是半個軍閥,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部隊被裁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兩個人的地位都已經跟自己的部隊繫結了。

所以,永山和山澤希望能夠得到大明軍方的支援,自行擴軍!

他們希望造成既定事實,而這方面,明軍也願意提供一些幫助。

大明海軍願意提供一些76mm陸戰火炮——這些火炮全都是從剛剛到貨的戰列艦上拆下來的,大明如今已經能夠生產47mm、75mm、120mm以及152mm等幾種口徑的速射艦炮,其中75mm技術來源是克虜伯,海軍方面認為比英格雷的76mm艦炮好用一些,因此接手“超勇”、“揚威”之後,海軍就用自產的江南75炮替換了維克斯的76炮。

替換下來的火炮無處可去,海軍方面很想把它們全都賣掉,回收一部分資金。

既然東瀛人湊上來,那就正好賣給他們了——這些火炮本來就有陸戰炮架,給陸軍用一點問題都沒有。

除了這些火炮之外,還有一批步槍和彈藥,也基本都是老舊貨色或者甲午戰爭中從東瀛繳獲的戰利品——戰爭中明軍繳獲了足以裝備10萬人的武器,以極低的價格對外出售一批,給高麗人一批,又還給東瀛人一部分,現在還有很多庫存,正好可以藉此機會賣給永山和山澤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