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東北虎嘯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3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3章

然後就是楊琨建議的發展棉紡織工業。紡織業是一個勞動密集程度很高的產業,同時投資少見效快市場大,非常適合於初始工業國發展階段發展,一方面賺取原始資本和外匯,另一方面也能解決就業問題,工業革命初期的英國、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都是發展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紡織工業。紡織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絨、羊毛、蠶繭絲、化學纖維、羽毛羽絨等。紡織業的下游產業主要有服裝業、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等。東北本來建有奉天紡紗廠,由原奉天省省長王永江於1921年創辦,到1929年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有數的紡織企業,每年獲利達到近三百萬大洋,不過張學良並不滿意,奉天紡紗廠主要市場是國內,所以產品主要是便宜的16支紗,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力。而日本紡織業有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再加上利用經濟危機壓低日元匯率擴大出口,到1933年棉紡織品的輸出達到近十億日元超過英國而居世界第一,震動了歐美各國,其巨額利潤和帶來的稅收也給日本侵華提供了充足的財政支援。所以,楊琨建議從2013年採購落後淘汰的紡織廠輸送回1929年的東北,讓東北的紡織行業跨越一個大臺階。一方面擴大工業生產賺取利潤支援其他工業建設,另一方面也能打壓日本的紡織業發展。要知道三十年代,日本在中國東北和山東、河北收購大量的棉花,在青島、上海、天津開設大量的大型紡織廠,招募的工人也絕大多數是中國人,紡織出來的棉布少量在中國銷售,大部分出口歐美市場,賺取的大量外匯投入到軍事工業生產槍炮軍火用來侵略中國,每次想到這裡張學良都恨得牙癢癢。於是,在營口,一座超大規模的紡織城正在建設,張學良命名為奉天紡紗二廠,預計到明年年初就可以預投產了。

第四就是糧食及其深加工行業。東北自然條件之優厚,在全中國是數一數二的,甚至在世界上也不多見。中國共有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其中以東北平原的面積最大,總面積35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半江蘇省大;東北的土地又是最為肥沃的黑土地,這種黑土在全世界只有三個地方擁有:中國東北、烏克**平原、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而這三個地方在各自所處的國家裡都是著名的糧食生產地、國家級大糧倉,烏克蘭就被稱為“歐洲糧倉”、“蘇聯糧倉”。東北不但平原遼闊、土地肥沃、水網彌補,而且氣候條件非常良好,因此極其適合農業生產。東北的南部可以種植冬小麥、棉花、暖溫帶水果農作物,中部可以生長春小麥、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向日葵、亞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可以種植馬鈴薯和大豆。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無論是大豆、小麥、高粱、玉米、水稻,東北不是在種植面積上名列前茅就是在產量上全國第一,並且東北的大豆出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再加上東北西部熱河蒙古一帶適合發展畜牧業。在這樣優厚的基礎條件下,張學良有信心將東北發展成世界級的糧食產地。目前要做的,一個是組織大的農場、牧場,透過協作大規模的進一步提升東北的各種作物牲畜的產量;第二要進行育種,在楊琨的幫助下改進東北地區的作物種子以改進質量提高產量;第三就要對各種作物進行深加工,改變過去只是原材料出口的落後局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