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23 澎湖海戰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23 澎湖海戰1

不管怎樣,因為有這支艦隊的存在,大明才有與法彌斯這樣二等海軍強國(英格雷獨一檔)爭鋒的底氣。

準備上岸的時候,孫笑結合兩世記憶,對比一下這個時代和前世歷史,很快發現,這一世的大明在軍備建設上遠比韃清強得多。

當然,大明仍然是個封建帝國向資本列強轉型期的國家,睜開眼看世界的時間並不長,仍然有很多缺點,但在方向性、系統性上,遠超韃清確實是沒問題的。

另外,代表各方勢力的內閣大臣們確實也有派系之爭,貪汙腐化也並不少,不過總體上還在皇帝和內閣的掌控之下,大明也並不介意大規模動員漢民族的力量,不會把近代化軍隊當成不可靠武裝,保韃清不保華夏。

具體在海軍上,那就是大明上面沒有一個花錢如流水的“老佛爺”,也沒有不懂事的小皇帝,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海軍軍迷皇帝,雖然朝廷各方面浪費錢財不少,但海軍軍費大致還是穩定的。

這使得大明海軍在國外購買的戰艦,比如定鎮濟滄,不僅數量比韃清多一艘,而且早了大約一年半的時間回國(這證明在伏爾堅船廠訂購的時間也早了一年半以上),這才能趕上這次戰爭,否則明法戰端一開,德里至人必然以中立為藉口扣押這些戰艦。

除了進口船,大明在海軍建設的系統性方面也還做得不錯,十幾年時間裡大明也踩了倫道爾炮艇(蚊炮艇)的大坑,不僅外購,還來料加工自造了多艘。

不過發覺這種小炮艇只能用來防守港口後,大明藉著克里米亞戰爭的東風,把手頭上所有蚊炮艇返銷給英格雷。

另一個位面的歷史上,因為擔心俄圖斯購買這些蚊炮艇增強堪察加半島防禦力,英格雷也同樣提出過回購韃清的龍虎霆電四艘蚊炮艦,只不過處於各種顧慮,韃清沒有同意。

在大明,這些顧慮就要小得多,畢竟北洋不用擔心賣船的錢要上繳給太后修園子或者給皇帝大婚,這筆錢是紮紮實實落回海軍口袋,海軍這才有錢又多訂購了“滄遠”號巡洋艦。

海軍衙門有持續投入,自然也讓各大船廠幹勁滿滿,大明自造的艦船現在還處在來料加工階段,不過一些不重要的零件已經可以自產,而且艦船整體性能比韃清強一些——因為有錢,不需要造一大堆武裝運輸船充數,平時也不需要負擔商業航運任務賺維護費。

各艦服役日期,也同樣比歷史上的韃清早幾年,這不僅僅是北洋,南洋水師現如今的主力“開濟”級巡洋艦,現在也已經全部服役。

還有船政水師,孫笑曾經見過的“福靖”級,歷史上是粵省地方專門籌錢找馬尾船廠訂購的廣甲型,歷史上是對法戰爭結束後才開工的,現在剛剛開戰,卻已經快要完工了。

這些事,看起來都不是關鍵因素,但疊加起來,卻讓大明水師比歷史上那個積貧積弱的韃清強了不少,也讓孫笑這個光球選中的皇漢,有了一點竭盡全力去爭取戰爭勝利的信心。

……

遺憾的是,孫笑剛剛踏上劉公島的鐵橋碼頭,一個壞消息就把這點信心吹飛一半。

一名北洋水師的海軍少校正等在碼頭上,看到海校學員後,他火急火燎的大喊:

“趕緊報道!動作要快!把不必要的行李寫好各自名字,全都扔在碼頭上,之後會有人來替你們收拾!報道後會有人帶領你們上艦!快快快!你們只有兩個時辰時間了!今天下午艦隊就會出發!”

“為何這樣著急?”有人大聲提問。

“法夷入侵澎湖!船政水師全軍覆沒!”

那位少校回答:

“南洋水師已經提前出發,我們必須儘快與南洋會師!”

……

澎湖海戰的過程很簡單,被軍令強壓在澎湖不敢棄守的船政水師澎湖分艦隊一直在坎坷中等待法夷。

當法夷真的來臨時,他們發現之前所做的一切準備,在絕對實力差面前是那麼無力。

在孫笑還在船上的9月7號。

法彌斯裝甲艦:

“凱旋”號:4650噸、航速12.5節、240mm艦炮6、140mm炮5、100mm炮6。

“阿塔朗特”號:3500噸,航速12節,190mm主炮6、140mm炮4。

巡洋艦:

拉佩魯斯級:“拉佩魯斯”號、“德勒丹”號、“尼埃利”號、“普利莫蓋”號

2350噸,航速14.5節,140mm炮15。

炮艦:

“美洲豹”號、“益士弼”號

470噸,航速12節,炮9門。

共8艦,以絕對實力強闖海峽。

當時,獨自在澎湖以南進行日常巡邏的明軍炮艦“萬年明”號(1310噸,航速10節,10門120磅前膛炮)率先發現法軍,雙方隨即發生交火。

航速慢、火力弱的萬年明號獨自對抗法軍接近二十分鍾,最終被法軍擊沉。

駐守在澎湖的其他明軍戰艦,包括“超武”號(與北洋康濟、威遠、泰安同屬超武級,1270噸,航速12節,120mm後膛炮10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元凱”號、“安瀾”號、“大雅”號(與馬江戰沉的伏波、飛雲、濟安、永保、琛航同屬伏波級,1258噸,航速10節,120mm後膛炮8門)。

四艦背依隱蔽的地井炮臺,準備拼死抵抗。

法軍以兩艘裝甲艦為先導,其他巡洋艦、炮艦依次進入戰場,明軍立刻集火射擊法軍先導裝甲艦“凱旋”,在大約10分鐘的時間裡,明軍取得多次命中,但孱弱的24倍徑120mm後膛炮無法撼動“凱旋”號119到152mm厚的鐵甲,打在艦體上的炮彈幾乎全部被彈開,只有命中上甲板的一發炮彈摧毀了一艘交通艇,並造成法軍2死3傷。

隨後法軍開始轉向,準備以一側全部火力轟擊明軍,在法軍轉向的過程中,兩門254mm地井炮突然開火。

但炮手經驗不足,他們也沒有金手指加成,這枚炮彈落在法艦100米開外的地方,除了濺起巨大的水花,下了法軍一跳之外,沒有取得任何戰果。

隨後另一門同口徑地井炮開火,遺憾的是這發炮彈飛的更遠,直接落在將近200米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