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21 交談(感謝克勞狄的刀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21 交談(感謝克勞狄的刀片)

戰爭是人類科技發展的催化劑。

一戰把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提升了很多,二戰提高速度更是驚人,冷戰(冷戰也是戰爭)乾脆就是人類科技發展最瘋狂的時代!

這一點僅從人類航空航天科技的發展速度上就能看出一點端倪——飛行器從幾十馬力的竹蜻蜓,發展到一戰末期200馬力發動機的空中騎士,再到二戰兩千馬力的空中殺手,以及冷戰時期向太空進軍的瘋狂勁頭。

戰爭促使人類科技跳躍發展絕對是事實。

不去參與戰爭固然不用付出那麼多血的代價,但不參與這種最嚴厲的競爭,國家民族的科技發展就很難跟得上形勢——另一個位面,沒有受到大戰過分波及的那些地方,哪一個到後面不是鹹魚一條?

當然深入參與戰爭的哪些國家也未必一定能行,不過他們總是比別人更有機會的。

孫笑的這些觀點(雖然沒拿航空航天出來做例子),對張老先生,張青,以及其他張家人來說,都很是新奇。

張家的男人們圍坐在客廳,聽孫笑宣揚自己的觀點,一幫女孩子躲在周圍,剛才還嘰嘰喳喳小聲商議著什麼,不時還偷瞄孫笑一下,然後一起掩嘴偷笑。

現在嗎,男人們的表情太過嚴肅,連姑娘們都不敢稍有放肆了。

“也就是說,你覺得一場大戰打得屍山血海反而是好事?”張老先生代表全家問。

“我只能說是禍福相依。何況這是天下大勢,不以個人意志所轉移,而我國的情況,根本容不得不去參與——我們必須參與,而且必須贏!至少是站在勝利者一邊!”

孫笑很肯定的說:

“實際上我們現在還沒有參與的本錢,在世界大戰爆發前,我們還得有2到3場局部戰爭要打,贏了之後我們才有機會參與,若是輸了,我們就只有被參與了。”

“世界大戰?局部戰爭?”男人們沉思著消化這些名詞。

張老先生作為代表主動提問:“你覺得,世界大戰之前,我們還有那些局部戰爭要打?”

“先打東瀛,打敗東瀛我們才能統一東亞,集合整個儒家文明圈的力量對抗強勢白人勢力。”

孫笑如同前世網路上的S棍一樣“預言”道:

“然後打俄圖斯,解決北方的威脅。最少打贏這兩場戰爭,我們才有資格參與列強間的對抗遊戲。”

他接著說道:

“實際上,我們若是打敗俄圖斯,反而會促使俄圖斯把主要精力放回歐羅巴,進而刺激歐羅巴列強的對抗——也就是說,世界大戰,更早到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孫笑是站在歷史下游來評價現在,而且還經歷過網際網路那種資訊洪流的沖刷,他的觀點在這個時代幾乎相當於預言,很少有人能夠找到機會反駁。

至少現在在場的這些人都不行。

因此孫笑的觀點很快被他們所接受。

“老夫認為,孫小友說的非常正確。”

最後,張老先生替聽眾們做出總結:

“五十年的話,老夫估計是看不到決戰的那一天了,但你們都有機會。”

他嚴肅的對包括張青在內的張姓年輕人說道:

“在那之前,你們應當為我大明做好準備!你們每一個人都應奮勇前進,不可有一時懈怠。”

……

晚飯的時候,張老先生破例讓孫笑坐在自己身邊,能夠做到這個位置,足以可見老士紳對孫笑的態度——這是一種超越年齡的尊重。

比較出人意料的是,張家的女眷也上桌了,在這個時代的士紳家裡,女眷可以上桌,一個說明張家的開明程度,另一個則是說明張家對孫笑確實十分信任。

這做法讓孫笑對張家多了幾分好感。

餐桌上,話題從國際間的競爭縮小到現在大家所直面的具體問題。

提及自己的時候,孫笑表示正在幫嚴校長翻譯外國書籍,同時打算在明年跟校長大人一起籌辦一家以水師資訊為主,偏軍事類的報刊。

加上學業,這些事情估計會佔據今後兩年自己的主要時間,之後孫笑會申請去英格雷留學,估計在891或892年回國,然後迴歸北洋水師服役。

孫笑把自己的人生安排的很是清楚,不過張老先生還是忍不住試探,問他為什麼不願意就近加入船政水師?

張家的女眷們全都支稜著耳朵偷聽,張青也是一臉壞笑,孫笑這才明白,今天這次來朋友家做客,還真有相親的意味在裡面——甚至這可能才是主要目的,就是不知道最後張家哪位小姐會站到自己面前。

可惜了,孫笑不能留在船政,因為這裡沒機會。

對俄戰爭之前,大明海防的重點都會是北洋,若是對東瀛,對俄戰爭都能取得勝利,那麼接下來海軍建設必然傾向南洋以直面歐羅巴列強。

純粹為臺澎海防設立的船政就是個雞肋,能不能繼續存在都很難說呢。

“我回學校之前,就已經跟北洋的丁提督,劉大人,林大人他們說好了,我一定會回到北洋,準備應對東瀛和俄圖斯的威脅。”

孫笑認真的說道:

“今後二十年,大明主要威脅都在北方,我無權逃避。”

這理由說出來,連張老先生也沒法多置喙什麼了。

而且,張老先生也透過自己家族的關系網,隱隱約約得知一點朝廷的動向——內閣現在確實在商議是否裁撤船政水師。

就在去年12月份,海軍大臣李少荃正式向內閣提交了《大明海軍十年發展綱要》的初稿,那份發展計劃裡,就明確指出,大明現在三支水師三個幫辦大臣的做法實在多餘,浪費有限的資源不說還分散了本來就不強的力量。

因而奏請裁撤船政水師,把船政水師人員和艦船分給南北兩洋,今後的海防直接以長江為界,由南北兩洋負責,若是爆發戰爭,兩洋水師可以迅速合力,統一事權,應對大戰。

另外一點,李少荃希望朝廷能夠儘可能先加強北洋水師,讓北洋水師形成以裝甲艦為主,巡洋艦為輔的遠洋戰鬥艦隊,以應對北方嚴酷的海防形勢。

至於南洋,在北方威脅尚未解除的當下,則以巡洋艦為主,任務也以巡邏南方海疆為主。

甚至連宣撫南洋這樣出風頭又有油水的活兒,北洋都想替南洋代辦。

至於理由嗎——給海外同胞撐腰,戰艦當然是越威武越好,主力盡歸北洋之後,最威武的當然只能是北洋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