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28 鎮海攻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28 鎮海攻防

法軍按部就班的行動,與9月26號16時20分對擱淺的炮艦“澄慶”號開火,十分鐘後“澄慶”起火燃燒,法軍在確定這艘船已經基本被徹底摧毀後,轉向追擊“登瀛洲”等艦。

意識到自己被追擊後,“登瀛洲”三艦又分別向三個方向各自逃命,法軍選擇追擊“橫海”號,這艘炮艦在確定走投無路時,轉身應戰,但面對法軍快速艦隊,實力相差過於懸殊,很快就被擊沉。

隨後,法軍放棄繼續追殺“登瀛洲”和“海鏡”,開始繼續追擊南洋水師主力。

當天夜裡,李成謀率領開濟級6艦進入鎮海港,第二天凌晨,法軍趕到,開始對鎮海港進行封鎖。

李成謀終於選擇不逃了,一個原因是他已經損失了一半的艦船而未給法軍帶來任何損失,堪稱開戰以來最大也是最丟人的失敗。

如果說之前還可以說是要儘快趕到鎮海與北洋會師的話,現在放棄鎮海這個會師地點,那就什麼辯解理由都沒有了。

另外,鎮海港有陸軍,有炮臺,有浙省舊水師,有糧水補給也有煤炭,如果依靠這麼好的條件防守都守不住,那麼出去再跟法艦賽跑哪還有僥倖的機會?

所以李成謀抵達鎮海後,拋棄了所有猶豫,開始盡心盡力的準備起防務來。

一旦明軍下定決心防守,法艦還真拿明軍沒有太好的辦法。

9月27號當天,法軍以鐵甲艦“巴雅”號為先導,企圖強衝鎮海港。

但明軍六艘巡洋艦一側可用火力為6門210mm艦炮和24門150mm艦炮,集火射擊的時候,連“巴雅”號都有些承受不住,特別是那些210mm大炮,其威力是能夠對鐵甲艦構成重大威脅的。

“巴雅”號在衝擊過程中被連續命中五炮,一根桅杆折斷,11死19傷,同時還遭到岸上岸防炮和一隊隱蔽的陸軍火炮襲擊(克虜伯的75mm後膛野戰炮),在馬尾吃過大虧的利士比擔心此時唯一的鐵甲艦受到嚴重損失,因此只能下令撤出港外。

9月28號,法軍轉而攻擊炮臺,一天之內打啞全部海防軍陳舊的火炮,但米利堅工程師幫助設計修建的炮臺本體十分堅固,雖然無力還擊,但掩護海防軍還是沒問題的。

28號夜間,“巴雅”號釋放兩艘艦載杆雷艇,趁夜偷襲明軍,但這個戰術也失敗了,杆雷艇入港後不久就被明軍發覺,一艘舊水師的福船用弗朗機對47號杆雷艇開火,雖未擊沉這艘小艇,但也引起明軍注意。

南洋水師六艘巡洋艦開啟探照燈,兩艘杆雷艇頓時無所遁形,隨後這兩艘小艇被各種速射炮集火擊沉。

在這個時代,因為魚雷射擊精度和射程太過糟糕,除非在極端特殊的情況下偷襲,否則魚雷艇實際上無法對大型戰艦構成任何威脅,更加落伍的杆雷艇就更不用說了。

而偷襲過程中,一旦提前暴露自身行蹤,魚雷艇/杆雷艇必死無疑。

作為合格的海軍將領,利士比自然也很清楚這一點,因此他對杆雷艇偷襲失敗完全不為所動。

第二天,留在石浦港對付馭遠兩艦的四艘法彌斯巡洋艦趕到鎮海,與利士比艦隊匯合。隨即法軍發動一次新的攻擊,這次進攻的目標是徹底解決陸上炮臺,避免再被岸炮埋伏。

12艘法艦拼湊700水兵,在艦炮的掩護下登陸,法軍艦炮火力再一次壓倒明軍岸防火力,但登陸戰並不順利,明軍在鎮海有一個新軍協(旅級單位)3700人,是陸軍專門派來保護海軍會師地點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支部隊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壓倒登陸法軍(如果不算艦炮的話),戰鬥素質也不差,而且得到己方海軍水兵的增援。

明軍耐心等到法軍接近到炮臺不足一百米的地方,此時,為了避免誤擊,法艦已經停止射擊。

隨後,明軍開火,新軍的75mm野戰炮和南洋水師上陸水兵攜帶的4管諾登飛炮發揮出巨大威力,法軍丟棄4門甲板炮並付出110人的傷亡,狼狽逃回。

事實證明,即使沒有同級別岸炮,在有完備工事和堅定守軍的情況下,少量戰艦還是無法攻下炮臺。

所以他必須集結更強大的力量。

於是法軍繼續維持對鎮海的封鎖,同時等待後續援軍。這個行動其實有些危險,因為利士比並不知道是北洋先來還是他的援軍先來,如果是北洋先來,那麼他就必須放棄封鎖主動後撤。

……

北洋水師出動時沒有帶運輸船,因此半途抵達尚海的時候,在這個國際大港休整一天,補充煤炭、食水以及部分走私來的炮彈。

海軍衙門已經在津門投資建成一個工廠,準備為海軍仿造炮彈,但此時還沒產出過合格的產品,因此這次戰爭,不出意外的話,海軍只能依靠以前的炮彈儲存和少量高價走私過日子了。

不過,至少現在,分給孫笑的炮彈還是算是充足的——一共六十發,半數穿甲彈和半數4倍口徑長杆榴彈。

孫笑自己估計,大概能支撐一到兩次大規模海戰,之後整個艦隊都會陷入炮彈荒中。

好在,他自己已經在艦隊高層掛號了,若是能有出色的表現,他的炮位應該是優先補給的。

為此,孫笑把上次海戰獲得的剩餘獎勵用了個一乾二淨。

現在的孫笑對系統也算有個大體瞭解了,從獎勵方面來說,系統會自主分辨你給敵艦造成的損失,並且在確定敵艦最終狀況之後結算獎勵。

比如上次孫笑當場擊沉“窩爾達”,獎勵是即時到帳的。

但“野貓”號的獎勵則等了好幾天,直到這艘炮艦被法軍自裁之後才結算,同時還給了一部分重創“費勒斯”的獎勵。

檢視這部分獎勵,700噸的“野貓”號加上“窩爾達”正好是2000噸冒頭,因此孫笑獲得第二次抽獎機會——由此可以得知,每擊沉一千噸敵艦或擊斃敵人一名將官獲得一次抽獎機會,擊沉噸位可以疊加。

擊沉/重創敵艦和斃傷敵人士兵,也獲得多少不同的積分獎勵,“野貓”和“費勒斯”上因孫笑而死傷的法彌斯人給了他另外3300點積分——比擊沉法軍旗艦“窩爾達”少多了。

此外,孫笑還因為回收沉船武器而獲得額外的130點積分。

加上剩餘的570積分,一共4000點,一次抽獎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