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食光記最新章節列表 > 香蘭印尼餐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香蘭印尼餐廳

香蘭是廣州歷史及口碑兼具的東南亞餐廳,與一眾常見的泰國菜,越南菜不同,它家主打印尼口味,多年前我在淘金附近吃過一次,不過彼時為同事聚餐,吃飯者眾,我未曾仔細體會箇中滋味。之後香蘭便關閉了,到近兩年才另外擇址復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四月清明,陰雨紛紛,我到位於馬場路的太陽新天地探望在此地當店員的朋友小娟,聊完天,因她尚要工作,我便一人直上八樓,一路不少店鋪都因疫情偃旗息鼓,轉頭看見香蘭的招牌,想想冷清的時節,熱情的東南亞做法可以溫暖人心,我便徑直入內。

探溫,消毒,填寫個人信息後,我被引到A9號桌,桌上有一潔白無瑕的骨碟,碟上有一同樣潔白的熟透米粒,想來是清洗時疏忽大意沾上的,服務員並無留意我的表情變化。也罷,不用這碟子就是。

看了餐牌,價格普遍實惠,均價40左右一個菜,還一律八折…我近來愛吃七分飽,一菜一點心應是足夠,飲料也是需要的,我懷念馬來西亞的香茅味,加個青檸香茅蘇打吧!反正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只有三個漢字的距離。

下單完畢,服務員再度過來,恭敬遞過一杯檸檬水,水清澈透明,我還在思考米粒的事情,她卻仍未留意。坐立不安的我,喝了一口檸檬水,幻想中這水和洗盤子的水的味道竟是重合起來,便又心虛地放下。

隨後上了餐前小吃芝士巴東醬薯條,巴東牛肉又名仁當牛肉,是源自印尼蘇門答臘的特色美食,在我印象裡是一種乾巴巴,黃澄澄,可以長期儲存的牛肉,熬製巴東牛肉的醬很複雜,這個薯條是用熬製巴東牛肉的醬汁加芝士替代爛大街的番茄醬做成的。

巴東醬味道鹹鮮,沒吃飯的人一碰上就停不下口,當然我不敢用那個骨碟,只能小心翼翼,用叉子戳起薯條吃,為了防止湯汁流到桌面,我如閃電戰一般,迅速將薯條塞入口中,三下兩下就掃完一盤。

不久服務員又端來蘇打,對於那個被我移動到桌面最遠處的骨碟,她絲毫不感好奇。我只能無奈喝起蘇打水,明顯的天然蜂蜜和青檸的味道,但香茅味沒嘗出來,我想起第一次去馬來西亞,當地人曾遞給我一杯類似的飲料,杯中的香茅像極一支純天然吸管,我吸了吸,發現不是空心的…有點羞恥,但香茅的滋味也被深刻記住,所以這杯東西大概是沒有放香茅的,但也可以理解,時下的形式,做異域美食的,材料運輸多少會有問題。

最後的主菜是不打折也才38大洋的石慄蒜蓉醬烤雞,雞肉出乎意料多得嚇人,有三個烤雞腿,石慄原產印尼的特色堅果,馬來人做咖哩用到的“峇答力”便是這東西,具體的滋味我沒單獨品嚐過,這道石慄雞很香也很油,骨肉可以輕易分離,吃起來方便,口感不是廣東人喜歡的軟而多汁,是類似快餐店炸雞那種,有點幹,帶著纖維感的口感,能提供充足的飽腹感,濃郁,滿足,就我個人而言,勞動人民的快樂莫過於此,一道菜便宜管飽又好吃,便是莫大的幸福。我想起若干年讀大學,每到週末,我們一群人便結伴去上海軍工路的卜蜂蓮花,那裡特色炸雞或烤雞,一隻10元左右,買回宿舍,人手一隻大快朵頤,就是這種不用考慮健不健康,發不發胖,買不買得起,只要盡情吃肉便可的心情。

豐盛的一餐用完,盛惠才67大洋,我將骨頭整齊返回烤雞的碟中,服務員收拾餐具,那只骨碟被一併收走了,她終究還是沒留意那顆米粒,不過,我想香蘭還是一家好餐廳,它的異國特色,註定不是一家能讓國人百吃不膩,但經濟實惠,出品有特色,關鍵是普通人能花一個不算高的價格吃飽喝足,想到這裡,哪怕存在一顆讓我耿耿於懷的米粒,我也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