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國航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七章 先進的導引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五十七章 先進的導引頭

進入了賽列尼亞公司之後,大家首先參觀的就是生產線,在導彈的生產線上,艦載的阿斯派德空空導彈,正在生產之中。

這也是秦風第一次看到中距的空空導彈的構造,在以前的時候,秦風只能是在雜誌上看到一些簡單的導彈結構圖而已,現在,當這種實物展現在眼前的時候,還是帶給了秦風很大的震撼。

所有導彈的結構,都是大同小異,最前面就是導引頭,分成紅外和雷達兩種,導引頭的後面就是戰鬥部,戰鬥部的後面就是火箭發動機,各個舵面,等等。

對大家來說,最有吸引力的,當然就是彈頭了。

彈頭也就是三十多釐米長的樣子,按照一個圓筒狀來佈局,畢竟是要塞到導彈的彈體裡面去的,後面的電路裝置,也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墨綠色的電路板,黑色的集成塊,還有那整齊的線束。

讓秦風最感嘆的,還是導引頭前面的雷達天線,這個天線和戰鬥機的天線類似,也是倒置的卡塞格倫天線,只不過是縮小了一號,看起來格外的精緻,現在在國內,遲遲無法突破的,就是這個導引頭!

“大家看到的,就是阿斯派德mk1艦空導彈的半主動雷達的導引頭,不過現在,如果貴方需要的是空空導彈的話,導引頭和它還有一些區別,畢竟,我們知道,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向下射擊的雷達雜波問題。”

艦空導彈和地空導彈,都是向著天空發射的,天空上是相當的空曠的,不會有任何額外的反射回波。

所以,這些導彈的引導要簡單一些。

但是空空導彈就不同了,如果是平行或者向上發射,或許還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向下發射的時候,就會受到地面的雜波影響,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那就談不上是一款合格的導彈。

這也是全世界面臨的一個問題。

以前的麻雀導彈,是沒有下視下射能力的,麻雀導彈只能攻擊比自己高的目標,如果載機的雷達向下,那導彈就會丟失目標。

哪怕是雷達是脈衝多普勒雷達,這也不行,因為,這已經和雷達的處理系統無關了,完全依託於導彈自己的彈載處理器的運算。

現在的空空導彈,中距上,已經逐漸統一到了半主動雷達引導的方式上來,在這種情況下,導彈自己是不發射雷達波的,載機的雷達照射目標,反射回來,進入到導彈的導引頭內,導彈根據這個回波型號來調整飛行方向,直至命中目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說起來很簡單,實現起來很複雜,國內搞了很久,都沒有半點的突破。

這個導引頭,國內就一直攻克不了,其實,不僅僅是在前面有,在導彈的尾部,也有天線。

頭部天線接收載機雷達照射目標後被反射的雷達回波訊號;尾部天線則接收載機雷達直接到達的訊號。

這些訊號進入到了導彈的控制系統之內,經過處理形成了控制訊號,操縱導彈飛向目標。

所以,哪怕是載機具備脈衝多普勒能力,可以過濾地面雜波,但是到達不行啊,導彈接受到的回波全部都是雜波,那就無法命中目標了。

以前的麻雀導彈,就沒有這個能力,這要一直到了1982年服役的aim-7m導彈才行,這款導彈配備了新型逆向單脈衝導引頭、無線電近炸引信、數字控制電路,讓導彈的低空作戰效能有了很大改進。

但是這種導彈,是美國最新的系統,根本就不會出口給北約的,義大利就只能是利用自己的技術來研製,他們的阿斯派德空空導彈的型號,就是在這種的情況下自己研製的。

導引頭,就是最複雜的所在,比如現在,這款導引頭就非常的特殊,秦風盯著那裡面看,希望可以看到那些積體電路的型號,靠著他的飛行員的視力,還真的能看清,只不過,上面的都是義大利的文字,他也看不懂。

最以前的時候,導彈的導引頭也是一個小小的鍋蓋,後來就變成這種倒卡了,再到了後來,也會變成平板天線,而蘇聯人的導彈,更加有特色,他們的導引頭天線,是幾個旋轉的金屬絲,看起來就像是一泡牛糞一般。

雖然看起來不好看,但是用起來還不錯,畢竟,蘇聯人最強大的就是整合能力。

幾乎所有人都在盯著這裡的導彈看的,良久,林將軍說道:“貴方的這款導彈,還沒有研發完成,如果完成了研發,我們可以購買嗎?”

從哪裡購買中程的空空導彈?這是一個難題,從美國,肯定是不行的,即使他們肯賣,也是那種早期的型號,是沒有下視下射能力的,法國人的導彈太貴了,簡直就是天價,而這裡的意大利人的導彈,看起來效能也是不錯的。

而且,最近幾年,和義大利的軍工合作,還是比較放心的,他們沒有那麼多的花花腸子,是相當的真誠的。

想想昨天的招待,就能知道對方也是實在人了。

“當然可以。”對方說道:“我們非常願意看到我們的阿斯派德導彈在貴方的空軍中服役,不過,僅僅有了導彈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匹配的雷達才行,它需要連續波雷達的訊號來進行引導。”

只引進導彈的話,可以嗎?沒有配套的雷達,還是不能工作的,普通的雷達還不行,必須要具備連續波的功能才可以。

現在的f-16沒有連續波照射器,所以就不能發射麻雀導彈,蘇聯人的米格-23/27 系列戰鬥機,甚至透過掛載專用的連續波制導吊艙來提供連續波雷達制導訊號。

沒有這個引導,那就無從談起,中國現在在機載雷達方面,的確也是個短板。

“如果貴方有需要的話,我們也可以提供技術支持。”對方繼續說道。

畢竟,阿塞尼亞公司,也是做雷達系統的,只不過他們出名的產品都是艦載雷達方面,在機載雷達方面並不優秀,雖然不是很出色,但是原理是相通的。

“機載雷達方面,我們正在努力。”林將軍說道。

對他們來說,引進太多了,沒資金啊,其實,哪怕是這種導彈,他們也只想引進最關鍵的導引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