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國航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來到試飛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一章 來到試飛院

132廠賺到了錢,要投入到132廠的新專案的研發之中去!己方要不斷地改進殲-7,這才有活路。

而且,132廠是律屬空軍的,而611所是律屬三機部的,兩個部門的頂頭上司都不一樣,再說,那個專案註定是沒有前途的,132廠為何會資助這樣一個專案?

於是,秦風默默地吃著飯,沒有說話,他想起了大家在廠門口賣菜,和那些紅袖章們捉迷藏,其實,裡面也帶著心酸啊。

作為一個設計師,誰不想設計出一款新型號的戰機來?砸鍋賣鐵也要幹!這就是611所的豪氣。

但是,國家正在轉型,國家要發展經濟,在科研上的投入肯定會下降的,這種情況下,611所能得到的撥款會越來越少。

突然間,他又是靈機一動:“如果把米格-21mf的測繪仿製工作,全部讓給611所,這樣,611所資金就充裕了,咱們工廠也能騰出手來改型咱們的殲-7 ii,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你呀,別胡思亂想了,這話要是讓屠老知道了,怕是要翹鬍子了。”

屠老和宋老,他們正在為這次的測繪仿製爭執呢,一個要直接測繪,一個要徹底摸透,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發揚風格,把專案讓出來?

再說,站在132廠的角度看,也不會放手的啊。

這樣,反而會讓國家煥發出更大的活力來,有競爭,才有提高的啊。

………

“失速尾旋一直是我們國產戰機的禁區,嚴重困擾著空軍航空兵訓練水平的提高和飛機效能的發揮,影響著飛行安全。飛機一旦失速進入尾旋狀態,常常導致機毀人亡。據統計,在世界航空史上,作戰飛機失事的原因中有41%是進入尾旋造成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對失速尾旋進行研究和試飛。”

這次,秦風沒有繼續留在132廠,試飛院對殲-7 ii戰機的尾旋試飛是相當慎重的,特意將這個戰機定型前的最後一個科目,留到試飛院進行。

於是,秦風在132廠呆了一個星期左右,反復研究了國內外的資料,他就駕駛著殲-7 ii戰機,飛到了試飛院。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簡稱試飛院,坐落於西安市閻良區,建立於1959年。

它是唯一經國家授權的軍民用飛機、航空發動機、機載設備等航空產品國家級鑑定試飛機構,是國家級的飛行試驗技術研究機構,同時也是國家“飛機適航認可實驗室”。

可以說,大部分的飛機,都是從這裡開始試飛的。

1951年起國家就將空軍的五個修理廠轉給航空局,我國的航空工業開始走從仿製到獨立自主研製飛機的道路。試飛研究院的前身:中國飛行研究院就在那時應運而生。

經過多方面的考察,最後決定在陝西關中閻良的11航校原址上建設。這裡條件不錯,年可飛日多、氣象穩定、沒有特大沙塵暴等災害、絕對海拔低。

飛行研究院進行的第一種整機試飛是“紅專”502,也就是初教-6,經過反覆攻關,“紅專”502的四大故障終於得到解決,在1962年1月5日正式定型。近五十年過去,初教-6依然是空軍初級航校的主要初學訓練用機,而且還大量出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現在,國內的新飛機,依舊是在這裡進行試飛的,比如601所的殲-8戰機,簡直就是試飛院的常客,一來就是十幾年。

殲-7戰機以前也是在這裡試飛的,只不過132廠改造的殲-7 ii很有把握,所以這些專案都在132廠自己做了,並沒有來到試飛院。

但是,這個最後的科目,失速尾旋的試飛,經過上級的慎重考慮,還是選擇在了試飛院。

現在,整個尾旋試飛小組,是由試飛院裡面經驗豐富的試飛團的李團長來主持的,整個會議室裡面,氣氛是有些緊張的。

“尤其是,上次在接待埃及友人的時候,秦風同志成功各地從尾旋中改出來,這給了大家很大的鼓舞,我們要決心克服尾旋這個科目,就需要有勇敢的精神和科學的操作,現在,咱們讓秦風同志給大家說說。”

秦風是試飛員,不過並沒有怎麼來過試飛院,他可以說是從空軍的部隊裡直接被調到132廠的,現在,來到了試飛院,知道在場的都是最熟悉試飛的老前輩,他的話也是非常的誠懇的。

“我們知道,尾旋是飛行中最危險的科目,所以,為了克服尾旋的問題,我已經大量地研究了同行們的一些資料。”秦風說道:“經過我的總結,尾旋包括正飛尾旋、倒飛尾旋兩種,而在每一種尾旋中,又分為落葉飄、過失速旋轉、平尾旋、陡尾旋等,每一種狀態都非常復雜。我們應該由淺入深,逐步地開始試飛,嘗試改出的方式。”

由簡入難,這是試飛的基本原理,秦風這樣說,眾人都是點點頭。

“經過總結,我也找到了各種尾旋的進入方式,現在,我依次地向大家彙報。”

秦風的手裡,拿著一摞厚厚的筆記,都是他自己這幾天來總結出來的,當看到秦風開始讀自己的筆記的時候,眾人都是一愣,隨即跟著認真瞭解。

李團長也是無比的興奮,大家還以為這會是一個艱難的挑戰科目呢,誰能想到,一個默默無聞的132廠的試飛員,居然把這個科目給總結的頭頭是道!

各種情況的進入,氣動的分析,甚至連在場的飛行專家們都連連點頭,這次試飛尾旋的信心就更大了。

“秦風同志,你的總結太精彩了。”等到秦風說到最後一頁的時候,已經過去兩個小時了,大家都感覺到收穫很大。

“這些都是我自己瞎琢磨的。”秦風摸著自己的頭說道,為了這些資料,自己不知道翻了多少的國內外的文獻了。

“秦風同志,還有什麼補充的沒有?”李團長的旁邊,一名試飛院的領導說道。

秦風想了想:“我在尋找資料的時候,發現國外已經開始進行了反尾旋傘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