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他改變了拜占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九章 郡縣制度改革特區(今天一更,明天三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六十九章 郡縣制度改革特區(今天一更,明天三更)

羅馬的政治體制雖然理論上比西歐強,實踐中也更勝,但依然有許多的矛盾。以索菲來看,就像是貴族門閥制,加王位選舉制,再新增一成雛形縮略版的官僚制度,最後蒙上君權神授的宗教怪皮,撮合成的縫合怪。

說貴族門閥,但最強勢的卻是一群亞美尼亞來的軍事權貴,發源於東部伊斯蘭崛起危機,文明在軍事權貴的不斷哄亂中走向歧途;說王位選舉制,但目前已經是餘暉之末,即將走向血脈繼承;說官僚制度......卻並沒有考試。提拔文官的主要途徑,要麼是來自於君士坦丁堡的兩座國立大學畢業生,要麼就是出名的歷史學家、哲學家、教授,被特別簡拔,比如特別事務大臣利奧·迪亞爾,或者提拔一些基層幹吏,再或者,如庫爾庫阿斯家族一樣,希望由武轉文,避開皇帝的控制。

而君權神授...想想皇帝的神性是從哪來的就知道。一個普世牧首天天晃悠呢。

除此之外,地方行政體制,也讓人頗感無語。整個國家,竟然全都由軍區組成,而非正常的行政區劃。但就算是軍區,竟然又因為皇帝的制衡計劃,人為的分割軍權與行政權,互不統屬,互不干涉,無法聚合軍區的力量。

索菲在自己的領地上,居然還要受制於執政官。

但若把索菲比作地方駐軍,索菲又是軍區的最高長官與司法長官。

到目前為止,索菲對行政權都只是淺嘗輒止,因為狄奧多西才是正式的行政長官。

令人迷惑。

正好索菲拿到了目前最大的一塊地,趁著這次盜匪事件,索菲決定親自執政行政權,對整個阿爾塔與尼科波利斯兩塊土地,進行漢帝國式的重構。鄉長老,對應鄉嬙夫,負責接收政令,對一鄉進行行政干預,也負責收稅;鄉議員,對應鄉三老,羅馬特色,負責監督鄉長老,是索菲的一點補完;鄉巡查,對應鄉遊繳,負責治安。

庫爾庫阿斯等人等在一旁,各有各的心思。

從索菲如此雷厲風行的提出重新整理村落名單,將木契身份證匹配到個人,以村落、鄉鎮為行政單位,設定三個對應職位管理地方後,眾人就明白,索菲一定還有更宏大的改革方案。

一方面,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在新一輪的政治改革中食利;另一方面,又害怕索菲的激進改革造成皇帝巴西爾的震怒。

但看看旁邊還一副茫然表情的佐伊公主,大家心中的害怕又打了一個對摺。

亞歷山大記住了索菲的命令,他將索菲的激進變革記在心裡,準備回去打小報告。當然,作為一個合格的將軍,他至尊從陛下的意志。陛下同意,他就同意,陛下反對,他就拔劍。

索菲將眾人的表情收在眼底,已經明白了他們的態度。

也就是這時,索菲決定把狄奧多西一腳踹回君士坦丁堡,這個老舊的官僚不應該出現在索菲的改革版圖中。就讓他的兒子,曾經未來的君士坦丁九世,將來長大之後再為索菲效力吧。

“收兵,回阿爾塔。”索菲指示道。

回到阿爾塔,好奇心旺盛的佐伊公主果然追上來詢問為什麼要設立奇怪的新制度。

索菲便攤開信紙,這將是他準備用來忽悠巴西爾的新工具。

上次這樣認真的編織新概念,還是用《聯保稅法》忽悠巴西爾,換取聯隊長職位時。

“首先,公主,我問你,一個軍區之下,人口大有數十萬,小有十幾萬。那軍區之下的行政單位是什麼?”索菲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軍區制度的起源是為了應付國際軍事形勢的突變,而設定於地方的軍政合一的軍政府。

其根源於駐紮在地方的軍營。

早期的軍區極大,且與行政區並立,這是第一批軍區。

第二批軍區則小得多,和目前相似,全國的行政區都漸漸轉化為了軍區。而這樣的軍區裡,沒有更加細分的行政單位。

因為軍區,它是個軍事單位!

軍區的基礎,就是分割在地方上的民兵。民兵耕種國家分派的土地,負責為國出征。所以軍區需要的是國立莊園。且不需要考慮更多的治理。城市?修道院?那些東西都不是軍區需要的。是以後者漸漸偏離行政軌道。

所以本質上,軍區就是一座座要塞,就是一個個小地主與自耕農。在行政上,卻顯得散亂不統一。每個城市、莊園、修道院都趨向於自治,有自己的規則。

這就是索菲很不喜歡的一點。

如果不能統一上下官僚,做到垂直管理,又談什麼強大軍隊,富裕國家。

“額....要衝區?”佐伊公主文鄒鄒的說。

要衝區,就是小軍區,又稱山地軍區,亞美尼亞軍區。

也就是指分佈在東部邊防上的一系列,千人左右的要塞。比如伊利里亞小軍區,多利徹小軍區等。

“那還是軍事單位,我問的是行政單位。”索菲戲謔道,“也許自從埃及行省解散後,羅馬就沒有完整的行政單位了?”

佐伊公主當然說不出來,但又覺得羅馬不可能沒有。

“所以,我要建立的,其實是羅馬本該有的行省制度。”索菲咳嗽兩聲,將他的改革攀到了行省制度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謂託古改制是也。

“每個軍區之下,將領土劃分為若干個縣,縣又分若干個鄉。縣有縣執政官,鄉有鄉長老,負責具體的行政事務。當君士坦丁堡的命令下達,可以將皇帝的命令傳播到哪怕街頭的一個乞丐知曉。”索菲得意的指出這種模式的優點:“賽理斯人,藉以開拓萬里疆土,人口兆億,收割流淌蜜與奶的黃金之土,驅逐侵略四方的遊牧匪徒。我相信,在羅馬也一定可以。”

佐伊似是而非的點點頭,決定將索菲的改革意見發給叔叔知曉。

而索菲當然不可能一通嘴炮就說服佐伊,進而讓巴西爾支援自己。

所以索菲為這次的改革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

《羅馬帝國-賽理斯郡縣制度改革特別區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