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國航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七章 寄予厚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四十七章 寄予厚望

其實,林將軍對這款教練機,一直都是寄予厚望的。

早年,在老巴方面還沒有加入進來的時候,國內就開始了對這款飛機的先期論證,當時和西方的關係比較好,所以也可以從下方得到一些發動機,所以,先後進行了cj610-8a、jt15d-5、tfe731-2a等發動機的選型工作,其中,前面的兩者,都是渦噴發動機,尤其是最前面的發動機,cj610-8a渦噴發動機,是通用電氣公司提供的一款,320廠非常重視,進行了多方面的準備,不僅僅進行了飛機進氣道與發動機的匹配試驗,甚至還製造出配裝cj610-8a的木質樣機。

可以說,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就會匹配這款渦噴發動機了,但是,當時林將軍去視察之後提出,這款教練機的續航時間必須大於三個小時,這樣的話,落後的渦噴發動機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要上先進的渦扇發動機,之後,才開始轉向了生產tfe731發動機的美國加雷特渦輪發動機公司,到了1987年,雙方簽訂了發動機技術引進的協議,鑑於當時比較好的國際環境,該公司表現得很慷慨,在研製階段,加雷特公司免費提供3臺發動機和相關附件,推薦與發動機配套的啟動發電機、液壓泵和環境控制系統,並在飛機試飛階段免費提供發動機推力測試工具。

而現在,國產的這種教練機,裝配的就是這樣得到的發動機,用來試飛是沒問題的,後續的生產,那就不可能了,出口不受影響,就是不能自用,自用的話,那該用什麼呢?

“蘇聯有一款ai-25tlk小型發動機,重量僅350公斤,推重比4.9,這款發動機雖然是蘇聯六十年代的產品,不過用在我們的飛機上,還是可以的,雖然和現在的發動機有些差距,不過對基本的效能影響不大。”石老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放眼全世界,西方關閉大門,就剩下蘇聯了,蘇聯自己也有教練機,也有類似的發動機的,己方能用的,也只有蘇聯這種六十年代的發動機了,總比沒有好啊。

林將軍點點頭:“是啊,看來,咱們可以從蘇聯方面考慮,如果這種發動機能夠滿足咱們使用的話,咱們還可以進行仿製。”

聽到林將軍的話,秦風不由得在一旁咋舌,又是仿製啊,咱們國內現在的航空發動機方面的科研力量,肯定是沒那個時間和精力的,哪怕是蘇聯六十年代的技術,那也需要攻關才可以,不過,如果等到以後,渦扇十研發成功,國內的經濟也發展起來了,應該沒問題吧?

“是啊,希望咱們下次去和蘇聯交流的時候,就考察一下這款發動機,畢竟,咱們國內空軍也是有這種需求的。”石老說道,他們當然著急了,要知道,匹配一款發動機,那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的,進氣道方面的匹配,還有控制系統,各種管路,後面發動機艙的大小等等,都要匹配到位了才可以,現在就要動手啊。

林將軍點頭:“這個沒問題。”

秦風還在飛機的旁邊轉悠,看著這架教練機,外形普通,但是對國內來說,正好彌補一個空白啊,等到轉了幾圈之後,才突然想起來,婷婷來這裡,那又是為了什麼?

婷婷肯定已經來了好幾天了,所以,現在見到這架飛機並不吃驚,同時,他們肯定也交流過什麼的了,如果說婷婷參加的專案的話,那也沒別的,除了變穩機之外。

等等!想到這裡,秦風就明白過來了,婷婷來這裡,肯定是協調三軸變穩機的。

bw-1只是一架用殲教六改裝的單軸變穩機而已,只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實現零的突破,並沒有實用的價值,想要真正地研究電傳操控,或者實驗電傳操控,那就需要有三軸變穩機才行。

這種飛機需要是雙座的結構,前後都能操控,如果電傳裝置出了問題,就要用機械裝置來接手,以前的殲教六就是這樣的目的,但是殲教六太老舊了,如果改三軸電傳的話,那眼前的這架教八,應該是最合適的啊。

座艙前低後高,兩名飛行員都有足夠的視野,正常的氣動佈局,控制率也應該是最普通的一類,機翼的形狀,適合各種機動飛行,檢驗飛機的控制,而且,作為一款教練機,機頭那裡就空出來了地方,完全可以裝載變穩機的控制裝置,所以,這款飛機,肯定是適合當做變穩機的載體的!

“看來咱們是打算在這架飛機上搞變穩機了?”

“是啊。”顧婷婷說道:“咱們試飛院已經選定了這種飛機,作為咱們的空中實驗室,不過呢,現在正式的工程改裝還沒有開始,我這次來,只是提前來瞭解一下,提前進入專案。”

隨著bw-1的成功,試飛院已經是躍躍欲試,開始向著下一代的飛機進行研發了,這種專案,是由試飛院來牽頭的,而且,一旦發展成功,對國內的軍機研發也是有意義的。比如,以後的國產軍機,就可以匹配這些研發出來的數字電傳裝置,不用花費巨資從國外購買了,試飛院不僅僅試飛戰鬥機,同時也會在相關部門進行研發。

秦風聽到了顧婷婷的話,頓時就是連連點頭:“是啊,咱們早就該搞這種空中實驗室了,有了這種裝備,咱們國內也能自己培養自己的試飛員了。”

空中實驗室,一方面是研發各種技術,另一方面,就是培訓試飛員,有了這種空中實驗室,那就可以輸入電傳的控制率,然後讓試飛員自己去體會,哪裡有問題,怎麼改進,先進的國外的機構,都能夠做出這樣的方式來了,但是國內的不行,國內現在根本就沒有正常的試飛員的培訓機制,大家都是靠著熱情去試飛的,在試飛中,遇到危險,也是憑著一腔熱情去化解,要說系統的培訓,現在還沒有開始。

西方就有專門的這種飛機,來培訓試飛人員。

“試飛員培訓的事情,咱們還在和蘇聯方面商量,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派人去蘇聯試飛了。”林將軍在旁邊說道:“到時候,你們兩口子,又得兩地分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