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漫穿者論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領地上的舌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二章 領地上的舌尖

塊莖,還有一些植物的根也會儲存大量的營養。因此,挖掘它們,遠要比收集野草的種子更有賺頭,它們裡面可是有著大坨大坨的澱粉。百合科很多植物的鱗莖,都可以吃,而且滋味鮮美,比如薤白。有些蘿蔔的親戚也能夠在野外收集到。比起人類種植的品種,要小得多。能夠從地下挖掘出的美味還有野葛的根,猶如薯類一樣。可以煮熟直接食用。農奴們按照自己的經驗,削尖一根根的木棍,將它深深地插入到土裡,掘出那些肥厚的塊莖塊根。雖然耗費力氣,但每次挖掘,都伴隨著一張張的笑臉。這些大塊大塊的根莖,燉熟之後,將會帶來充分的飽腹感。

更多的野菜是取其葉或者嫩莖食用。例如藜(灰灰菜)、蕨菜、馬齒莧、蒲公英、野蔥、馬蘭頭。雖然提供不了多少熱量。但是人總是離不開這些綠葉帶來的維生素的。

當張伯倫講這些事情的時候,很快又帶動了一波人的美好回憶。甚至於,起到了類似於“舌尖”的效果。一群人連忙去網購各類野菜。還有人計劃著自己親自去摘。張伯倫尋思,莫非自己有做營銷的天賦?

雖然張伯倫嚴禁農奴們亂採摘蘑菇。但是對於木耳一類的比較安全的真菌還是讓大家放手收集的。森林裡能夠出產大量的美味的菌子。只是因為擔心食物中毒張伯倫才忍痛割愛放棄了很多品種。

比野菜吸引人的,是野豬肉。不過張伯倫還專門好心的告訴了大家,野豬肉比較差,還是野豬和家豬配種的後代能夠結合兩者的優點,才真叫好吃。

至於引起大家對野豬肉興趣的原因,很巧的是,這邊和穿越到《你遭難了嗎》世界的那位小姐姐,居然聯動了。

就在張伯倫發狩獵到的野豬圖片的同時,那邊也放了狩獵野豬的圖片。因為有封測者的加入,所以捕獵野豬環節和原漫畫劇情有些微妙的不同。正好和張伯倫這邊同步了。

當然,日本女高中生,也就是JK嘛。利用簡陋的道具,捕獵野豬的事情,比張伯倫這邊有看頭多了。畢竟還有福利擔當明日香弓弦打到乳房啥的搞笑情節。

不過看東西這種事情,又不是吃飯,吃了這家沒法去吃另一家。也有很多人看了JK小姐姐收拾大吃野豬之後,意猶未盡,又看張伯倫這邊怎麼收拾野豬的。

相比那邊的先用陷阱,然後一擊必殺的智取。這邊的操作就直接的多了。

由農奴發現野豬之後,直接憑藉著人多勢眾將野豬趕到張伯倫這邊來。

然後,穿戴著狩獵野豬專用護甲的那些獵狗,就吠叫著衝上去追咬野豬。這些獵狗都經驗豐富,它們不會和野豬硬拼幹架。而是要糾纏住野豬,等待主人的到來。而那野豬橫衝直撞,簡直猶如一個肉做的裝甲車一般。獵狗也只能去追咬側後部位。縱然有盔甲護體,它們依舊是根本不能和野豬剛正面的。

然後就是長槍衝刺了。狩獵野豬是歐洲封建主的傳統娛樂專案。他們樂此不疲,甚至有些人喪命於此。張伯倫過去也不理解。而現在真的策馬衝鋒,在呼呼的風中將手中的野豬矛刺向野豬,那個感覺,真的是相當刺激。人類,特別是男人,果然天性裡就有熱衷獵殺的成分啊。

猝不及防的野豬,猛然被野豬矛刺中。那野豬矛十分鋒利,一下子就深入到了野豬的體內。一直到到野豬矛上的那兩個小“耳朵”碰到了野豬的皮毛才停止繼續深入。

一些對野獸專用的長矛,往往會有這類結構,目的是防止刺入的過深,以至於野獸被捅穿之後順著矛桿直衝向獵人。

然而遭此重擊的野豬,卻沒有就此倒下。而是兇性大發的哼哼著向著張伯倫反撲。張伯倫將一人一馬合力的重量壓過去,都難以壓制對方。相反,野豬力大無窮的扭動著,張伯倫直感覺手上幾乎握不住野豬矛了。

就在野豬矛要脫手的一刻,家族麾下的騎士拍馬趕到。又是一記兇猛的長槍衝刺。野豬矛直直的刺入到了野豬的心窩之中。結果了它。

“大人的騎槍術有些生疏了。”那名騎士說道。他叫馬克爾。

歐洲的騎士,其實過去也曾走過騎射路線。但是很快就轉為了專精長槍衝刺。他們一手舉著盾牌,一手將騎槍夾在腋下進行衝鋒。這招打起仗來威猛無比。歷史學家、東羅馬帝國的安娜?科穆寧娜公主描述道“無物可阻擋拉丁騎士之衝鋒,巴比倫城牆亦會為其鑿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持槍衝刺這招,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夠運用自如。西歐騎士除了使用能夠活動的木人作為靶子進行訓練之外,也會利用狩獵之類的場合多加練習。古代狩獵本來就在有些時候有著很強的軍事色彩。清朝就大量的舉行圍獵來練兵。遊牧民族武德充沛,原因之一就是不斷地進行成規模的狩獵,起到了軍事演習的效果。

所以狩獵野豬,也是一種實戰演習。

“哦,畢竟當冒險者的時候,這招不太派的上用場啊。”張伯倫一面故作輕鬆的答道。一面看著那頭足有半噸重的野豬。這傢伙真不好對付。怪不得日本古代用野豬來形容猛將。並且由“豬突猛進”這樣的詞彙。而維京神話傳說裡,也有英雄被傳授了效仿野豬突擊的軍隊陣型,打起仗來無往不利。

馬克爾騎士點了點頭表示認同。畢竟冒險者鑽地下城的時候,總不能騎著馬進去,然後在那幽深狹窄低矮的通道裡進行長槍衝鋒吧。

接下來,眾人紛紛下馬,開始處理那頭野豬。張伯倫也算是鍛鍊過了,能夠承受這樣的場面。事實上很多連殺雞殺魚都不會的城裡人來到這種場面下會很難受的。張伯倫忙中偷閒發了幾張截圖到論壇上。有人回帖說想到了當年兒時村裡殺豬的場面。接著大家就開始紛紛的出主意,要怎麼樣吃點這頭豬。

“聽說歐洲過去沒有冰箱啥的,殺了牲口後肉存的久了變味就得靠香料來遮味。所以那麼使勁的到處找香料。”

有人如此說道。

“怎麼可能,歐洲過去地廣人稀所以肉便宜,用香料給壞肉遮味?有那個香料錢能換多少牲口了啊。”BY原始人歡樂

張伯倫點了點頭,這算是對歐洲過去香料貿易的一個常見誤解。他這邊人多,現在正是大夥做重體力勞動的時候,不愁肉吃不完放著,就算要放著。也有的是辦法。用什麼香料!靠海近,鹽便宜的話,就用鹽來醃。季節合適,就切成細條晾著做成風乾肉。再不行,用煙燻的辦法也是很好的。

“雖然這血淋漓的看著一點也不誘人,但是一想到能夠做成各種好吃的腸啊豬血豆腐啊啥的就口水都忍不住了。”

“可惜白皮不懂得吃這些,可惜了。”

“就是啊,就是啊。”

“感覺那麼多豬血浪費掉好可惜呀。”

又有這樣的一串回帖被發了上來。

張伯倫聳了聳肩。猜測幾樓會有人上來反駁。

其實,歐洲人也吃內臟,也會吃牲畜的血。比利時的血腸一般都是豬血,裡面還會加入些豬肝和豬心。西班牙的Morcilla血腸。使用豬肉與豬血,香料,米飯。做成米血腸。德國有種香腸是用血、口條、麵包屑和燕麥混合製作而成,吃的時候切片加黃油煎著吃。瑞典人會用豬血、牛奶、黑麥麵粉、豬油塊、啤酒、糖漿和香料做成血布丁,也叫黑布丁。蘇格蘭的國菜“哈吉斯”就是用羊胃、羊心、羊肺、羊肝等製作而成。

比起吃內臟,野豬的更大價值是板油。農奴們喜悅的將野豬的板油切出來準備提煉油脂。這麼大的野豬,這一身肉可真夠他們吃個痛快的啦。而且還可以熬製油脂,古代油可是很寶貴的東西。因此同樣是大野物,這和獵到鹿又不一樣。更不要說那些肉柴柴的野兔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嘛。

無論是挖掘土方、還是砍伐樹木、亦或者興建建築物,都是極為耗費體力的工作。需要大量的進食來彌補卡路里的損耗。張伯倫派到林子中的糧草收集隊帶回來了大量的富含營養的食物。放到大鐵鍋裡,葷的素的,慢慢燉成一鍋大雜燴。那可是香氣撲鼻。裡面的食物是琳琅滿目。如果說這些是大自然的饋贈,未免有些厚臉皮。張伯倫的手下,可是猶如蝗蟲過境一般的瘋狂掠奪採集。搶來了這些食物。他們佈置下陷阱,套住松鼠捉來當野味吃,然後又去挖掘松鼠的存糧。找到一處,就足有幾公斤的堅果收穫。張伯倫的糧草收集隊,蹂躪森林以自養。

但是他們工作確實十分的有效。瞧瞧那鍋大雜燴就知道。有從野雞到松鼠來提供肉。各種野菜充當綠葉來陪襯。還加入了磨碎的堅果使其香氣撲鼻。以及還有水果增添滋味、肥厚的塊莖和塊根帶來充足的飽腹感。裡面還加足了鹽,以維持農奴的重體力勞動消耗。這濃湯雜燴,過去他們可吃不上呢。要知道林子是領主的,不許農奴擅入打獵的。

忙碌了一天之後的農奴們,將一勺勺濃濃的燉菜澆到自己挖成盤子型的麵包上,吃的那個是食指大動。

恩,西方古代的麵包可不是現代中國麵包房裡賣的那種鬆軟的東西。而是硬硬的,很有嚼勁的主糧。而明朝時期平民百姓也不能如同今天這樣吃大白饅頭。現代人仰賴生產力發展,平民的日子和古代人過的真是截然不同。

所以這一鍋鍋的野味燉菜,給那些飢腸轆轆的農奴帶來的滿足感真是難以言表的。他們滿足的吃下這些熱氣騰騰的食物。言辭間滿是對張伯倫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