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變身這點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異世界的君如笙回憶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異世界的君如笙回憶錄

九一〇二年十一月七日,星期六,天氣晴

我從未想過現在的美好,會否定自己曾經以為的不可能。就算是冥冥中註定,我們還需要一起努力。2%,聽起來也不是很多吧?

我們從初一就同班。事實上,我已經忘記了第一次見面的場景,也忘記了和她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更不會有一見鍾情的感覺。那時候的我,還是個安靜害羞的女孩,很少和其他人說話。以致於後來關於我和她的謠言傳出後,我更不敢和她交流了。雖然同是內宿生,但我們對話的次數真的是屈指可數。

室友談到她,我都會覺得尷尬,甚至當大家拿我們開玩笑時,我還會發脾氣。

而她,是大家公認的極其沉默寡言的女生。每次見面,她都好像有意躲我的樣子。我想,可能是性格原因吧,也討厭謠言,不喜歡這種尷尬。

初三時,也許是上天有意的安排,我們成為了前後桌。然而,我們並沒有因為近距離而熟絡起來,只是偶爾為了作業或某些玩笑說一兩句。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沒有那些謠言,或許我們會成為好朋友呢。想想就有些憂傷。

某個週五回家,我們偶然同車,彼此微笑著打了個招呼。計程車的窗大開著,外面的風一陣陣灌進來,我喜歡這種快感。事實上,成為前後桌之後,我們似乎沒有以前那麼尷尬,這種變化或許與我本身的性格變化有關吧。她依然話很少,而我比以前外向了許多。很多以前沒想通的事情,不知不覺就想通了。我想嘗試著做朋友,像對待別人一樣對待他。

然而,一切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幾天後,她在qq跟我告白,突如其來的。這種感覺就像是,放在家裡好幾年的布娃娃,忽然有一天跟你說了聲"嗨"一樣。你才明白,它本來就會說話,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一直以來,只知道謠言很可怕,只知道自己應該保持距離,這樣謠言或許不會太猖狂,卻不知道他們所說的"她喜歡我"是一個事實。

我假裝冷靜地和她說做朋友就好,心裡卻在為接下來的前後桌日子暗暗犯愁。

不過還好,我們都比想象中自然得多。但他似乎不是這麼想的。有一次她向我借剪刀,因為趕作業所以我非常迅速地拿給她然後回頭繼續拼作業。她在後面說了一句特別無語的話:"不用這麼緊張吧..."

"才不是!我趕作業!"

後來的日子也是我格外眷戀的。我們有時會和我同桌夜修完跳窗進本班教室放書;夏天的晚上,當我因為肩上的飛蟲尖叫時,她會像一個男孩子一樣淡定地抓走它;惡作劇時,她也會毫不猶豫地和我站到同一戰線上...然而,我非常清楚自己的感覺,她被我打上了一個"不可能"的標籤。

中考前,她猶豫了好幾個星期(她是這麼和我說的)才在我的回憶錄上留言。她說第一次見面,就覺得我很親切,後來慢慢地,就喜歡了...看得我都起雞皮疙瘩。但是她那句"祝你在一中找到幸福"讓我感動了很久,連我妹也說被感動到了。卻又格外傷感。

我以為要等好久,等這些年過去,我才會去翻看她寫的話。

高中我們不同校。我如願以償上了一中,她所在的二中也是個不錯的學校。高一第一學期,因在各方面屢受打擊,我變得多愁善感,經常在天橋上踱著步伐,獨來獨往,思考人生。那是我有生以來最冷漠的也是最頹廢的時光。我不和新同學打招呼,只與熟人說笑,夜裡就任著涼涼的淚水滲進枕頭。如今想起來我依然討厭那個糟糕的自己。那時候我多麼希望她也不理我,因為如此頹廢的自己不值得她喜歡。

分科後,我坦然了許多,很慶幸自己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更感謝上天的饋贈,讓自己成為一個更為樂觀的人。我決心找回以前的自己。有次一個老同學問我和她選文還是理,我說理,她說兩個理科生在一起挺好的,我淡然一笑走開了。我也忘記了,自己從什麼時候起已經習慣了同學的調侃。似乎他們的玩笑不能再影響我的心情了。我開始讀安靜的書,看安靜的風景,學做一個安靜的人。

她還是一如既往地,偶爾找我聊天,跟我說二中的事,也問我在一中的學習和生活。基本上,都是她問什麼我答什麼。印象中,只有一兩次是我主動找她的,因為有事求助。交流多了,覺得她也不會特別無趣,反而有些幽默。但當她示好時,我還是會拒絕,只不過沒有以前那麼冷淡,會委婉一點。

這樣的日子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直到有一天,我忽然發現,她好像很久沒有找我了。但我又很快發現,"好像"一詞其實可以用"確實"代替。於是默默地在心裡"哦"了一聲。

是放棄了吧。

也好。

其實,也不是沒感覺的吧?只是還不是特別的想在一起。萬一不得不分開呢?那對她不公平。

從那以後,我把感情的事拋在腦後。偶爾見校園裡的情侶教師牽著手走出教學樓,會莫名其妙地感嘆一句"年輕真好",然後再莫名其妙地問自己一句"你是有多老?!"...

夏天依舊知了高歌。在我印象中,夏天就像一個慷慨的老人。我總是在夏天裡,得到各種各樣的人生大禮。比如,在學***中愛上了書法;比如,拿到了一中的錄取書;還有很多驚喜...

高二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尾聲。各種水平測試模擬卷漫天飛舞。

在家裡洗完碗後,看見正在充電的手機剛好亮起。於是滿懷欣喜地走過去看。

"生日快樂。"她在qq發給我。

我知道是生日祝福,卻沒想到是她的。臉上掛著微笑,我猶豫了好久,終於發出"謝謝",然後把整理的政治易錯點用郵箱發給她,表達感激之情。

那四個字,是我18歲生日收到的最好禮物。至少,我不想形同陌路。

高二暑假。她生日那天,我和她還有兩個同學一起出去。途中,我想起要送她的禮物——一盆仙人掌忘在某個***包廂,於是和她回去拿。一路上,我們只有寥寥數語。那條走廊,似乎遙遙無盡頭。

我們居然走在一起...這種感覺,好神奇。但不正是我想要的感覺嗎?

其實,從很久以前就幻想過這種場景,而身邊的女生,似乎換了誰都不適合,甚至會比一個男孩子走在我身邊帶給我的安全感還要大。只有她,才會給我這種踏實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回家後,我猶豫了幾天,終於鼓起勇氣問她:"你現在對我是什麼感覺?"

"一起走的時候,覺得好神奇(她居然也用這個形容詞);公車上,很想就一直這樣下去。"

"那你覺得,我們現在在一起會不會影響學習?"我有些緊張地發出這一句。

她許久未回。

"我是說,如果我們都能夠熬得過一年的等待,就在一起吧。"

我們繞了這麼一圈才遇到,我比誰都更明白你的重要。——王藍茵《遇到》

於是,我們有了一年的約定。

後來,覺得沒在一起也像在一起一樣,就彼此預設了。高三學習比較緊張,我們只見過幾次面,也幾乎沒打過電話,因為聽到聲音我會思念氾濫,所以如此要求。記得有一次她跟同學借了腳踏車,從二中騎到一中只為給我送杯子和看著我親口說一句"注意身體",路途特遠。因為太感動了導致當晚的語文測試注意力不集中...

但我們還是經常用qq聯絡,分享各種生活樂趣,也算苦中作樂吧。我們會告訴對方最近自己聽什麼解壓的歌、學校有什麼好玩的事、宿舍空調如何...很多時候,學習就是我們的話題。特別是高三後期,我們會互相提醒某些易錯點、難點,也會說一些鼓勵對方的話。

雖然不能每天都見面,但很享受那種一起奮鬥的感覺。

高三上學期期末考,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比上一次進步100級名以上。如果這個目標實現了,寒假就去見他吧。為了那個目標,我可以不顧以前的失敗繼續奮鬥。結果,我進步了150名左右。

寒假,為了把語文補上,我計劃每天早上6:30起來寫語文週報。早上又黑又靜,我比較膽小,於是抱著他送的"貓",這樣比較溫暖,也有安全感。雖然後來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堅持下去,但我依然懷念那段時光。

每一段感情都是危險的,我也知道。我們之間也有過矛盾,也有讓對方不開心過。這也是我一開始打算高考後再交往的原因。因為愛自由,因為怕太多的敏感點一觸即發。但是後來才發現,當真正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哪怕少了一點自由,你也心甘情願;哪怕前方的路再危險,你也可以選擇披荊斬棘。所以每一個戀人都是勇敢的。

很多次,當思念氾濫的時候,淚水總是止不住流下。想念一個人原來如此難受。看到美景時會想到ta,聽到某些歌詞時會想到ta,也會在日記本寫下想對ta說的話,還有激勵彼此的名言警句。有時候,一中和二中的放假時間不同。坐公車路過二中時,我總是想象她從校門口經過。我知道,只要我在這裡下車,不久後就可以見到她。但是,我不能。每分每秒都很珍貴。我不能那麼自私。

差不多從高考前10天開始,我每天早上起床就給她發一句高考勵志名言。諸如"讓結果不留遺憾,讓過程更加完美"、"既然選擇了高考便只顧風雨兼程"的話,同時帶給自己力量。

"世界那麼大,我想和你去看看。"這一句,我卻一直只放在心裡。

高考前一天是我的生日,早上8點左右我坐公車去學校。考前幾天她沒回家,留校複習。經過二中,我恰好看見她走在學校對面的人行道上。這個情景在我腦海裡出現了無數次,終於在現實中發生。無比熟悉的感覺。這大概,是上天送給我的生日大禮吧。所以,這種小機率的事情讓我開心了好久,就如同她在計程車上剛好看到我走進家門一樣,不早不晚,就在那一刻。

終於,高考結束了。暑假的生活跟之前想象的多少有些差別。我知道,考驗才剛剛開始。兩個人在一起,要相互磨合。有次小聚,她點了馬蹄糕,我點了蘿蔔粿。於是朋友為我夾了一塊馬蹄糕,為她夾了一塊蘿蔔粿,意味深長。那時肚子已經很飽了,對馬蹄糕絲毫沒有興趣。但想到是她點的,還是吃下去好。那一刻,我想到的是:未來路上,還會有很多很多馬蹄糕,我應該嘗試著去接受自己不喜歡的而她喜歡的東西。於是,我把馬蹄糕蘸了自己喜歡的醬油吃下去...

後來我問她,你喜歡馬蹄糕?她說不會特別喜歡,因為實在不知道點什麼好,就隨便點了。

...

有天晚上跟她說晚安,她很久沒回。當時正在和神獸聊天,就小抱怨一下:我都要睡覺了,她還沒回。

神獸平時很不正經,那晚卻說了一句特有哲理的話:她都等你幾年,你等她一下又何妨?

是啊,從初一到高二,差不多5年。這樣想起來,好像很漫長...

記得初中流行一種透過兩人名字算緣分的遊戲,室友拿我和她的名字算,緣分指數98%,於是大起鬨。我那時候特別不好意思,生氣地說等我有物件了再找你們算賬,證明我未來的物件不是她!然後...現在每次聚會都被調侃...

如果那98%真的是命中註定,那麼剩下的2%,讓我們一起努力。

全文,完。

ps:超甜!超正能量番外!我自己都被感動到了好不好!

所以願歲月安好,諸君各尋佳人,不枉這青春年少。

另外說明一下,這個世界裡***是全球合法允許的emmmmm。

至於文中那個"她"到底是誰...那還用說嘛!肯定是我啊!只有我才能這麼優秀!