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36 鎮海海戰6(感謝讀友1562997584的打賞和刀片,照例加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36 鎮海海戰6(感謝讀友1562997584的打賞和刀片,照例加更)

884年10月3號17時15分,隨著“鎮遠”和“滄遠”擊沉“尼埃利”,歷時四個小時的鎮海海戰基本結束。

之後丁汝昌提督才前往艦艉艦長室,由船醫處理傷口。劉步蟾少將在“定遠”號上掛起少將旗(之前雖然仍是他指揮,但一直掛提督的中將旗),召回“鎮遠”和“滄遠”,開始打掃戰場。

17時35分,明軍發現擱淺在淺海的“康濟”號,隨即“定遠”號上前將其拖出,18時20分,“泰安”號返回戰場歸隊。

明軍五艦在此進行一夜短暫的休整,“鎮遠”號排除主炮故障,使能用的305主炮恢復到3門(損壞炮閂的一門必須入港修理),劉步蟾花了些時間,讓各艦平均調配炮彈,使損失慘重的艦隊多少恢復了一點戰鬥力。

884年10月4號,北洋水師再次開進,不過他們在鎮海港外遇到的不是法軍艦隊,而是出港迎接的南洋水師。

原來,就在昨天戰鬥還在進行的時候,法軍旗艦“巴雅”號提前撤出戰場,與裝甲艦“勝利”、巡洋艦“都威爾”和炮艦部隊會師。

利士比向留守艦隊通報了海戰戰況,並且下令艦隊放棄封鎖鎮海港,然後……

撤退。

利士比不是不知道北洋水師同樣已經精疲力竭,但鎮海港內還有6艘2200噸級別巡洋艦,若是把留守艦隊帶走應戰北洋,南洋從港口裡出來,法軍有被夾擊的可能性。

而且,鎮海海戰中定鎮兩艦的強大戰鬥力給利士比留下了深刻印象,後面法艦陸陸續續返回後,利士比更是震驚於定遠級裝甲艦強大的生存能力和305巨炮可怖的威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參戰法軍艦長經過短暫商議後,一致認為在本土增援到來前,他們無法對付這兩艘鉅艦,因而一致同意利士比的撤退命令。

於是,當天夜裡,法軍趁天黑放棄對鎮海港的封鎖,撤圍而去。

第二天,鎮海港炮臺岸防軍發現這些天一直堵在港外的法軍艦隊不見了蹤影,南洋水師提督李成謀這才派船出港檢視。

當搞明白法軍確實已經撤退後,李成謀帥軍出港,迎接北洋水師。

由此,鎮海海戰正式結束。

戰鬥中,明軍損失巡洋艦“超勇”、“揚威”,炮艦“威遠”共三艦,其他各艦除“濟遠”號輕傷逃離外,全部受到重創,官兵傷亡400餘人。

而法軍損失裝甲艦“拉加利桑尼亞”、“阿塔朗特”,巡洋艦“羅蘭”、“尼埃利”、“香伯蘭”五艦,另有裝甲艦“巴雅”受重創,其餘各艦受輕傷,傷亡1000餘人,由於控制了戰場,此後兩天,明軍又陸陸續續抓到差不多200人的俘虜(有部分人在船沉後游到岸上)。

明軍可謂拼了個慘勝,不過好歹完成了給鎮海港解圍,並與南洋水師匯合的戰略目的。

而且,再慘的勝利也是勝利,比之前船政和南洋總是被法彌斯艦隊胖揍強得多,也多少拉近了一點雙方越來越大海軍差距。

884年10月4號11時20分,大明帝國南北兩洋終於完成了會師。

然而會師之後,明軍已經無力按照原定計劃南下尋求與法彌斯艦隊決戰,也基本無法完成掩護陸軍的海上補給線等任務,丁汝昌給朝廷發報,認為此時最重要的任務是修復海戰中嚴重受損的軍艦,讓疲憊的水兵得到休整,同時統一指揮,把南北兩洋真正結合成一個整體。

這是在要權。

內閣的人精們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不過戰事緊急,前線將領不合是大忌,建立統一指揮也是理所當然。

而北洋水師在戰場上的表現明顯強於南洋和船政,如果一定要建立統一指揮,那麼海軍統帥人選必然是丁汝昌,不做他選。

實際上,連丁汝昌唯一的競爭對手李誠謀也明白這一點,當他在鎮海港外看著一艘艘還到處冒著黑煙,彈洞遍體的北洋戰艦駛入港內時,他就明白這一點了。

因此,在朝廷還未下達明確指示之前,南北兩洋就先進行了一些準備工作。

丁汝昌向刑部和海軍大臣發報,要求逮捕戰場上臨陣脫逃的“濟遠”號巡洋艦艦長方伯謙,然後讓艦上其他軍官帶隊把“濟遠”號開到鎮海來歸隊。

同時,因為馬尾船塢太窄,受傷嚴重的“鎮遠”號無法入塢維修,這艘船在艦長林泰曾少將的指揮下前往尚海的江南造船廠維修,其他受創戰艦,抵達馬尾後,以“滄遠”、“泰安”、“康濟”的先後順序進入馬尾造船廠,在那裡維修。

北洋仍然保持戰鬥力的“定遠”號鐵甲艦,以及南洋的開濟級六艦,掩護滄遠等艦前往馬尾之後,先前往澎湖巡邏,恢復臺澎閩之間的海峽航運,掩護運輸船給臺島守軍提供增援和補給,然後再南下前往羊城,為閩省提供海上防務,等待各傷艦修復後,南下安南尋找戰機與法彌斯艦隊再戰。

10月10號,朝廷給北洋發報,同意丁汝昌的計劃。

第二天,一路狂奔逃回劉公島的“濟遠”號艦長方伯謙,以及向南逃回羊城的南洋水師“登瀛洲”、“海境”兩艦艦長被捕,三天後,方伯謙以臨陣脫逃的大罪被處斬,南洋兩艘炮艦的艦長則因為當時整個艦隊都在逃,他們並非主謀而僥倖得生,但也被降職為上尉,責令戴罪立功。

10月13號,明廷追究李誠謀遇敵不戰而逃的責任,考慮到他的任務確實是與北洋會師,而且抵達會師地點後沒有繼續逃亡而是從沉著防守,因此只把他從中將降職為少將。

至此,南北兩洋已經只剩下丁汝昌一位中將。

朝廷也沒有繼續猶豫,給丁汝昌加銜太子少保,命其在戰時總領帝國各路水師(包含北洋、南洋、船政和各省、長江舊式水師)。

之後,丁汝昌給海軍部發報,對鎮海海戰的有功人員論功行賞,大明內閣和海軍大臣李少荃一律准許,甚至還主動賜予北洋水師官兵一萬兩銀,作為犒賞。

官兵們對此歡呼雀躍,但丁汝昌、劉步蟾等人則不為所動,向朝廷開出更多價碼——請朝廷無論如何想辦法調撥一些炮彈。

在丁汝昌看來,相對要權要官要錢,這個要求可能是最讓朝廷為難的。

卻沒成想,內閣還是一口答應下來,並表示很快就會有幾艘運輸船前往澎湖,給南北水師運送一批寶貴的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