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群青之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一萬小時的練習(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一萬小時的練習(上)

吃過飯後,何了凡決定給自己找點事情做。

在李青銅家雖然自由自在,但是何了凡不想把時間只用在玩身上。

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假如睡覺要花掉九個小時,如果能把剩餘的十五個小時好好利用起來,那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有一個叫格拉德威爾的作家在他的著作中寫到。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這句話被稱作一萬小時定律,在後來被人們廣為所知。

暫且不分析這個定律是否是正確的,但是假如存在一個人,他的天賦和才能剛好達到人類的平均線水平,並且將在這一前提下,每天都堅持花費三個小時的時間去深刻學習並高質量地去練習某一領域的知識和技術,並持續了一年的時間,那這一年的時間過去了,他究竟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

按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來計算,他一共花了1095個小時的時間去進行深層度的學習。

他可以學一門外語,英語、法語、德語、日語都可以。

他可以學做飯,學做川菜、魯菜、粵菜或者其它種類的。

也可以學習寫作,學修辭手法、節奏鋪墊……

並且在這一過程中,每天所進行不僅僅是背幾個單詞成語、削幾顆白菜蘿蔔這種低水平學習這麼簡單,而是在不停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出新的突破,不斷地解決新的難題,不斷地翻山越嶺。

僅憑這1095個小時,就已經足夠讓他學到很厲害的東西了,這已經是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情了!

因為,即使是這1095個小時,在一千個人、一萬個人當中,恐怕能像這樣堅持一年的人,也不過一雙手的數量。

不是所有的學習方式都是行之有效的,也不是所有的練習手段都能讓自己得到進步,一個人在原地踏步一百萬下也只能停留在原地,他不可能踏出一個坑出來。

這不是學習。

這也不是練習。

這只是單純的自我安慰罷了,強迫自己花費大量時間去做一個毫無技術含量的事情,這一行為的本身,就是慢性自殺的一種隱性表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有那閒工夫做無用功,還不如去打遊戲,想辦法提高一下自己的操作和思路,就算是這樣,也能達到一個高段位,自己也覺得有牌面。

何了凡想起自己在參加群青中學的單招考試時候的情況。

在參加考試之前需要列印准考證,然後再到群青中學蓋章,這樣才能獲得參加考試的資格。

在他排隊前往蓋章的操場上,身邊站滿了和自己相同年紀的人,滿滿當當地佔據了整個塑膠操場!

那得有多少人?

一萬人有嗎?

太少了

站在人山人海之中,何了凡的身邊幾乎全是從蜀川各個中學集結而來的尖子生。

他們的頭腦不聰明嗎?至少沒有可以說得上是愚笨的。

他們不努力嗎?不努力的都有自知之明,甚至不敢報考這個學校。

在這些人的中間,不乏有從同一個初中一起組隊前來考試的,他們揚言道一定能拔得頭籌。

在人的一生中,會有許多人從自己的身邊路過,最後自己能認識、交好的卻少得可憐,那是何了凡這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他們。

至少自己在高一三班所在的那層樓內,自己沒見到一張熟面孔。

何了凡突然想到自己和那些人到底有什麼是不同的,他想到自己恐怕不會比那些看起來風流瀟灑的人聰明到哪裡去,就算比努力,何了凡也自認算夠不上勤勉。

那最終究竟為什麼自己還以甲等A級的優異成績考上了群青中學?

這是一個十分殘忍的問題。

每個行業,每件事都有其中的遊戲規則所在,考試亦是如此,無論群青中學出的考卷有多麼的高深莫測,在這其中也能摸索到藏在其中的規律和技巧。

不止是考試,其它許多事也都有規律和技巧。

世事通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何了凡就擁有可以發現原理和技巧的天賦,他大膽嘗試,小心求證,最終許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就像在肚子很難受的時候大力放屁特別容易把X給崩出來一樣,何了凡則在天賦的幫助下,只靠自己就輕易找到了藏在群青中學單獨招生考試試卷中的秘密。

以群青中學單獨招生的數學考試試卷為例,分值以一百分為單位來計算,其中前十二道選擇題計40分,4道填空題則計10分,剩下的4道應用大題加起來則共計40分。

即使每一年,試卷上的題目都在變,何了凡發現在固定的第幾題裡面,每一年的主題內容卻不會變化,就連解題的思路也幾乎一致。

雖然何了凡在灌縣三中時的成績一直都給外界一種不溫不火的感覺,每次的考試成績也都穩定在剛好及格的分數線上,既沒有好看的高分,也沒有讓人大跌眼鏡的低分,所以他的成績和他本人一樣也一直給人不起眼的感覺。

即使上課的時候看上去很認真,也一點起色都沒有。

但正是這種不起眼的感覺,才成為了保護自己、隱藏自己的一種方式,讓何了凡躲避了不少的麻煩。

每次考試的時候,何了凡都選擇性地將題目做成正確答案,將自己分數穩定地控制在及格的分數線上下,不過如果他想的話,除了英語和語文這兩個科目,其它的考試他都有把握能讓自己達到滿分,但如果是那樣的話,就實在是太顯眼了。

何了凡一直都採用一種低調、不讓自己被注意的姿態行事,如果是這樣,在灌縣三中就不會有人去麻煩他,就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過這樣的自由卻存在著一把雙刃劍,這是一種靠犧牲自己社交環境才換來的自由,是一種偽物。

假如有一天自己被迫陷入到一種糾紛當中,也不會出現任何人去幫助他,將他孤立的,是何了凡他自己。

要掌握初中學科的全部內容對何了凡來說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因為總擁有著漫長的和自己相處的時間,所以他也利用著這個時間自學了初中課程幾乎70%的內容。

不過這對何了凡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要掌握吃透這些知識點就算是他也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但於此同時也讓他比其他正常學習生活的學生來說,默默領先了許多步,所以何了凡後來考上群青中學才在校內造成了那樣大的轟動,因為這貨平時看起來就不是那種高水平發揮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