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駕校是他家開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車神血統遇上駕考制度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車神血統遇上駕考制度3

林小桌尚未來得及上前施救,只聽得眾人譁然,車門把手發出“咔嗒”一聲,緊接著門軸也“吱呀”作鳴,鄧思文一張白臉露出痛苦之色,雙手卻翻轉得飛快又利落,三兩下便解除了安全帶的束縛,踉踉蹌蹌地奔出車門,在場上幾十名學員的注目下,向路邊一個很適合嘔吐的樹坑奔跑去。

林小桌望著鄧思文那毫無留戀的背影,不禁暗自慨嘆,做一棵駕校訓練場旁的樹,何其不易!需為人蔽日擋雨,需受車撞腳踢之痛,竟連它賴以生長活命的養料,都極有可能來自五穀未經輪迴的肥料半產物!

總之,嘔……

這邊林小桌正嫌棄自己,何以產生如此噁心而深刻的思想,那邊的樹坑旁則擁簇了一眾學員,拍背的拍背,遞水的遞水,攙扶的攙扶,居然配合得十分默契。那位肩挎菜籃子的婆婆也站在人圈之內,籃子裡的一根大茄子油亮得泛著紫光,婆婆的眼中盡是對晚輩的憐愛,她絮絮叨叨地說著:“年輕人真是可憐,身板兒好弱的。”

虛弱的鄧思文被人攙扶著,坐進另一位教練的車子裡,婆婆仍然憐惜不已地看著他,喃喃地道:“小鄧教練不會照顧自己,瘦弱成這個樣子,平日裡可不能多勞累。”

婆婆囉囉嗦嗦的唸叨,總算是激起了林小桌這個罪魁禍首的一點微末良心。待她趕到車隊辦公室時,鄧思文以斜靠的姿態癱在沙發上,頭顱低垂,黑色髮絲根根分明,顯然曾被汗水浸溼。

整個人乍看上去生死未卜……不對,此處應使用成語“我見猶憐”,林小桌奮力搖搖頭,驅散了心頭不吉利的念頭,大步向那可憐兮兮的人走去。

林小桌俯身檢視病患狀況,伸手去探他的鼻息,奈何夏日的空氣原本就灼熱,她以發燒的指尖終究探不出個所以然來。林小桌遂不假思索地去扯他的衣領,不料,手腕卻被一隻骨節分明的手扣住,原來鄧思文已然清醒,他望她一眼,垂眸有氣無力地發問:“你……真的是來練車的嗎?”

“不然呢?”林小桌雖是反問,語氣卻欣喜若狂,竟似是在說“太好了”。人尚有命在,好極,好極!

“我覺得,我教你不太合適。”

鄧思文的措辭已足夠委婉,林小桌仍聽出了勸退之意,她趕忙出言辯解:“不不不,合適!怎麼不合適?鄧教練,我的科二就靠你了……”

他不過大她一歲的年紀,論樣貌甚至顯得比她還稚嫩些,她平日裡只喚他作“冬筍”,在這情急之時,竟脫口道出了“鄧教練”這般正式的稱呼。

鄧思文略微皺眉,手肘支撐著扶手坐直了些,暈車症狀稍緩,其聲音總算有了氣力:“你的問題不在於開車技術,你開得比我好太多了。我,的確不知道應該怎麼幫你。”

“我練得還不夠好,考了三次科目二都沒有過,這非常充分地說明我還存在很多不足,離達標水平差得很遠。”幾十分鍾前尚在慷慨陳詞批判駕考制度的林小姐,竟破天荒地謙虛起來,她不謙虛則已,一謙虛則要連讓好幾句,以表真心以及誠意。林小桌表罷了態,迅速轉至正題:“所以,我才決心發奮刻苦,一有空就來駕校找你練車!”

眼瞅著鄧思文那張有趣的白臉又將要變色,圍觀群眾當中,一名扎雙馬尾、戴圓框眼鏡的女孩看不下去,耿直地一語道破真相:“你是決心一有空就來折磨小鄧教練吧。”

“你還說人家,難道你來練車,對於教練而言就不是一種折磨?”說話者乃是另一名女孩,和扎雙馬尾的女孩是同伴。她身材小小,長髮及肩,末梢打著卷兒,雖然面容稚嫩可愛,嗓音也纖細軟糯,言語舉動卻透著驕傲又張狂的個性,

“那可不是一回事,我是實在缺乏天賦,所以開得不好。”先前說話的女孩不服氣,急匆匆地反駁道:“而她,是開得太好了!”

“誒……也是。明明開得足夠好,還要經常來駕校練車,太奇怪了。”留披肩長卷發的女孩睜大了眼睛,微微點頭,若有所思地道:“一個經常暈車的教練,要教一個會用漂移側方入庫的車神,真是荒謬得有趣。”

“你們是誰?”林小桌聽見耳邊不絕的議論聲,卻不覺得厭煩,反而認為最後這位發言者的表述直戳要點,和她的大小姐脾氣竟然很是對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叫夏李,她叫金諾諾。我們都是這附近的大學裡的學生。”留長卷發的小個子女孩主動伸出手臂,姿態裡帶著些磊落的江湖氣,握手之時,她又自然地介紹幾句:“我們都學計算機專業,不過我只是個成天鬼混的學渣,諾諾可是年級第一,不折不扣的計算機天才呢。”

“林小桌。”林小桌簡潔地自報家門,目不轉睛地看著名叫夏李的女孩,敏銳地認定這個女孩身上有著和自己相似的、“嬌縱千金”們獨有的瘋狂勁。

“哎呦,小姑娘們念大幾了呀?”肩挎菜籃子的婆婆看見如此兩個年輕女孩,滿眼都是喜歡,頃刻間就把癱倒在沙發上的“體弱小夥子”忘在一邊了。

“大三,我們昨天剛剛拍完畢業照。”金諾諾禮貌地轉過身回答。

“這麼小的年紀,就要大學畢業了,真能幹。”婆婆上前拉住金諾諾的雙手,牽著她邊走邊誇讚,言語間盡是憐愛之意。相比之下,鄧思文這邊更顯得悽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