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31 軍閥混戰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31 軍閥混戰1

“阿梅里戈?韋斯普奇”號徹底焚燬後,鈴木貫太郎帶著勝利者的滿足表情登上“海天”號。

不過他還沒來得及炫耀,孫笑就告訴他,意利亞人在土佐灣西側的須琦附近海面還有一艘驅逐艦(透過衛星技能找到的),孫笑建議鈴木率領雷擊艦編隊過去幹掉他。

鈴木有些猶豫,剛才的海戰中,他已經消耗了全部魚雷和大部分炮彈。

孫笑立刻表示可以幫忙,他命令自己的艦隊勻出一些75mm炮彈和魚雷給鈴木——價格方面好商量,到時候三菱財團會付賬的。

孫笑告訴鈴木,這種已經確定勝利的時候,對戰果的渴求一定要貪婪一些,越貪婪越好,這就像是做生意,之前的拼死突擊是為國而戰,解決生存問題,之後的追擊就是搶利潤的時候。

之前的戰鬥必須考慮效費比,如果追不上敵人那就只能放棄。

而現在嗎,多擊沉一艘雷擊艦也是好的,這樣將來東瀛一定會給海軍更大投資,海軍也足以證明自己的作用和地位。

戰爭販子一樣的孫笑說服了鈴木,於是在經過短暫休整和補充後,鈴木率領全部6艘驅逐艦,在孫笑的指引下,前往須琦附近海面追擊意利亞雷擊艦“旋風”號。

下午13時10分,不知道己方主力已經覆滅的“旋風”號猝不及防,被6艘東瀛驅逐艦圍攻,“旋風”號拼死抵抗50分鐘,最終被東瀛人用艦炮生生擊沉。

至此,發生在899年5月2日的土佐灣海戰落下帷幕。

意利亞人裝甲巡洋艦“馬可波羅”號,巡洋艦“阿梅里戈?韋斯普奇”號以及驅逐艦“旋風”號被擊沉,巡洋艦“道加里”號被俘虜。

包括艦隊司令在內有550人陣亡,228人被俘,另有65人被中立國大明的軍艦救起,孫笑以中立為由把這些俘虜扣押。

東瀛人損失小型驅逐艦“秋風”、“夕風”,46人陣亡,29人受傷。

勝利的訊息傳揚開來之後,東瀛人群情振奮,就連關東軍閥核心所在地江戶都發生民眾自發的慶祝勝利大遊行,指揮這場海戰的鈴木貫太郎被歡呼的人們稱為“軍神”,想要報名參加海軍的有志青年絡繹不絕。

更多的普通東瀛人把從甲午時期就積攢的,對外國人的怒氣撒到了意利亞人頭上,有人向公共租界的意利亞區和意利亞大使館投擲石塊。

意利亞立刻向東瀛Z府提出抗議。

然而此時的東瀛Z府自顧不暇,想要“清君側”的關西軍正在步步逼近,相比一開始就主張對意利亞強硬的山澤靜吾,江戶Z府的妥協退讓自然會被有心人拿來作為對比。

現在,連很多近衛師團的士兵都認為伊藤內閣是“非國民”了。

5月15日,山澤靜吾通電東瀛全國,質問伊藤博文為何在甲午戰爭中對同根同源的東亞大明、高麗各國如此強硬,一直打到東瀛海軍覆滅,陸軍損失7成以後才罷手,如今卻對西夷如此懦弱,不斷不戰而喪失國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伊藤沒法向民眾解釋經濟、市場、原材料來源地等問題,也沒法解釋正是爭奪這些失敗之後,國力衰弱的東瀛才不得不對西夷軟弱,就算解釋了也沒人會聽。

群情洶湧之下,伊藤博文內閣不得不再次總辭職。

然而還沒等東瀛人搞出個新的內閣,山澤靜吾再次通電全國,強調非國民的伊藤博文必須切腹謝罪。

同時要求裁撤在對外戰爭中毫無建樹的近衛師團,以加強為國犧牲巨大的第七師團、第四師團和海軍,同時做好北上收復北海道的軍事準備。

當然,在那之前,應該先驅逐江戶的意利亞人。

5月18日,“軍神”鈴木貫太郎把旗艦轉到戰利艦“新高”號(原意利亞“道加里”號防護巡洋艦)上,同時指揮9艘東瀛軍艦進入江戶灣,扣押所有懸掛意利亞國旗的商船。

東瀛海軍開始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山澤靜吾的支援。

另一方,念茲在茲要收復北海道的永山武四郎也表達了對山澤靜吾的支援,同時陸奧軍閥也開始集結部隊,準備向江戶進發。

被逼上絕路的關東軍閥無可奈何之下只能整軍備戰,他們聯絡挨了揍的意利亞人,企圖藉助外國軍事援助武力抵抗。

然而損失了四艘軍艦的意利亞人首先退縮了,意利亞很乾脆的繞過東瀛Z府,派遣代表與山澤靜吾以及鈴木貫太郎談判,他們願意支付1200萬裡拉的賠款,鈴木釋放所有俘虜,並且保證不再查扣江戶灣的意利亞商船。

然而得到大明支援的鈴木拒絕意利亞人的請求,他提出意利亞人必須退出江戶公共租界,否則戰爭將進行到底。

而正在與意利亞爭奪非洲利益的法彌斯也支援鈴木,英格雷對意利亞人只做出口頭支援,拒絕提供軍事援助。

迫不得已之下,意利亞只能做出更多讓步,最終談判結果,是意利亞人賠償1200萬裡拉的軍費(大約47萬英鎊),另外每年支付1000萬裡拉,東瀛海軍和關西軍閥不再逼迫意利亞人交出江戶公共租界的意利亞部分。

殖民者玩炮艦政策失敗,玩到賠款才能保住租界的地步,這讓意利亞人成了列強之間的笑話。

同時也讓一度要對意利亞妥協的關東軍閥陷入崩潰的邊緣。

山澤靜吾公然違抗東瀛神皇的命令,對關東軍發動進攻,東瀛第一次東西內戰爆發,四天後陸奧軍發起進攻,戰爭進行到第五天,關東軍全面崩潰。

899年7月1日,關東軍閥首領伏見宮貞愛親王抬出東瀛神皇的命令,要求停戰,伊藤博文流亡英格雷租界。

這個時代,在東瀛,神皇還是有些權威的,山澤被迫宣佈停戰,但代價是近衛師團裁軍,軍費向關西軍和陸奧軍轉移。

同時限制三井財團的業務,特別是三井的銀行業。

至此,因意利亞入侵而引發的第一次東瀛軍閥混戰結束。

戰爭的結果,是關東軍閥實力大大萎縮,只剩下伊豆、相模、武藏、常陸、下總、上總、安防這環江戶灣一帶。

關西軍閥控制了越中、信濃、甲斐以西的本州島地區和四國島;陸奧軍閥則控制了本州島的其他地區,兩家的實力都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