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魔法世界生存指南最新章節列表 > 802 EXPERIMENTAL RECORDS 之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02 EXPERIMENTAL RECORDS 之五

和TYPE7鬧翻了。

理由說起來很傻,但吵了一架之後,大家都有些火氣。

埃裡克又來找我談話了,他希望我更有擔當一點,作為領頭人,應該在這種事情上更有包容力。

“只不過是觀點不同罷了,不影響實驗本身的程序,我們的目的也本就不是這個啊!”

埃裡克說的很有道理。

但我還是很不爽。

人類,就真的只是一種高階生物而已嗎?

永遠也無法擺脫生物的本性,即便是在一些特定時刻,也一定會選擇保全自己,甚至不顧世界的安危嗎?

我不敢苟同。

或許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寧願自己和世界一起死亡,也不願意犧牲自己來拯救世界,就像是城門上的那個法師,以及瞬移到魔族身邊的法師一樣。

但總有人會這麼做的,我堅信著。

一定會有人這麼做的,哪怕代價是自己的湮滅,但我們所愛的一切,都可以繼續存在下去啊!

這也是生命延續的一種模式,不是嗎?

我們不是英雄,在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動物。我們吃喝拉撒尋找友情愛情,我們上床嗑藥飲酒吸菸,我們遵從著身為生物,所必須要遵從的很多東西。

但這不是一定的,是嗎?

到了一些極端時刻,人類,是可以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完成自我救贖的吧!

然後TYPE7給出了更加苛刻的限制條件。

他說前提條件是,整件事情和這個人類個體無關。

就比如說是我,某一天,一個神一樣的存在找到我,告訴我我必須自我犧牲,並且是以相當殘忍的方式死去,並且不能夠有半點透露給他人。

沒有人可以知道我是為了什麼犧牲,在大部分人眼中,我只是一個不夠小心的蠢貨而已。

但只要我這麼做了,獻祭出了自己的生命,世界就可以繼續存在下去。

即便一切沒有半點前因後果,選中我的理由只是一句“隨機”而已。

如果是這樣的條件的話,我還會接受嗎?

TYPE7很肯定的說,一定不會。

但我不相信。

我站在這個時間點上,以現在的心態去思考的話,可能會得出超越我自身勇氣極限的答案。

但我相信,到了那個特定的時刻,我說不定是可以超越自己的極限的。

人類有著為了更宏大的事物犧牲自己的勇氣,這才是人類精神的終極體現啊!

為了守護什麼而強大。

我堅信這一點。

現在寫下來的時候,我也覺得這一切真的很蠢。我和TYPE7居然真的就因為這種問題爭執起來了,其他人眼中,我們肯定都是傻瓜。

可是火氣上來了,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他上來掀翻了我的餐盤,我也惱羞成怒了,直接把桌子掀翻,然後跳到他身上和他打了起來。

我們沒有打幾拳就被分開了,然後他們就去告訴了埃裡克。

這幫口無遮攔的傢伙。

不過我不擔心TYPE7會做什麼,他畢竟也是發起人之一。埃裡克說的對,只是一種觀念上的不同罷了,並不影響工作本身。

對了,工作。

我已經開始把這件事當做是工作了。

真是要命,居然會有這種事情。

一開始,不是愛好來著的嗎?

我相信大家都是從愛好開始的,但事情進展到現在了,逐漸就變成了工作的心態。

我們拿到了新的風投,機組更新可以繼續了,不過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程式程式程式!

程式上的漏洞太多,尤其是在資料儲存介面方面。

工程師說,這可能算是西格瑪系統程式的一個“機械死點”——他們是這麼形容的。

因為要一邊運算正在發生的,時間流程很快,並且不太可能停止。

另一邊還要不斷記錄下剛剛發生過的所有資料。

這個介面上,如果是採取程式外介面的話,只存一個檔案是沒問題的。可要是需要多存一個備份的話,現在的介面速度都不夠快。

最新的標準都用上了,我們甚至聯絡了高等學府的研究組,想要用他們還在研究的那些實驗性介面來試試,也不行。

資料吞吐量太大太大了,拉普拉斯妖是不可能存在的,不是嗎?

西格瑪世界裡的“人類”們,對於你們來說,我們的資料介面速度,就是你們的普朗克常數極限了。

這個極限如果不夠大,就會導致整個程式的模擬不夠真實。

資料傳輸速度才是瓶頸,計算能力上已經溢位了,完全來得及。

可惜啊,要是就因為這個,而使得實驗不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完美執行的話,就太可惜了。

別的不說,就說我們已經徹底完成構架的諾埃爾大陸,工程師大致測算過資料吞吐量,現在的所有成熟介面都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如果用實驗性介面的話,一來還是不行,二來穩定性存疑。

這個程式一旦開始運行了,就沒有後退這條路可走,我們可不希望太多時間,都被浪費在了尋找合適的介面上。

有個東方工程師提出了一個想法,雖然或許很有效,但是……太不完美了。

該死的處女座。

這個想法,是在西格瑪世界裡,直接內建一個資料介面,並在整個系統層級,就預設一塊空間,作為歷史記錄的快取區。

就像是增大了物理記憶體一樣,有了這片快取區,正在發生的歷史數據,就可以暫時被儲存在那裡。後續透過穩定介面再傳導出來,儲存在可靠的介質裡。

我們可以用多個機組來完成後續工作,不會有太大問題。

這樣一來,系統層級內的介面,其實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介面,而是一個“偽介面”——因為介面本身已經不存在了,只是將資料從程式的這一塊地方,移動到那一塊地方而已,一切都在內部進行,速度可以達到理論上限。

在那個上限基礎上,只要程式內的資料組——不好意思,程式內的人類——沒有達到如今我們的技術高度,就不會遇到真正的瓶頸。

而他們要達到我們的技術高度,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運算能力的上限擺在那裡嘛!

可這真的很不完美,要在這個完美模擬現實的世界裡,存在一個超越現實的介面?

用什麼辦法可以調和這種矛盾呢?

我實在是不想接受這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