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16 來信(感謝蛤蜊肉的打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16 來信(感謝蛤蜊肉的打賞)

橄欖球聯賽結束後,學校又回到嚴肅而緊張的學習氛圍中。

作為軍校,馬尾海校的管理和課程安排相對較為嚴格,學生沒有星期天,只在每週四下午可以得到半天的公休——這也是英格雷海軍的傳統。

而孫笑又不喜歡請假出校——也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應酬,船政水師提督張成曾經邀請他參加私宴,而孫笑不希望被人誤解船政水師提督的親信,畢竟他最終還是要去北洋的,所以以學業繁忙為由推脫了。

因此,他在本地的老朋友,特別是還在船廠的張青,雖然知道孫笑已經返回馬尾,不過大家也一直沒有見面,只以信件交流。

隨著近代各種先進交通和通訊工具逐漸發明並被引入國內,大明郵政系統正在飛速發展。

特別是經濟相對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電報線正以令人瞠目的速度飛速鋪開,鐵路上賓士著國營郵政公司所屬的火車。海上,郵政公司下屬的輪船甚至已經超過10艘,總噸位僅次於三大水師以及輪船招商局,為大明國內第五大航運企業!

另一方面,作為枝幹的地方郵政系統也在迅速完善,許多人已經習慣了花上一筆小小的費用,與那些或遠在天邊或近在眼前的親戚朋友們筆談。

得益於這個大背景,孫笑也可以不出校門就與張青交流各自分別後的經歷了。

孫笑的事情倒是很好說,他這段時間的經歷,無非就是去了北洋,參加幾場海戰,戰後參加海上閱艦式,然後回老家,回學校,學習、生活、舉辦比賽。

這其中最關鍵的部分,比如擊沉兩艘敵人大艦,俘虜利士比少將,獲得皇帝親自頒發的三辰勳章,不用孫笑自己說,張青也知道——這本來就被大明的宣傳部門和幾家報社宣傳的近乎天下皆知了,連洋人的報紙都大肆報道過孫笑這位創造了奇蹟般戰果的勇士。

據說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還打算把孫笑單艇偷襲海防港的戰例錄入教科書!

好吧好吧,沒必要謙虛,這不是據說,這是真的。

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方面確實發函給馬尾海校,請求孫笑告知偷襲海防的細節,同時還邀請孫笑去英格雷留學,皇家海軍學院願意提供豐厚的獎學金。

孫笑確實有前往英格雷留學的計劃,不過那必須是在完成馬尾海校的課程之後,所以他回信表示三年以後自己一定申請前往英格雷留學,同時也把自己偷襲海防港的細節詳細描述一遍——他不在乎英格雷人能從這個戰例中學到點什麼,事實上他們什麼都學不到,孫笑當時的行動是法彌斯人過於疏忽大意和系統加持運氣結合的結果,在技術上幾乎沒有任何可取之處(也許孫笑超人的膽略可以例外),以現在的海軍技術,任何人想要複製這種成功都是痴心妄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總之,即使孫笑不寫信,張青也能透過別的渠道得知他這段時間做了些什麼。

所以兩人的通訊,主要是孫笑詢問張青在做些什麼,以及他為什麼沒來海校參加學校開放日。

張青回信說,他倒是想來,只不過船廠的工作太忙了。

去年兩人碼頭一別之後,張青返回船廠,參加“福靖”和“福寧”的兩艘巡洋艦的趕工,隨後船廠又浮起馬江戰沉的各艦,修復其中“伏波”、“琛航”兩艦。

期間還要從其他艦艇上拆解有用的部件,偷偷走私進來一些零配件,用以修理海戰中受創返廠的幾艘軍艦。

就這樣一直忙到戰爭結束,然後張青作為船長技術骨幹前往粵省的黃埔造船廠,在那裡幫助南洋方面維修改造戰利艦“大捷”。

好不容易從粵省返回,緊接著又投入到建造兩艘小型裝甲艦的工作中,一直到現在。

這段時間他前腳忙後腳,別說什麼看球賽參觀學校,就連自己家都沒回過幾次。

張青的回信中提到了裝甲艦,孫笑對此非常感興趣,於是又去信詢問,對方也沒有矯情,直截了當的回信說明:

新的小型裝甲艦設計定型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大致標準排水量會在2300噸以上,航速不低於14節,與北洋的德造“定遠”級相當。

火力選用德里志1880式35倍口徑260mm克虜伯炮1門和1880式35倍口徑150mm克虜伯炮兩門,另有小型火炮和速射炮若干。

防護方面,作為裝甲艦,裝甲厚度從最薄的2英寸(炮罩)到最厚(主炮臺)的8英寸全鋼裝甲,在這個時代可謂十分出色。

得知這些大體資料後,孫笑在自己心中拿這兩艘船跟另一個位面歷史上的“平遠”做了個大概比較,發覺這兩艘船性能比“平遠”略強,主要是噸位稍大,航速略快,但整體上沒有太大差別。

啊,對了,還有個加強點是這級船打算造兩艘,這也算是個好消息。

實際上,除了這一級小型裝甲艦,隨著大明內閣對海軍投入逐漸穩定且力度加大,北洋南洋船政三大水師在現有六艘新艦還在建造過程中,就已經開始尋求新的造艦計劃了。

首先是對已經下了訂單的6艦進行分配,船政自然要拿走他們念茲在茲的兩艘自造裝甲艦。

追求航速的南洋打算拿走英格雷建造的兩艘穹甲巡洋艦,而對德里志人情有獨鍾的北洋緊盯兩艘德造小型裝甲巡洋艦。

至於新艦,基本也是按照這個比例計劃:船政打算在小裝甲艦之後,立刻開工建造兩艘放大型裝甲艦,那個時候,馬尾港的海道應該能夠透過挖泥船清淤挖的深一些。

而南洋則提出兩艘更大的巡洋艦外購計劃,同時還打算建造至少四艘更快的小型巡洋艦(魚雷巡洋艦),這些小巡準備引進技術在黃埔船廠建造。

最後的北洋野心更大,他們想要兩艘更大號的裝甲巡洋艦,同時還提議外購兩艘比“定遠”級更強的一等裝甲艦。

以上這些訊息,都是孫笑從嚴校長、張青以及其他相關人士那裡蒐集到的。

他一直擔憂這個位面的大明也跟韃清一樣來個停購船炮然後被東瀛超越,因而一直很關注大明造船、購船的動向。

現在孫笑可以稍微放下心來了,若是這些計劃全部在8年內前完成,那麼至少歷史上的東瀛聯合艦隊完全不是對手。

就算他們等兩年買到富士八島,大明也還佔據些許巡洋艦方面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