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簾外擁紅堆雪最新章節列表 > 趙氏滅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趙氏滅門

觀景臺上的火,由著百位衛軍徹夜撲救,到了第二日午響時辰才勉強撲滅。現在的北城青雀長街,就像一個煉獄場,殘垣斷壁,屍骨成堆。

尋常煙花怎麼會爆炸,其中必有蹊蹺。

如果那天不是於歸吵著要去玩皮影,我們耽擱半個時辰,晚去了北城避免了那場爆炸,說不定,我們也會遭難。思及此,真是心有餘悸。好險啊,只差一點,只差一點就成了那半條街中的一員。

好好的一場煙火表演,竟無端死了那麼多人。

此事沸沸揚揚的鬧了幾日,終於斷了案,原來簪花節裡備著的煙花禮炮中,果真是混進去軍用**,而且還都包裝成了節日當夜要燃放的煙花模樣,這也難怪在點燃之前一直沒被發現。那這些摻雜在煙花禮炮中的**,又是從哪兒來的。

混進去的**量雖不多,但殺傷力卻不小,要不然也不會轟了整個觀景臺,還炸死了臺下近乎半條街的人。

想不通,為何節日煙火裡混進去軍用的**會沒被發現,又是挑在什麼時候放進去的。若是如此,藏**的人又為何這樣做,他是誰,為何要在幕後策劃這場爆炸,他想要借一場禮花爆炸去殺誰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是真如我所推測的,這未免也太恐怖了。賠上那麼多人命就為了殺一人,這心腸是有多歹毒。而藏**的人,又到底是想要殺誰?

我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覺得驚悚,當日要去北城的大人物,除去一些宗室子弟,就是我和長極,還有於歸和太子顓值得被人謀算。難不成,這是衝我們來的?但具體又是衝誰?長極,百里顓,還是我,或者於歸?

我想,我和於歸應該都還沒有這樣的資格,值得別人冒著這天大的風險去謀害,一場謀殺,要轟動一城。排除我的理由有二,首先,我在南瞻自問沒有結仇家,也不會有人屑於大費周章的去害我,而且我是北邱的和親公主,若我死在了南瞻,便無法給北邱皇室交代,反而會授人話柄,被尋釁滋事,如此,南瞻人就不可能會要殺我。其次,就算是步六孤一族為了日後奪取拓拔家的政權而想要除去我,他們也不會千里迢迢的趕來南瞻,用藏**在節日煙火裡的這種笨辦法殺人,殺雞用牛刀太得不償失,比起這種方式,他們應該會選擇折中保險的方式,比如刺殺。

所以,這場謀害名單裡,我是沒有可能的。

至於於歸,那就更沒可能了。她是太子妃,能招惹的仇家,頂多就是一些東宮的妃子嬪妾,她們身後擁有的權勢,遠不能比於氏一族,沒這通天的本事,能將**藏在煙花裡。再說了,管著司造坊的人可就是於歸父親,她們還能買通人家親爹去害他女兒不成。

除去我和於歸,便只有兩個人值得考慮,唯剩下長極和百里顓了。

長極早年因為百里顓的體弱多病,破格被封做皇長孫,他是皇位的第二人選,如果他死了,得利的人是百里顓,反之,若是百里顓死了,得利的人也會是長極。

但,他們總不能互相殘害,選擇同歸於盡吧。

如果簪花節那天,在北城遇害的人是長極,那麼百里顓就有了嫌疑,反之亦然。但要是他們兩個都遇害,當然是藏**的幕後人坐享漁翁之利。

幕後者將**混入煙花裡,並不急著燃放,而是到了煙火表演漸到佳景,選在人們的注意力都被滿天流光吸引,趁人不備之際再動手,就算沒得手,也能將這爆炸的事全推到負責燃放煙的人身上,查不到是誰在背後搞鬼。這計劃雖然可行,但總覺得漏洞百出,策劃者怎麼會知道我們會去北城呢。難道,策劃這場橫禍的人,事先就知道我們會去北城,還一定會上觀景臺,他掌握了我們的行動路線?既是如此,那這人,必定是與我們極親近者。

這會是誰?目的何在?

要是長極和百里顓都死了,得利的又會是誰?其他的宗室子弟,還是外姓諸侯,又或者——是永河王百里慨!!

永河王確實是除了百里顓和長極之外,最有資格被立為皇儲的人,他如果想要皇位,就必須除去他們兩個,而且百里慨對長極和百里顓的日常出行也是十分的熟悉,他若是要算好時間地點去害他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思來想去,我這推理都是合情合理的,可我推理得越清晰,就越害怕,後背一陣發涼,汗毛都豎起來了。

這想法只在頭腦裡停留一瞬就被我及時扼殺,我不想去懷疑永河王,這絕不可能是他。儘管永河王並非長極的生父,但他對長極有再生之德,再造之恩,為了長極,甚至都沒有留下自己的血脈,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去謀算長極。

剛才的這些推理,完全是我憑空所想,並沒有什麼依據,可我有預感,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正被人盯著。

我將我的想法說給長極聽,讓他近來要多加注意時,他卻不以為然,只勸我放寬心,不要胡思亂想。還說我是話本子看得太多,過於杞人憂天,這混進煙花裡的**,很可能是製作途中出現紕漏,製作煙花時用錯了量,將尋常煙花製成了殺傷力強的**。

這謊話說得他自己都怕不信還拿來哄我,我又不是三歲稚童,那麼好糊弄。可他不信我說的話,也不要我打聽此事。他到底是怎麼想的,真的相信也只是意外,還是說,他比我更加清楚其中利害得失,為了大局考慮,這才沒有聲張罷了。要是這樣,我也確實不該多問。

往日里長極被派去執行差務,不管是什麼事,他都愛當做有趣閒話說與我聽,供我解悶,唯獨這些日子發生的大小事件,他都沒跟我說過,尤其這件事,他還是全程參與而且還是主要的負責人。

這些天他為了查清楚這事忙得腳不沾地,夜不能寐,好幾次我從夢中醒來枕邊都不見他,不是披上衣服去了書房,就是大半夜下屬來報說有了眉目需要他親自盤查,被急急忙忙喊出了門。數日下來,人都瘦了一圈,看著實在心疼。

沒日沒夜的徹查,想必是早有眉目,可長極還是對我緘口不提此事。他既不說,我也不想強他所難,並沒追問。

半月後,隨著安陽王的入獄,安陽王府被查封,這場**大案終是水落石出。入獄時的理由,只說是安陽王對司造坊監督不力,導致偽劣煙火燃放,屠害了大量無辜百姓,至於是不是他故意將軍用**藏進煙花裡,卻並未提及。

安陽王被這樣的理由陷身囹圄,未免顯得太牽強了些,要是用監管不力的說辭來判他犯了重罪,被查家入獄,為何同管司造坊的於氏一族相安無事,邕王為何能脫身,也不是我非要去懷疑邕王。實在是朝廷對安陽王的判案存在不公,他和邕王同掌司造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安陽王因司造坊獲罪,邕王按理也行收到牽連。但邕王卻能全身而退,這不是很奇怪嗎。

好像所有人都在等,等一個對安陽王最終的判詞。

想不到,這幕後者居然會是安陽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他這樣做意欲何為?果真如我所想,他是想要趁機暗害長極和百里顓?這對他來說,並無多大好處。趙家勢力雖大,安陽王為人囂張跋扈,但他還不至於膽大包天,做下如此大逆不道的事,謀害還皇太子和皇長孫,對他一個異姓王有什麼好處?

南瞻的三大異姓王,以邕王為首,慶陽王,安陽王。勢力最大的當屬邕王,最知韜光養晦的是慶陽王,向來最不安分的就屬這安陽王,上一次翻卷案一事他就栽過跟頭,不過他還算幸運,並沒受到多大影響,倒是太常卿府歐陽家還還賠上了個老太爺。這次,他這只最愛蹦躂的螞蚱,還是被逮到了。

我本以為,安陽王的目的,是想置長極和百里顓於死地,但現實遠不止我所想的那樣簡單。

又過數日,安陽王在獄中咬舌自盡,預設了私藏軍火。天命下達,趙氏一族,以謀反罪名宣告於世,被誅九族!

起因經過,只是簡略交代,概括來講,就是安陽王私下裡偷造軍用**,為了掩人耳目,就將**悉數藏進了煙花桶中,企圖為日後謀反所用,不想竟是在運輸途中出了差錯,誤送去了北城觀景臺,而簪花節當日所用的煙花,就是被誤摻進去的**。

事情真相,果真如朝廷的判詞一樣,只是偶然?所以這場鬧劇,全出自安陽王謀反沒有得逞的野心?

不管怎樣,原本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反手遮天的安陽趙氏,這一次算是徹底敗了。曾經的陶家,如今的趙家,都落得個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下場,陶家姑且還留著陶若和陶絮兒姐弟,而趙家,真真是九族全滅。

可憐趙青魚和她丈夫林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也跟著安陽王受了難。

安陽王死訊公佈那日,正恰逢趙青魚臨盆。九死一生誕下一名男嬰兒,還來不及給孩子舉行洗禮,隨後半個時辰,趙家就被封了府,舉家入獄。

因受不了打擊,又加上之前難產時有些血崩,趙青魚,到底還是香消玉殞……

趙家的滅門,讓整個建康城群民為之欣喜,無不在拍手稱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