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東北虎嘯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8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8章

忐忑不安的等待了兩天,石友三終於等到了張學良的接見,可是接見之後,石友三更是滿肚子的怨氣,回到丁章衚衕,石友三操起軍刀對著桌子椅子一陣亂砍,將親兵和幕僚們嚇得亂竄,直到石友三喘著粗氣停了下來,畢廣垣才踩著滿地的碎茶杯碎木頭走進來。

“司令,事情很不順利?”畢廣垣是石友三的恩人,當年要不是他爹資助在畢家當學徒的石友三去學校唸書,哪有石友三的今天,所以現在石友三發達了,也不忘提攜畢廣垣,讓他當了駐北平辦事處主任這一肥差,而且平日裡對他也比較客氣。

“他娘的張小鬍子,想要裁我的軍還要收我的地,我操他姥姥的。”瘦弱的石友三看起來不像是軍人,特別是在西北軍這樣一支講究武術肉搏的軍隊軍人。但是一旦發起怒來,就像是餓極了的狼一樣擇人而噬。

“他奶奶的,張小鬍子以為這次打垮了閻老西就目中無人了,以為我們都是砧板上的肉,隨他怎麼揉捏了!草他姥姥!”

“司令,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石友三長吁一口氣,冷靜下來,“今天我一早就去順承王府,哪知道,張小鬍子讓我在他辦公室外面等了快一個時辰,我還以為他是在接待誰呢!他娘的,你猜怎麼著,是他的小老婆那個姓趙的小娘們從奉天來了。”

“這也就算了,老子好歹是擁軍六萬多的一方諸侯,張小鬍子怎麼對我的,我進去連坐都不讓我坐,讓我站著訓話,直接明確的告訴我,現在戰爭結束了,政府要將精力放在民生上,不能養這麼多的軍隊,所以要把我的隊伍裁撤一半,只留下兩個旅三萬人左右。而且還說要軍民分治,命令我立即率軍到山海關接受整編,將冀南地區二十多個縣交給新成立的魏郡政府接收。不給我一絲說話的機會就讓我出來了。草他姥姥的,草他姥姥的,要不是他身後還站著兩個侍衛虎視眈眈的盯著我,要不是進門的時候繳了槍,老子當場一槍崩了他!”

畢廣垣聞言也是眉頭緊皺,心中怒氣怎麼也忍不住,也跟著石友三大罵起來,一時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將張學良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聞訊趕來的參謀長王清翰聽到兩人的罵聲,立即命令親兵驅趕不相關的人,關上大門,埋怨道:“兩位祖宗啊!這是什麼地方,哪敢這麼罵的,這萬一讓張學良聽見,還不恨死你啊!”

“怕他個吊啊!”

“司令啊,小心駛得萬年船啊,你是不知道,張學良手底下可是有個錦衣衛的,端的是非常厲害,我聽說,他的錦衣衛在東北跟小日本都狠幹了幾仗,完全不落下風啊!雖然說外面的親兵都是跟隨司令多年的老人,但是這房子裡的雜役可都是臨時從北平城招來的,誰知道裡面是不是有錦衣衛的探子!”

這一說,石友三和畢廣垣都謹慎起來,現在張學良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雄踞一方近二十年的的閻錫山半個月就被東北軍打垮,東北軍向全國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武力,雖然嘴上嚷嚷的厲害,可是石友三透過這段時間的瞭解,對於東北軍強烈的炮火、良好的訓練都是很是懼怕的。這段時間,在大街上,看到沿街巡邏的東北軍,即使是一個小兵也穿著鮮豔筆挺的紅色軍服,穿著皮靴,頭上頂著鋼盔,軍容嚴整士氣高昂,石友三心裡還是很犯怵的。

完全冷靜下來,石友三又將今天面見張學良的全過程跟王清翰說了一遍。跟畢廣垣不同,王清翰是保定六期畢業,不過學的是輜重科,所以一直在西北軍中作為智囊和幕僚存在,也因此鍛鍊出審時度勢足智多謀的能力。認真思考了好一會兒,王清翰才說道:“張學良這兩年在關外臥薪嚐膽,我聽說他一上任就戒菸戒酒戒色,他對自己都這麼狠,更何況對別人。他的好友周大文就是好玩了一點兒,就被他一把擼下臺了。現在,東北軍入關如同秋風掃落葉,半月功夫就完全打垮了閻老西,可以預見,稱雄一時的晉系全完了。現在正是張學良強大鼎盛的時候,用諸葛亮的話說,就是此誠不可與之爭鋒也。所以,我有上中下三策,可以給司令參考。”

“哦?清翰兄請講!”

“我觀張漢卿其人,相較於常凱申、馮玉祥和閻錫山,更重情誼,心胸更坦蕩,對部下更加寬容。前年,奉軍敗退出關,所有人都建議張學良消滅張宗昌以絕後患,但是張學良以張宗昌多有功勞而允其出關,現在更讓其統帥最強之第一軍。依我之見,於司令最有利著,莫過於以於學忠為榜樣,赤心以對張學良,誠心奉其為主,則司令不失為一方之重將!”于學忠這段事兒石友三知道,當年直系戰敗,於學忠率直系殘軍三個師投靠張學良,就將軍權全部奉上,任憑張學良處置,張學良感於於學忠的忠誠,一直信重於他。

石友三也聽明白了王清翰想說未說的話,他石友三三叛馮玉祥,一叛常凱申,一叛閻錫山,其倒戈將軍大名已經傳遍大江南北,該是要找個主子找個家好好過日子了。可是,就自己這名聲,張學良真能信任我嗎?我拿赤心對他,他會赤心對我嗎?一時,房間裡陷入長時間的沉默。

見石友三一直不搭腔,王清翰長嘆一口氣,只好說道:“如今張學良志得意滿,眼裡揉不得沙子,估計對司令也是頭疼,不管不問又不甘心,發號施令又不好使,上下相疑之下遲早會出事。依我之見,司令不如向張學良申請去西北屯墾,張學良肯定敲鑼打鼓的歡送,以我們六萬精兵強將,定能在西北創出一番天地,司令也不失為一方霸主。”

還是要回西北?西北地瘠民貧,要是願意回西北,當年跟著馮玉祥就回去了,還苦鬧到現在這幅田地!石友三仍然是不置可否。

“如今,向南常凱申不容司令,向西是西北也不是好去處,那暫且只能卑辭厚禮,想辦法現在張學良手底下蟄伏一段時間,看風雲變幻再做打算。司令,不論是上中下任何一策,目前,司令絕對不能與張學良為敵!切記!”

石友三緩緩地點點頭,卻是取了王清翰所獻的下策。三人對時局討論了一番,親兵來報,蕭振瀛來訪,蕭振瀛是吉林人,起初在東北從軍從政很是順利,奈何後來與王樹翰不和只好出走西北,蕭振瀛允文允武而且長袖善舞,與西北軍眾將都曾結拜為兄弟,在西北軍中很吃得開,被眾人尊稱為蕭大哥。石友三知道,蕭振瀛目前在宋哲元軍中任執法處長,此番來應當是代表宋哲元而來,當即大喜,親自出門迎接。

“蕭大哥,我老石對不住你們了!”一見面,石友三先鞠躬致歉,為再一次背叛馮玉祥道歉。兩個人都是西北軍將領,而且恰巧都是東北吉林人,一個是九臺人,一個是扶余人,兩縣不到一百公裡遠,坐上火車兩個鐘頭就到了,說起來算是正經的老鄉了。

蕭振瀛看起來很是憔悴,往常的國字臉現在瘦成了馬臉,炯炯有神的眼睛也有些暗淡無光。沒有心思理會石友三的背叛,蕭振瀛這次來其實是來化緣的。東北軍大舉入關並且悍然從兩路攻打山西,晉軍再也顧不得反蔣了,急急忙忙趕回山西抗奉保晉。常凱申遂將津浦線方面的大部精銳部隊分別調到平漢、隴海兩線,並且把進攻重點放在平漢線,以威脅隴海線閻馮聯軍的後方,以截斷西北軍的退路。同時,又透過贈給金錢、許以官位、派人拉攏等辦法,一個一個收買馮玉祥的部將。

常凱申的炮彈倒還好,他的銀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馮玉祥將嫡系精銳部隊部署在隴海線與蔣軍決戰,平漢線上的軍隊,基本上都是雜牌,在孤軍無援進退無助之下,大批雜牌將領開始給自己找退路,梁冠英、焦文典、萬殿尊、呂秀文、李肖庭、郜子舉等將領紛紛撤出部隊,通電歸順中央,到了九月十日,也就是張宗昌第一師進抵太原城下的時候,連馮玉祥的嫡系將領吉鴻昌都動搖了,他給馮玉祥打電話,說要學黃蓋使苦肉計,詐降蔣軍。當然這話連馮玉祥都不信,這年頭了誰還會中苦肉計啊,其實就是吉鴻昌想要叛降了。

而趁著馮玉祥眾叛親離的時候,對西北軍對陝西瞭若指掌的楊虎城看到了天大的機會,楊虎城從許昌躍進到洛陽,進而佔領潼關,完全封閉了西北軍西逃返回西北的退路,沿途的西北軍兵無戰心將無鬥志,紛紛倒戈投降,楊虎城趁機大肆收編擴充實力。

仗打到現在這個樣子,明眼人都看出來,打不下去了,在馮玉祥還在做夢,想著繼續佔有陝甘和河南西部的美夢的時候,吉鴻昌、梁冠英、宋哲元、孫連仲等大大小小的將領都各找門路,試圖找個出路。而常凱申為了減少損失,同時儘快結束北方的戰事好將主力調到南方對付日漸崛起的紅軍,當然還有順利攻佔廣東的桂軍,所以擺出一副寬大處理的面貌,其實是想透過又拉又打將西北軍化整為零,一口口的吃掉。於是常凱申將投降的西北軍分別調赴豫、鄂、皖邊境剿匪,分散各處。其餘不願歸順常凱申的幾乎都退過黃河進入山西南部,但是也都是殘破不堪,糧秣補給全無,將領也對馮玉祥失望透頂,不在聽從命令,西北軍幾乎是土崩瓦解。

孫連仲所部下轄第二十五師、高樹勳的第二十七師、關樹人的第一騎兵師共約4萬餘人,在抵達濟寧後就見到了張學良派來的葛光庭,畢竟是多年的結義兄弟,雖說分屬兩軍,但是目下這幅田地,能夠找到蔣張這邊的關係可是孫連仲巴不得的事情。孫連仲是身材魁梧,打仗奮勇向前,而且忠直可靠,但是質樸的面容下,孫連仲也是頗有心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歷史上,孫部被調到江西剿共,孫就長期流連於南京和南昌等地,聯絡應酬,以期在常凱申之下,能夠保住地位,站穩腳步,結果,贏得了蔣的歡心卻失了軍心,其一半部隊在董振堂、季振同的領導下進行寧都起義加入了紅軍。抗戰時期,孫連仲除了勇猛作戰抗日救國外,也不斷的找機會找靠山,終於,在第六戰區陳誠麾下效力時,竭力向年輕的陳誠示好,與一力擴充土木系實力的陳誠一拍即合,在陳誠的大力支持下,孫連仲終於當上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抗戰勝利後更是被陳誠保舉為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兼河北省政府主席,負責平津河北等地的接收。成為一方大員,達到軍事政治生涯的頂峰,這也是除傅作義之外任何一個雜牌軍將領所沒有達到過的。

葛光庭對孫連仲說及張學良對他的仰慕之情,並轉告了張學良的安置方案。首先,孫連仲所部改編為一個三旅制的軍駐防山東,張學良將按照東北軍的標準對孫連仲軍進行換裝,每月提供五十萬大洋作為軍餉,東北只向孫連仲軍派駐一些宣講、後勤、軍械和參謀人員,其他軍官任用概不干涉。

之後,葛光庭詳細的向孫連仲解釋了東北軍的編制、裝備和補給標準,讓孫連仲羨慕、憧憬不已,當即一口答應下來。這一方面是對張學良的條件非常滿意,同時不願意被調往南方也是一大原因,曾經跟隨馮玉祥到四川作戰過,深知北方人不習慣南方的溫熱潮溼,當年數萬精銳北洋軍不敵蔡鍔的數千護國軍,不耐南方氣候也是很大一個原因。

去了孫連仲,剩下的在晉南的西北軍就只剩下劉驥的一部新兵,張自忠的兩個旅以及劉汝明、趙登禹、鮑剛和張人傑等均已殘缺不全的幾隻部隊,總計不過萬把人,軍費無著,窮困潦倒,士兵們衣衫襤褸,如同乞丐。各部隊以劫掠勒索為生,軍官們也不敢管也不想管,生怕引起兵變。

之後,張自忠、趙登禹、李文田、馮治安、何基灃、張維藩高階軍官等組成的軍官會議商討前途。眾意欲舉蕭振瀛為首,以其交遊廣闊素有威望。或舉張自忠,以其部隊最完整實力最強,但蕭振瀛自知無力應付眾將,遂力排眾議,倡擁宋哲元出任軍長。之後蕭振瀛被任命為總參議兼任駐北平代表,到北平面見張學良尋求諒解。

蕭振瀛到北平後,先找東北老鄉摸了摸情況,之後來見石友三,希望石友三看在過去兄弟一場的份上,幫晉南的兄弟們一把。石友三聽著蕭振瀛訴說的慘狀,也不禁有些黯然,想不到烜赫一時的西北軍到了現在煙消雲散,唯剩下一絲血脈也成了乞丐軍。

石友三當即拿出十萬元支票,說道:“蕭大哥,小弟我也是六萬多張嘴等著開鍋,你也是知道的這大半年閻老西那王八蛋幾乎是一分錢餉都沒發過,這點兒錢實在拿不出手,可也只能拿得出這麼多,還請蕭大哥不要見怪。”蕭振瀛連連道謝。

剛剛送走蕭振瀛,石友三坐回椅子,臉色鐵青,雙手緊握雙拳隱隱顫抖,強自壓抑再也壓抑不住,一拳砸在桌子上將桌子打了個大洞,滿手的血往下滴,王清翰連忙叫來親兵找來繃帶扶著石友三的手包紮。

石友三喘著粗氣,大罵道:“草他姥姥的張小鬍子,對他孫仿魯就是又給槍給炮給錢還給地盤,對老子就是裁軍裁餉連個落腳地都沒有!尼瑪的張小鬍子是看不起老子,也不看看他是個什麼東西,要不是有個好爹給他打下這麼大地盤,就他那吊樣給老子當大頭兵老子都不要!…”

石友三再也不顧及王清翰的提醒,什麼隔牆有耳,蕭振瀛帶來的孫連仲的待遇完完全全刺激了他,憑什麼孫連仲啥都沒做,張學良上杆子的送錢送槍送炮,而自己老早就向張學良輸誠,卻被這般對待。

王清翰和畢廣垣也不敢勸,任由石友三大罵了半個多小時,只是將周圍人等趕得遠遠的。當晚,陪著石友三喝了一頓悶酒,石友三又是一頓大罵。確是毫無辦法,形式比人強,能奈之何。在北平呆的氣悶,石友三想回部隊,卻又被董英斌攔住,說是張總司令吩咐還要召見石司令對石部的部署做一些指示,去順承王府,張學良又一直在忙,沒奈何,石友三只好繼續待在北平。

這天,石友三拜訪蕭振瀛回來,心情更是鬱悶。蕭振瀛已經見到了張學良,取得了張學良的諒解,可以將晉南的西北軍殘部編為下轄兩個旅的一個軍,由宋哲元擔任軍長,每月支餉二十五萬,不過需要調到牡丹江擔任邊防任務。蕭振瀛已經拿到了開拔費三十萬大洋以及大批的糧秣被服,準備返回晉南,儘快接受張學良的點編準備按照東北標準改編部隊。

想想自己實力最強,現在反而毫無著落,心裡更是鬱悶的緊。氣沖沖的進門,也無心去教訓不好好站崗的親兵,只想著回屋子裡好好抽兩口解解悶。剛走到步廊確是籌建兩個手底下的參謀在一個隱蔽的屋角在嘀咕什麼,鬼鬼祟祟的,定是在商量八大胡同裡的破事兒,石友三正愁無從發洩,當即命令親兵將兩人押來準備親自鞭打一番解解氣。

剛舉起鞭子,戴著金絲眼鏡書生模樣的參謀就哭喊道:“司令饒命啊,不是卑職想要隱瞞,實在是事關重大,我不敢輕易向司令彙報啊!”

石友三頓時警覺起來,命令親兵鬆綁,柔聲問道:“你只管說!”

“是,司令,今天我在大柵欄碰見一個雄縣老鄉,他現在在張總司令身邊當侍衛,今天正好休息,我就請他喝酒想拉拉關係,結果酒一喝一拉還真有,我大姑是他三舅奶奶,論起來他還得叫我一聲表叔,我倆就…”

“囉裡囉嗦的,說重點!”

“是是是,司令,我這個老鄉悄悄跟我說,南京蔣總司令給張副總司令發了一封電報,讓把司令你給扣起來,我老鄉怕我受連累,讓我一個人趕緊跑。”

“常凱申給張學良發電報,把我扣起來?”

“是的,我老鄉就是這麼說的,說是司令炮打南京城讓蔣總司令…”

“是常凱申,什麼狗屁總司令!”

“是是是,常凱申很惱火,所以發電報給張學良說,司令反覆無常,讓張學良把司令給扣下,將你的部隊給解散了。”

石友三全明白了,怪不得張學良吊著自己不讓回去呢!掛不得進順承王府的時候大家的眼神都有些不對呢!怪不得每次出門都有人跟著呢!全明白了,張學良根本就不想收編自己,他也根本就不信我,就像王清翰說的他也在頭疼怎麼安置自己,這次接到常凱申的電報,就順水推舟直接幹掉自己,吞併自己部隊,他娘的,妄自以為自己聰明,這些人又陰險又狠毒,看來北平待不住了,得趕緊想辦法回長治。

正疑惑間,就見王清翰一臉喪膽的從外面走進來,被門檻絆了一下,踉踉蹌蹌的扶著衛兵才站穩,石友三看到也是疑惑,難道參謀長也得到訊息張學良要對付我們?

王清翰左右看看,讓所有人都下去,關好門才小聲說道:“司令,我剛得到的訊息,韓向方死了!”

“什麼!怎麼可能?”

“訊息確認了,張學良已經向韓向方的家人發了慰問電。”

石友三大張著嘴,緊緊的盯著王清翰,失魂落魄的問道:“怎麼會?怎麼會?”雖然西北軍以勇武著稱,但是,到了韓復渠、石友三這個級別甚至是他以下的兩到三個級別,是從來都不需要提刀上陣的,而事實上,軍閥混戰時期,除了樊鍾秀被常凱申派的飛機炸死之外,基本沒有高級將領陣亡的情況。

“韓向方不甘心將山東讓給張學良,所以趁著奉軍只到了一個旅,就指揮全部主力三個師圍攻,希望給張學良一個下馬威嚇住他。但是韓軍三個師圍攻五天,不僅未攻下寸土,反而損兵折將無數,韓向方非常生氣,認為部隊不盡心竭力,親自趕赴前沿視察,結果被奉軍神射手擊中身亡。之後,韓軍遭遇奉軍援軍內外夾擊潰散。可以說從此以後就沒有韓復渠軍這支部隊了。”

石友三手腳冰涼的坐在椅子上,雖然他對馮玉祥和西北軍是屢屢背叛,但是私下裡他和韓復渠關係極好,前兩天還指望著一旦情況不妙就率軍投靠他,沒想到現在卻是天人兩隔了。甩甩腦袋強迫自己振奮精神,石友三又將張學良或許會對付自己的訊息告訴王清翰,隨即說道:“前兩天,你給我出的上中下三策,目前看,上策是不可能的,張學良不信任我,我也不信他。下策看來也走不通了,只能走中策了。這樣,清翰兄,我今天晚上就走,只要跟部隊匯合,我們還大有可為,等後天我騎馬走遠了,你在去找張學良報告,就說我石漢章願意為國分憂為總司令分憂,率軍赴西北軍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