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明朝當太后最新章節列表 > 177、海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7、海運

官員們都在忙了,汪舜華也很忙:眼看廢除賤籍已經提上議事日程,雖然沒有設定時間表,但要讓民間看到希望。

遣散奴婢的政策還在研究,但這麼多奴婢一旦流入社會,該怎麼安置必須提前謀劃。

汪舜華選擇了無中生有——由朝廷和皇室創辦就業門檻低、勞動密集型的紡織工廠,大量吸附就業、改進和推廣新技術、同時增加國庫收入;當然,為了發展國防,鋼鐵廠也是要建設的,就放在唐山。那個笑話怎麼說的?全世界鋼產量排名,第一名是中國(不包括河北省),第二名是中國河北省(不包括唐山市),第三名是中國河北省唐山市(不包括瞞報產量),而第九名是中國河北省唐山市的瞞報產量,因為它瞞報5000萬噸產量,剛好比第十名德國多了一點。

唐山在明朝不算出名,是北直隸順德府的轄縣;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存在感,景泰五年,沈王的嫡八子幼墧被封為唐山王。當然現在還和他爹住在一起沒有分府。

聽於謙說:“當年唐太宗東征高麗,凱旋途中曾經在大城山上屯駐,於是賜名唐山。這一帶有很多太宗遺蹟,歷史上冶鐵、鑄鐵、煮鹽業相當發達,只是宋元以後衰落了,現在也就是個小地方。”

汪舜華記得唐山是以礦產資源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城市,據說礦種異常豐富,尤其是煤和鐵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堪稱近代中國工業的搖籃。

那就是這裡了。

不過這個時候,朝廷不可能投入太多,連城市基礎設施都不打算提檔升級。

修了幹啥?反正也沒什麼用;好歹有土牆,先湊活吧。

所謂的鋼鐵工廠,估計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也就是些大的作坊。

重中之重是海運。海外暫時交給民間的冒險家們,但是“南糧北運”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這個問題伴隨著太宗皇帝遷都就開始了,而且隨著北方的發展問題越來越嚴峻。朝廷每年透過漕運大量運輸糧食,但是運河維護費用巨大,土堤年年堵塞,年年清淤;而且漕糧損耗極其嚴重。各級地方政府向中央運輸糧食,但途中會有散落、黴爛和丟失,這些損失中央不願意承擔,地方政府就只有把它攤派給百姓;此外維修大運河和造船的成本,也要由百姓負擔。有說法是:從湖廣運至北京的漕糧,附加稅可高達糧食成本的80%。

這個問題解決不好,百姓的負擔無法有效減輕,北方的糧食危機也無法有效消除,邊關也就無法徹底鞏固。

小冰川時期馬上就要到來了,北旱南澇的問題會進一步加劇,運河的水位下降、通行會更加困難。

汪舜華揉揉眉心,這年頭沒有蒸汽輪船、沒有火車汽車,怎麼辦?

明朝做出過探索——走海運,但是卻最終選擇了漕運,當然不全是倭寇橫行的原因;而是因為——漕運要錢,海運要命。

明朝初年,遼東軍餉短缺。朝廷下令從江浙往遼東運糧,結果近一半的運糧船沉沒在海中。因為海運是需要經驗的,尤其是在季風季節,一般只有大型海船才敢貿然出海,而且對從業人員要求極高。

在這種情況下,在會通河開鑿後,漕運終於取代了海運陸運成為最重要的南北運輸方式。

但因為漕運的諸多弊端,還是迫使君臣想辦法。

早在建極元年汪舜華提出三民問題,群臣列舉朝廷存在的種種問題和破解之道,重興海運就被擺上了桌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汪舜華當然對此堅定支援——廢話,都是走水運,海運好歹不用人工維護呢!再說,以後要想走出去進行環球航行發現新大陸,難不成就用內河那幾隻旱鴨子?肯定是要有經驗的水手,越多越好!

丘浚就認為:“海船每艘可載千石糧食,相當於三艘河船的運載量。漕運比陸運節省用度十分之三,海運可比陸運節省十分之七,即便有沉沒的風險,但是可以節省牽引船伕、運河修繕和沿河各衙門的守備,利害亦相當。太后可命人尋訪熟知海道的,前往勘視。”

但是這項提議,遭到了包括于謙在內的很多重臣的反對,就是因為海道險遠,損人費財。

丘浚仍然堅持:“臣請太后以《元史》對質。此書記載元朝海運,從至元二十年始,至天曆二年止歷年所運送至的數量,也可以見其中途的損耗。臣以為如今的漕運,每年所造成的損耗遠不止此數。如果能用海運取代漕運,實為利多害少;太后還可適當削減負責漕運的軍卒,回營操練。如此,兵食兩足,而國家亦有水戰之備,可以制服邊海之夷,誠萬世之利。”

汪舜華大悅:“說得很好。元朝也定都北京,也面臨南糧北運的問題,他們能解決,我不信,我們解決不了。”

但漕運海運這樣的事,絕不是在朝堂上耍兩句嘴皮子就能解決的;安全問題不解決,海運就不可能取代漕運。

人命關天。

因此汪舜華下旨尋找最經濟安全的海運航道。

首先是摸著元朝過河。

翰林院的讀書人翻書的本事真不是蓋的。倪謙第二天就回奏:“至元十九年,元朝監造海船六十艘,開闢海道運輸。當年運糧四萬六千石,此後逐年上升,到天曆二年,增加到352萬石。”

群臣開始竊竊私語:“居然有300多萬石?宣德年間,漕運最多的時候,可達600餘萬石;如今江南等地每年供應京城的糧食,也不過400萬石。”

倪謙不得不宣告:“只是海運艱險。因為風、霧和海盜的襲擾,每年都有大量的漕丁漕夫葬身海底,運糧船隻大量沉沒;糧食損失,每年以十多萬石計。”

于謙的表情並沒有想象的嚴峻:“這和漕運的損失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倪謙這才開始介紹:“元朝的海道漕運線路共變更了三次。先是朱青、趙開開闢,從南直隸蘇州到河北武清東南。沿著海岸線走的,淺灘多,行船危險,不僅逆風而且逆水,因此耗時持久。”

“後來朱青和張宣佑又找了一條,從劉家港到界河口,採用直線距離,航程短,繞過了淺灘,所以如果順利的話,半個月就可以到。”

“次年,海運千戶殷明略又開闢了一條,從劉家港入海,至崇明島的三沙進入深海,北去經成山角折而西北行,經劉家島、沙門島過萊州灣,抵達直沽海口。如果順風,從浙西地區到京師,不過短短幾日。”

汪舜華點頭:“很好,以史為鑑,可知得失。既然前任已經摸索了道路,總可以試試。”

只是造船需要時間,而且當時沿海還有倭寇,人少了不行;而且各地相繼上言,說海運危險,建議仍用漕運。

汪舜華沉吟了很久,命航海伯張能前往南京負責海運之事。

臨行之前,特意吩咐他:“當年你的高祖張赫投效太祖,開闢海運航道,大力剿殺倭寇,掙下了這個爵位;你的曾祖張榮、祖父張鑑,都有功勞於朝廷;如今,你要繼承祖宗遺志,光大家聲。”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去年初張能督造的船隻終於下水。人也讓他找到了,這些年來漁民都在近海活動,好歹還找了些老漁民,又訓練幾百沿海衛所軍士,但仍然不夠;好在這些年朝廷打擊倭寇,捉拿了不少資深海盜,命他們戴罪立功。

去年三月初七日,在朝廷上下一片火熱的時候,張能一聲令下,五十艘海船載著三萬石糧食,從淮安出發,沿著元朝的開闢的海路,歷經3300餘里的海道,在五月初四日端午節前,抵達天津港。

這次海運,標誌著間斷五十餘年的海運得以恢復。

汪舜華很是高興,賜給張能璽書褒獎,下令接著試。此後幾個月,張能陸續組織船隻三百艘次,運輸糧食12萬石。

汪舜華本來以為從此可以開啟海運時代。但是年底言官們回來,彈劾張能說中間曾經沉沒10船,損失米4000石,軍丁溺死近20人,應該罷棄海運,仍就漕運。

海運死了人是事實,但是漕運每年死傷也不少;何況這麼多糧食,一路運送到北京,損失並不算大。

汪舜華總算琢磨出味道了:漕運沿著運河走。不管是運河兩岸無數第三產業要靠漕運生存,就是河上的各衙門的大小官吏,恐怕也要從中刮點油;至於百姓和軍士的負擔,誰關注?

知道了這些,汪舜華的語氣也就很不客氣了:“怕噎死別吃飯了,怕嗆死別喝水了。只看到20個人和4000石糧食沉海底了,沒看到其他的船都平安到達了。如果這麼點路程都不能走,真不知從南洋那邊運回的糧食該怎麼走!”

狠話說過了還要解決實際問題。之前的沉船是因為遇上了暴風雨,但海上不僅有暴風雨,還有大霧,還有各種氣象災害。

海運對天氣的要求高,但偏偏世人對氣象的瞭解實在有限,大海太大,太變幻莫測。

要想讓海運變得更加安全可靠,光靠自己肚子裡那點洋流季風是絕對不夠的,必須要大量積累和總結經驗,發展航海技術。

因此,海運要搞,但不能操之過急,指望立刻取代漕運是不現實的;甚至想平分秋色都需要時間。

不能將漕運官軍大量轉到海運,但沒關係,沿海有經驗豐富的漁民,還有大量尚未豁免的賤民。

元朝為了加強對海運的管理,設立了行泉府司專掌海運,又設兩個萬戶府,兩個漕運司,後來將四府合併為二個都漕運萬戶府,其下設千戶、百戶等百官,分為不同的翼,都用來監督。

但汪舜華是不想將海運交給政府衙門來幹,沒辦法,官僚主義在後代都難以絕跡,何況當下?

那就交給國有企業,朝廷按照路程遠近,給與每石糧食相應的運費,其中南京為20%,淮安為15%,江西等地為30%。

考慮到長途運量的損耗實在太大,朝臣沒有堅決反對。

雖然所有權還是歸朝廷或者皇家,但將直接指揮權下放給提督太監或者勳貴;朝廷給了運輸費用,剩下的就要盈虧自負,用以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當然公司章程朝廷要敲定,包括職工工資待遇、傷亡撫卹標準之類的,其中有一條,尚未開豁的賤民願意從事海運的,直接開豁為良民;犯下重罪的,允許戴罪立功。

這項提議遭到了年富等人的堅決反對,但汪舜華火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總要想個辦法。戶部不想冒險擔罪名,怎麼,還不許別人試試?你們倒是說說怎麼把漕運的損耗降下去!”

年富等人只好低頭。

航海伯張能被任命為首任仁和航海公司總經理,專門負責糧食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