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羅恩莉的思考方式最新章節列表 > 八十七 林木:夢起始之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八十七 林木:夢起始之地

若問我不多的看動漫經歷來講,印象最深刻的首先便是《喪女》了吧,用江湖黑話怎麼說來著,叫作入宅漫嗎?

《我不受歡迎怎麼想都是你們的錯!》講述的是一位從初中升入高中的女孩子,黑木智子的受虐經歷。

一股怨恨氣從漫畫名便能透著整個螢幕聞見,若是看了這個漫畫或者動漫的人,更是應該會覺得黑木智子生活的不易。

有些自閉,內向,愛胡思亂想,一邊渴望受歡迎,卻因為不懂的交際手段,每次將自己處在一種哭笑不得的尷尬地位。

我短短的看漫經歷,有三部意義對我比較深刻的動漫,第一部不言而喻就是《喪女》;第二部是《涼宮春日》;而第三部叫作《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

《春物》中的男主角比企谷八幡就是黑木智子的升級版,同樣的遭遇,八幡也經歷過,然後他歸納總結出了一套似乎很有道理的孤獨處世哲學。

看見什麼孤獨處世的哲學,此處是不是想艾特下林木?

沒錯,艾特我是吧。

然而我和他們都是不同的。

但孤獨在某種意義上卻是共通的。

《喪女》的存在意義不僅僅在於她給予我的共鳴,若真如此,也就沒有後來的我,也就沒有寫故事的我了。

當我放下手機,回味著這部漫畫時,一種悵然若失的情緒慢慢浮起,從另一種視角看見了名為黑木智子這位女高中生的倔強與孤獨,面對現實的困境,在妥協與掙扎中來回不定,被世事愚弄到遍體鱗傷,滑稽可笑。

或許我也如此。

其實我也十分清楚自己在他人眼中是怎樣的形象。

對於高二的班主任劉永文,他只會覺得:“哦,這是一個不怎麼鬧騰的學生。”對於同班而非瞭解我的同學:“這是一個比較內向,不怎麼說話,感覺很冷漠的同學。”

很多東西我都清楚,比如怎樣去交際能展示自己啊,比如怎樣在班主任面前展現自己獲取更多的關注啊。

這些我都清楚,但我一概不想做。

而我想做的是什麼呢?

人生於世,第一滿足的是生存所需的口腹之慾,第二就是個人價值的體現,所謂的成就感。

我也有自己需要的成就感,我也渴望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卻不如同黑木智子那般希望變得受歡迎,也絕非八幡所言期待人與人交往中的所謂真物。

我啊,也有著自己即使冒著羞恥感,即使展現自己彆扭的一面,即使偷偷地懷揣著這個想法少有人知,也想要爭取的東西。

我想,夢想這玩意真的具有別樣的魅力,如果說愛情充滿了誘人不斷努力向上的效果,或者一旦失去後又會處於如墜深淵的絕境。

夢想不會。

夢想比情人更好相處,你丟棄它,它不怪你,你追求它,它會一直在黎明處不斷向你招手。

我……也有夢想。

從小學時起,閱讀雜誌《兒童文學》,到了初中,看姐姐留下的許多書,例如《小王子》、《情書》、《像少年啦飛馳》……或者媽媽開的小店裡租的書籍裡看了金庸古龍梁羽生等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臨到高中,名著小說在五中圖書館任我閱讀,我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著這些知識。

我太喜歡文字的美,內心裡關於某種情緒的湧動也越發頻繁,等到某一刻,別人不經意的一句:“你看了這麼多小說,怎麼不自己去寫?”

我的心靈彷彿震顫了一下,我能寫嗎?我寫出來會有人看嗎?

關於夢想的種子,原來從很久以前就已經種下。

直到我在病床上,觀看完《喪女》漫畫後,窮極無聊的我終於再也無法剋制自己內心中創作的慾望。

大概起因在逛《喪女》貼吧的時候吧,因為我從未玩過貼吧,以至於註冊帳號時,填寫暱稱竟用了一個英文首字母和一串數字作為名字,後來發現居然還不能改!

進了貼吧,那時《喪女》似乎剛被改編成動漫,貼吧的活躍人數不算少,我默默潛了一會水,看見了一個ID為:“哀與愛的牽絆”發的帖子,大概是發帖歸納一下喪女吧裡寫的同人貼,在末尾稍作一些評論。

我進去看了一下這些同人貼,哀與愛的牽絆均在後面給出了自己的稍許評價,而我點進去閱讀一些,雖然有些輕視這些同人文,但也覺得她的評論挺在理。

談及同人寫作,往往許多作者滿足私欲,寫出許多不合理,但又足夠令讀者、作者看起來爽快的情節,但我覺得,同人創作應該尊重原人物本身的性格,思維,行為方式,既然因為喜愛才寫同人,為何不給予人物們應有的尊重呢?

我在貼吧逛了很久,現實中我是挺少與人交流的那一類,除了真正交心的朋友,往往在他人眼中,我就是個時刻沉浸在自己世界中,捧著書看的木頭吧。

而面對他們,我也感覺無法交流,能和他們說什麼?我喜歡的村上春樹他們認識嗎?狄更斯除了課本上提過的《大衛·科波菲爾》這本書外,他們還瞭解他嗎?後來有一部電影上映,叫作《了不起的蓋茨比》又有幾人看過原著,就大肆評論呢?

臨到晚上九點多,媽媽早就離開醫院,我一人躺在病床,隔壁有兩個臨床,他們生了什麼病我不太清楚,一對是打工夫妻,丈夫生病了,妻子在一旁照顧,更裡間的病床似乎是一位老人住院,但氣色看起來不錯,想必也不是多麼嚴重。

就這麼,我孤寂地躺在一角,突然覺得世界開始變得不真實。

耳邊打工夫妻們絮絮叨叨的話語,老人身旁陪伴著的家人,白亮的燈光,床頭桌上放著的水瓶,門外護士忽而走過的腳步聲,眼前電視上張衛健演的程咬金。

這一切彷彿脫離了我的五感,慢慢地,我眼中浮現的是黑木智子的影像,她的笑,她的哭,她的尷尬,她的倔強。

我知道這部漫畫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它絕非普通的搞笑漫畫。

我拿出手機的記事本,悄悄打出幾個字:跌跌撞撞笨拙的長大——喪女同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