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國航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六章 殲轟七樣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五十六章 殲轟七樣機

這個可沒有吹牛,現在國內現有的戰機,都脫胎於米格系列戰機。

看起來很現代化的強五,用的也是米格-19的殲六改裝的,現在殲七要大改,也沒有完全擺脫原來的底子,殲八看起來是自研的,也僅僅是殲七的雙發放大版,而眼前的殲轟七,沒有進行任何的參考,完全就是自主設計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殲轟七的外形看起來是很高大的,它的機頭很大,可以容納大口徑的雷達,後面是串列雙座,由於戰機很高,有充足的空間,所以前後兩人還可以呈上下佈局,不像以前那樣完全在一個平面上,雖然錯開的高度不大,也足夠給後艙的飛行員提供一定的視野了。

只可惜,和蘇聯系列的飛機一樣,這種飛機的設計,讓它幾乎沒有任何的後向視野,如果是戰鬥機的話,這肯定是不合適的,不過這款飛機的定位是戰鬥轟炸機,那就不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了。

戰鬥轟炸機,想要進行空戰格鬥,那是不可能的,它僅僅是相比普通的笨重的轟炸機,具備一定的自衛能力而已,可以掛載個近距格鬥導彈,這樣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不需要伴隨的戰鬥機的護航,要說專門去空戰,是絕對不行的。

只要不是空戰,對視野的要求就不是很嚴格了。

它照樣採用了三片式的固定風擋,前面很遮擋視野,這也是讓所有飛行員都詬病的地方,不過呢,這也是技術決定的。

如果僅僅是交給製造玻璃的部門,讓他們造出前面的一片式風擋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呢,這種弧形的風擋,是有一定的光線畸變的,對後面的瞄準來說很不利,必須要進行修正,而前面是一個平板玻璃,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哪怕是美國人的f-14,因為誕生的年代很早,前面也是三片式的風擋結構。

現在,秦風的眼光從前向後,依次的觀看,再向後,就是它那獨特的上單翼了。

國內的戰鬥機,都是中單翼的,也就是從豎著的方向來看,兩邊的翅膀是插在機身的中部的,而現在的這款戰機,機翼是在機身的上方的。

這樣有什麼好處?

當然是方便掛載的了。

這種形式下,機翼下面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掛載很多的炸彈,對一款轟炸機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

上單翼的前面,就是進氣口,這種矩形的進氣口並不是如同殲八那樣一個窄長的縫隙一般的進氣口,只有上半部分有,向後不斷地向下延升,擴充套件到飛機的尾部的時候,就全部都是了。

採用何種的進氣口,是根據需要決定的,這種轟炸機的進氣道不用調節,進氣口可以大大地簡化,在上面佈置,可以減少吸入雜物。

“發動機,決定一款飛機的成敗啊。”宋老突然感嘆了一句。

國內不管設計什麼飛機,都是卡在了發動機的脖子上,而現在呢,這種飛機用的是成熟的斯貝發動機,不論仿製如何,當初進口的時候,直接就進口了幾十臺的發動機,在倉庫裡封存著呢,隨時都能夠使用,足夠支撐這種飛機生產下去了。

“是啊,對我們來說,斯貝發動機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這款飛機在設計的時候,就是瞄準這種發動機的。”陳老說道,大家都望著戰機的尾部,定定地出神。

這種飛機的進展如此之快,一旦國家下令研製,很快就搞出來了,就是因為發動機是現成的啊!

尾部現在還沒有裝發動機,也不會裝發動機,因為這第一臺是靜力測試用的,驗證的是機體的強度,後面再造的飛機,真正要飛的,才會裝發動機的,否則就是浪費。

“裝了兩臺發動機,這種飛機的速度一定很快吧?”秦風突然問了一句。

他這麼問,就讓飛機設計師們笑了,飛機裝的發動機多,速度就快嗎?

這絕對是個謬論,看看米格21,發動機的動力不強勁,但是機體設計的小巧,照樣飛到了2馬赫,再看看f-16,發動機的推力很強勁,推重比都達到1了,但是呢,才照樣剛剛能勉強飛到2馬赫,這就是氣動的設計問題了。

“宋老,這種斯貝發動機,有沒有可能給我們的戰鬥機換裝?”秦風不死心,繼續問道。

如果斯貝能裝到殲十戰機上,那說不定,一兩年也就能試飛了。而且這好歹是渦扇啊,相當省油的,總比米格23的發動機好吧?

宋老搖搖頭:“不行,第一,推力不足,第二,高空能力不強。”

他們的殲十戰機,設計的是中型機,發動機至少要有12噸的推力才行,而斯貝的推力僅僅有9噸,絕對是不夠的。

除了推力不足之外,另一問題是這款發動機的高空效能不強,一旦上了高空,動力就急速的下降。

英國人的鬼怪戰機,就採用的是斯貝發動機,結果高空疲軟的毛病就出來了。

對殲轟七來說,高空高速效能差些無所謂,畢竟它是轟炸機,但是,己方的殲十是空軍急需的戰鬥機,尤其是高空高速攔截的戰鬥機啊,如果沒有優秀的高空效能,怎麼能滿足需要呢?

渦噴-15成為既定的發動機,就是因為渦噴發動機天生就適合高空高速啊。

其實,秦風的心中也知道這款發動機並不適合,只不過現在既然看到了,總是想要提一提,而現在,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樣的沉重,如果有一款合格的發動機,那該有多好!

“這款飛機,用的是外八字起落架啊!”秦風突然像是發現了新大陸,向著宋老喊道。

宋老在研發殲十的時候,用的就是外八字的起落架,這個難度還很高,甚至還打算請國外來搞,結果一查價格,頓時就決定自己搞了,耗費不起啊。

而現在呢,國內的殲轟七,用的也是外八字的起落架呢,說不定可以從這裡吸取經驗呢。

“是啊,我們想要來看看,你們這裡的起落架,是如何加工的啊。”宋老說道。

為了生產殲轟七,國家專門撥款,給172廠更新了不少的生產裝置的,宋老這次來,當然也是帶著目的來的。

可以借鑑,但是並不完全相同,因為殲轟七的起落架不用設計的非常小巧,它畢竟有充足的空間和載重量,但是,殲十既要小巧,也要結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