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羅恩莉的思考方式最新章節列表 > 八十九 林木:聽高山流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八十九 林木:聽高山流水

住院的半個月裡,白日中,我同窗外的陽光一同消磨著時間,如同早晨初生著,卻又稀薄如同溶進某種淡紅墨水般的光芒,我微微眯著眼睛,聽著走廊上護士們走動的腳步聲。

臨近中午,那陽光已經無法清晰捉摸了,它已然和萬物同為一體,它存在於白色牆壁中,也掛在外面的樹上,它藏在孩童的眼裡,它混進鳥兒的鳴叫聲。

我吃著老媽送來的午餐,不由想到,所有人生或許也概莫如此,初生時那朝氣卻又稚嫩的模樣,而對於世間來說格格不入,也美麗動人。隨著慢慢累積的時光,萬物同化的道理在於將每個人原本的模樣全都磨合成最不易受傷的狀態。

驀地,我想到了和光同塵這個成語,但又搖搖頭,這可真是具有勇氣的成語,看透了人世,明明白白的與他人同化成差相彷彿的時刻後,一雙睿智的眼睛卻依舊透出清晰的自我。

和光同塵。

但我是做不到的吧。

這樣胡思亂想著後,終於潛入雲層後,彷彿燃盡生命最後的絢麗,那噴薄欲出,比鮮血更加厚重更加濃烈的紅色,那是晚霞,是火燒雲,是我無論看多少次,依舊震撼非常的景色。

終有一天,或許我也會想這樣燃燒自己吧。

我想道。

但卻也覺得不可能,在此後的每一步人生中,我早已明白將向何處,奮鬥的力量早就泯滅,相於早就看透結局後的無聊,我這樣清楚著,高考過後便是大學,大學過後就是工作,然後成家,生老病死如木之年輪,一圈一圈纏繞著。

這些東西只要稍一假想就會覺得無聊至極。

於是嗟嘆道:“我的人生啊,怎麼成了這副模樣。”

哈,對於未發生的,確如已發生了般感到不能改變的無奈。

人生的壯闊大概就是這樣了吧。

畢竟這樣才能顯出自己的卑微。

因為不能動,白日裡也沒人同我說話,思維好像同樣關進了這方白盒子中,如同傾聽沙漏緩緩流動的聲音,整個人的精神也在慢慢消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偶爾能讓我精神稍微振作的,只有繼續在喪女吧更新我的同人小說了。

每每看見別人的回覆,真如一針強心劑,明明我受的是外傷,但對於肉體的痛苦幾乎感受不到,卻因困在病床中,希望獲得精神上的救助。

這部同人小說就成了我坐在暗不見天日的枯井中,那唯一亮白色的希望。

我努力仰頭看著,脖子發酸,脊背麻木,眼睛盯到苦澀,手指扣在泛著青苔的石壁上,觸感接近於無。

坐於此井,也不曾希求人來救助,假使聽見井外傳來說話聲,這樣的聲波簡直能傷到我身體,我躲在陽光所不能及的陰暗角落。

任自己自生自滅。

而那唯一的亮光並未辜負於我。

在喪女吧一直寫了大概六七日的同人小說,我竟意外的被吧主置頂,成為了今日話題,莫大的成就感充實於胸,而一頭栽進這處虛擬環境中更是無法自拔。

我的手指不斷敲擊著,臉上面無表情,文字卻充滿了人情味,他們彷彿與現實做了某種等價交易一樣,統統跟著無法捉住的網路訊號,從我的思維中全部跑出去。

我媽比較寵我,這也是她任由我玩手機的緣故。

而實際在我住院的這個時期,我的同學們還在教室裡補課,我媽跑去教室裡將我所需要的學習資料全都帶了出來。

我驚訝於她初中畢業的文化水平竟能準確無誤的找出每一本我正在學的書本,所以問道:“你怎麼知道該帶哪些書來?”

我媽笑了下:“媽媽雖然看不懂你學的是什麼,還不知道問人嗎?你課桌前方的那個小姑娘告訴我的。”

哦,是她啊。

本來對於學習我並沒有多少厭惡,特別是小學時刻,對於每位老師的話,都如奉金句般謹記在心,若是哪裡沒辦好,哪裡沒辦到,真的能把人急哭。

所以學習對我,就像從小帶到大的枷鎖一樣丟不去,正如小時候,我對父親談及學校的事情,語氣稍夾抱怨,他就會立馬嚴肅的回我一句:“那你不讀了,怎麼樣?”

年幼的我忽然一愣,接著想到無法上學的恐怖——不能和同學一起玩耍,周圍人對於我的看法,老師譴責的目光等等。

再加上我知道父親總希望我要作出聰明正確的回答。

所以只得低聲回道:“不,我要讀。”

後來我再也不向他抱怨自己的任何事情,不,應該這樣說,我不再向他說出自己的任何想法,這一切從小時候起,再加上寄宿在舅舅家後,父親外出打工,我們之間的交流往往透過那彎彎繞繞的電話線,透過電磁流這種冰冷的科技,最終也無法清晰傳遞出兩人真實的想法。

我和我父親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若問我與他,同這世界上其他人的關係區分。

他恰好是我父親,而我恰好是他兒子。

因為整日腦中幻想著同人小說中的構思,幻想著吧友在帖子下方回覆我的話,還有我從不向家裡人談及的夢想二字。

我早已無心看書,我還躺在這白盒子中呢!

住院的半個月,老媽根本也瞧不出我到底是否在學習,只要我裝模作樣的拿起筆在草稿紙上寫寫畫畫,就騙過了她。

然後再又悄悄拿出自己的手機,打字寫小說,騙著我自己。

前面曾提到過“哀與愛的牽絆”發了一篇同人文的集合帖,後來我在這上面也找到了自己,她在上面評論我說:“創意讓人眼前一亮,故事的構思也很有原作的風格,行文倒可以改善些,有幾個錯別字。文風是有些偏向於寫意,有些破碎,不過這也無可厚非。”

我就將“哀與愛的牽絆”簡稱小哀吧,後面和她有很多的交流,之後我寫作的目的,有很大的部分是為了能讓她看見我的文字。

說不上喜歡,或者愛慕,大概之於我這個劣版伯牙,是多麼渴望遇上一位鍾子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